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土G8品牌上市潮背后

 新用户9576lp0N 2022-02-09

营销模式已变。

继上美决定赴港IPO后,环亚也于日前开启了上市辅导工作。再加上已经上市的珀莱雅、丸美和上海家化,曾经的本土G8品牌已经有超过半数在拥抱资本。

早在2011年,环亚其实就已经准备在香港上市。“但考虑到当时市场行情因素,且环亚现金流以及自我盈利能力足以支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决定推迟挂牌上市。”环亚集团董事长胡兴国解释道。

如今,环亚决定再次重启IPO,希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环亚集团外景

在以往,资本在化妆品行业的作用并不那么明显,本土品牌企业中虽然很少引入资本,但依然发展得很好。比如环亚就连续孵化了多个知名品牌,其中美肤宝是2020年中国市场零售额第一的国货防晒品牌,并已连续8年蝉联中国化妆品细分品类排行榜防晒品类TOP1;滋源是中国市场零售额第一的无硅油洗护品牌。

但近几年,不仅头部品牌企业纷纷谋求上市,而且众多新锐品牌也将融资作为自身发展的标配。

发生这种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营销模式的改变。

10年前,韩后的王国安凭借一张“承诺在河南地区投入1500万元电视广告、1500万元赠品以及1500万元小样”的空头支票,不仅让一个河南代理商立下回款5000万元的军令状,而且还让他先交了800万元的定金。

然后王国安拿着这800万元,找到河南电视台预付了一个季度的广告费,还剩300万元。最后的结果是代理商超额完成了任务,品牌方也赚得盆满钵满。

但近几年,这种“空手套白狼”的营销模式逐渐成为历史,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渠道发生了变化。以往在CS渠道,代理商一般会预付给品牌方一定的货款,而品牌方可以拿着这笔钱投入生产或打广告。但随着CS渠道的没落,电商渠道的崛起,品牌方不仅拿不到预付款,甚至还要接受一定的账期;

二是,媒介发生了变化。在传统媒体时代,品牌的广告投放基本属于“傻瓜”模式,手上的现金多,那就投“黄金档”,而且并不与销售直接挂钩;但在新媒体时代,品牌的广告投放则需要考虑ROI,如果ROI小于1,就会出现亏本运营。

于是资本便成了众多品牌企业的“必需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