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光皇帝为何要立病恹恹的咸丰为帝,而不选天资聪颖的恭亲王?

 新用户61391524 2022-02-09

清朝立储讲究立贤不立长,可道光却放着天资聪颖的奕訢不选,选了又瘸又平庸的咸丰奕詝,原因有四个,有的或出于赎罪,有的难以启齿。

先谈野史当中的说法。据当时的文人笔记记载,咸丰的能力较弱,他的老师明白,如果光比才能肯定赢不了奕欣。于是就告诉咸丰,不要在道光面前卖弄才学,要特别在道光面前展现自己的忠孝仁义。于是就有了所谓的藏拙示孝和示仁的故事。

道光在召见两人询问政事的时候,奕欣对答如流,而咸丰则一言不发。道光询问之后就痛哭流涕,表示只希望道光身体健康,自己可以永远不管政事。外出狩猎的时候,没有猎取一个猎物。道光询问的时候,咸丰回答说不忍心杀生。这两件事情博得了道光的好感。最终让道光下定决心让咸丰继位。

再谈正史的记载。道光去世以后,他的遗诏当中,不仅下令让咸丰继位,同时也册封恭亲王奕欣。这在清代的遗诏当中独此一例。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道光在继位人选上确实做过反复的思量。虽然最后选择了咸丰,但是他依然认可奕欣的才能,并且对他有一定的愧疚,所以才专门对他进行了册封。之所以选择咸丰,可能和道光本人性格导致的偏好有关。咸丰相对保守沉稳,奕欣活泼开放一些,相对来说道光更喜欢咸丰这样的性格。

最后,就算是奕欣继承皇位,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清王朝的命运。清代政治改革的主要障碍就在于存在着一个特权政治阶层,满清小集团。要进行政治改革,势必要消除这个阶层的政治特权。而这样又必然使得清政府的政治根基被拔除。

所以晚清时期的政治改革均以失败告终。改革,慈禧做不了,奕欣也做不了。在内部无法解决困局的情况下,势必会通过外部强力措施来完成这个历史的必要工作。辛亥革命的出现,自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换句话说,清政府的倒台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必然性。不是换一个统治者就能避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