分享

重读中学历史教科书

 不沉俾斯麦 2022-02-09

副标题:从实力的角度看民国

图片

截至人教版《中国历史》初二上册

假期整理翻阅旧书,发现了一本2001年版的中学历史课本。

或许是出于方便孩子们理解的考量,以成人的眼光看,这本书在近代史部分的叙述上有着浓厚的宣传意味。

大家不妨看一下用词:

帝国主义,封建营垒,南京革命政权,旧官僚,封建军阀集团……

为了进一步的脸谱化,编者还在右侧配了一幅寓意明显的讽刺画。

很明显是想告诉孩子们:

革命党是大大的好人,袁世凯是大大的坏蛋,革命党抛头颅洒热血赢得的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二十余年看过去,弹指一挥间。

如今回头翻阅初中孩子们学到的历史书,不禁有一点理解为何部分年轻人在历史认知上趋向于“贴标签”——

好人,坏人;友军,敌军;英明,菜鸡;战神,战五渣。

闲话少叙。

接下来抛开各种脸谱和立场,从纯实力演化的角度分析一下清末民初这段风云岁月。

图片

政权的本质是暴力提供秩序。

暴力是什么呢?

主要是军队。

有的朋友要问了,为什么欧洲一些小国看起来军事力量很有限,但依然秩序井然,生活得丰富多彩呢?

那是因为以联合国五常为代表的地球村最终暴力在维持着这种秩序。

联合国设计之初,之所以要赋予五大国一票否决权,便是为了防止几个主要玩家掀桌子。

OK。

众所周知,中华民国是一个存在于1912~1949年间的政权,而政权皆依托于暴力提供的秩序。

民国之前的大清有八旗和绿营,之后的新中国有解放军。

身处中间的中华民国所拥有的暴力又是什么呢?

图片

回顾历史,民国其实有性质和来源完全不同的两支暴力。

第一支为原清末新军,下面记为A。

甲午战败后,清廷开始着手组建新式陆军。

最初只筹建了北洋六镇(“镇”即师),从1907年开始又把北洋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共编练新军36镇。

清末新军的首领基本都是旧清廷的总督、巡抚、提督、总兵这种。

无非是摘掉原总兵的帽子换个统制(“统制”即师长)。

实力最强的北洋军由原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直接掌控,成为民国初期的第一暴力,后来分化为奉系、直系、皖系等多派军阀。

那么孙中山和他的同盟会是如何策动革命的呢?

其实老孙的模式大家很熟悉——类似二十年代我党发展秘密党员、策划起义的方式。

清朝末年有大批中国留学生赴海外求学。

因为文化相近、距离较短,赴日本的留学生数量最多,而且就读的大都是军事院校。

正好这一时期包括同盟会在内的大量革命组织在日本成立,其高昂的意识形态吸引了众多年轻学子。

所以有相当多的留学生被吸纳进各类革命组织,成为日后起义的骨干。

最典型的例子——阎锡山。

阎锡山是1883年生人,1902年在太原当店员时考上了山西武备学堂。

因成绩优秀,阎锡山公费保送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留日期间,被中国同盟会吸纳为会员。

1909年,学成归国的阎锡山回到山西新军,不久出任第四十三协第八十六标标统(相当于上校团长)。

此后一段时间,他与山西新军中的其他同盟会会员秘密串联,把部队的领导权基本掌控在了中国同盟会会员和革命同情者的手中。

静待一声革命枪响。

阎锡山的例子绝非个例。

实际上,在最重要的武昌起义中,参与首义的湖北新军里有大批留日学生担任中下层军官,遍布革命党人。

图片

阎锡山与孙中山的合影。从二人的站位、动作与神态不难发现,孙中山与地方军阀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而非君臣关系

介绍完同盟会的革命模式,其实就部分解释了历史教科书中一笔带过的“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选择了妥协”。

孙中山的“国”不是袁世凯被“窃”走的。

而是191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根本不具备建立政权的先决条件——暴力。

不然为什么1927年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任凭各路军阀如何倒戈造反、始终不动安如山呢?

武昌起义一声枪响,黎元洪捡了便宜。

山西新军杀掉巡抚,阎锡山自己当了都督。

北洋六镇群起怒吼,袁世凯当了大总统。

……

这些还算好的,不少省份干脆是清末旧巡抚旧提督自己换块牌子宣布“革命”,成为民国新都督。

整个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里,革命党所拥有的只是一杆道义上的“民国”大旗,以及少数激烈追随的铁杆武装。

可这点铁杆武装无论如何都不是北洋军的对手,于是革命党便走上了“联合地方军阀”的路线。

粗略估计,孙中山被各种军阀背叛了有好几次。

他总是凭借自己巨大的影响力和海外资金背景,联合一派驱逐一派,纵横捭阖。

简而言之,即使辛亥革命后国内大大小小的地方势力全部倾向孙中山,放手让革命党在南京组阁建立政府。

最多最多只是个松散的联邦政权——连周天子的权威可能都不具备。

图片

民国暴力的第二支为黄埔军校出身的国民革命军,下面记为B。

国民党真正拉起一支军事队伍是在大革命时期苏联的全力帮助下,比我党并不早多少。

国民革命军成立于1925年,是一个专有名词。

它的人员构成、组织模式、训练方式和指导思想等关键要素,与清末新军都截然不同。

参考苏联红军建制,国民革命军在军师两级设起党代表及政治部。

至1926年北伐前,国民革命军共辖八个军。

嫡系是由黄埔军校学生组成的第1军,军长蒋介石。

该军构成兵员均是“主动投军”的,与抓壮丁或者混军饷的那种精神面貌完全不同。

除第一军外,其余七个军大都是整合了广东、云南等地的革命军阀。

比如著名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前身便是原粤军第一师,叶挺为该军独立团团长。

尽管二十年代中后期蒋介石软硬皆施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包括北洋军在内的各路旧军阀部队全都挂牌了“国民革命军”,但也仅仅就是“挂牌”而已。

像张学良的奉系东北军,改了个名叫做“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

换汤不换药。

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当国军将领一口一个“几期”,一口一个“校长”时,内心深处是非常骄傲和自豪的。

相当于用极其简洁的两个字自报家门:

“本人是根正苗红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出身,天子门生。”

图片

总结一下。

1912~1949年间,虽然民国始终是一块牌子,但实际上被南北两大派势力先后使用过。

不仅首都从北京换到了南京,连国旗、对外关系、执政班底都统统换了一个遍。

此民国非彼民国。

从1926年底北伐到1928年底东北易帜,无异于一次改朝换代。

最关键的政权暴力领域,北洋政府的北洋军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革命军是完全不同的两支部队。

B代替了A。

之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的部队其实是“B+A1+A2+A3……”的大杂烩。

经常是一场战役中B1和A1搭配起来出战,两拨队伍从指挥体系到人员构成完全不同。

一盘散沙,难以形成合力。

图片

时间回到国民革命军筹建之初的1924年。

国民党独自组建军队的过程中,受到了苏联的鼎力支持。

硬件层面,1924~1926年间苏军援助国民革命军步枪约十万支、机枪数百挺、火炮百余门。

软件层面,苏联帮助成立黄埔军校,苏军派出大批高级军事将领手把手教国民革命军军官打仗。

之前孙中山和黄兴手下的激进革命党最多就是搞搞暗杀、打打埋伏这种水平。

正规作战远不是北洋军的对手。

而经过苏联的一番熏陶,国民革命军在武器装备、精神面貌和技战术水平等方面均有了脱胎换骨的升级。

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以区区十万之众横扫各路军阀,表现极为亮眼。

某种意义上讲,北伐战争才是中华民国的真正揭幕战。

辛亥革命只能算是“贴牌”。

图片

本篇的最后,聊一聊脱胎于国民革命军的另一支队伍。

与清末同盟会秘密渗透新军的做法类似,国共合作的年代,我党同样在国民革命军内埋下了伏笔。

有的伏笔是光明正大的,比如国民革命军的各级党代表很多是共产党员。

还有的伏笔是秘密的,以备不测。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共产党人在危急关头组织多次大大小小的起义。

起义队伍的主要来源便是国民革命军中倾向革命的那批人。

甚至我党早期的武装名称还保留了国民革命军的特征,像秋收起义的部队,就叫做“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直到1928年5月,各地工农革命军才陆续改称红军。

从此,一支崭新的军队出现在了历史长河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