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龚去非医案(七)

 一个大树 2022-02-09

十一、当归四逆汤治愈痛经二例

例一肖某,女,27岁。

初诊∶1982725日。

主诉及病史反复经期腹部剧烈疼痛12年。患者自15岁月经初潮起,每次经期少腹持续性剧痛。痛时肢冷,汗出,面色苍白。少腹及腰背胀痛,喜按,得温则舒;经量多,色紫暗,有瘀块;三日后疼痛逐渐减轻,一周左右干净。

诊查舌质紫暗,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紧。

辨证寒滞胞宫,寒凝血瘀。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处方当归15g肉桂8g白芍20g细辛10g甘草10g通草10g大枣15g香附20g川芎12g

二诊服上方药5剂后,月经期仅有微痛。守上方继服药3个周期,嘱其经前10天服药至经来,以巩固疗效。

随访半年,月经周期正常,经期疼痛消失。

例二童某,女,24岁。

初诊∶1982917日。

主诉及病史经期少腹剧烈疼痛10年。患者自14岁月经初潮即开始痛经,逐渐加重。近几年经期疼痛剧烈,需服止痛药方能缓解。痛时肢冷,汗出,面色苍白,喜温喜按,得热痛减;经量多,色紫暗,夹有瘀块;月经提前四五天,经行后疼痛逐渐缓解,腹部压痛不明显。

诊查舌紫有瘀点,脉沉弦。

辨证寒客胞脉,瘀血阳滞。

治法温经通络,散寒止痛。

处方当归15g肉桂8g白芍20g细辛10g大枣15g丹参20g艾叶12g通草10g五灵脂10g

嘱其在经前10天开始服药,直到月经来潮时停止。

二诊患者复诊时云∶"服药八剂后月经来潮,周期正常,无明显疼痛,经量、经色均正常、无瘀块。"守上方继服药5剂,以善其后。

【按语】痛经不外虚实两大类。根据龚老数十年的诊治体会,认为实证偏多,实证又多发于未婚女青年,其发病机理主要是寒滞胞脉、冲任失养。临床以经期腹痛、腰痛、经血有瘀块等为主症。月经周期多推迟,少数提前,出血量在正常范围,用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之当归四逆汤治疗,疗效肯定。所举二例痛经,均属寒客胞脉,其病机与当归四逆汤证合拍,故能收到良好效果。

十二、芪附理中汤加味治愈阳虚血崩一例

刘某,女,45岁。

初诊∶1966924日。

主诉及病史行经5天,大出血半天。近一年来月经不规则,经期延长,此次月经来潮四五天,仍坚持劳动。由于劳累过度,今午后阴道大出血不止,血量约1000ml,伴下腹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心慌难支。有续发虚脱之危。

诊查面色苍白,神志清楚,语音低微难续,手足发冷,腹痛喜按。舌质淡,脉细弱。

辨证气虚不摄,气随血脱。

治法益气摄血,固冲止崩;并针刺足三里、三阴交。

处方红参15g黑姜12g白术15g甘草10g附片15g艾叶炭15g地榆20g蒲黄炭15g石榴皮15g熟地黄15g黄芪40g2

急煎服。药后患者云腹痛下血渐缓。嘱其每日1剂,连服药2剂。恐夜间再次大出血,劝其到医院观察,病人不从。

翌晨我同两位妇科医师到病人家,病人说从昨夜半起,腹痛消失,出血停止,但人软乏力。守上方加减,调治一周,诸症消失而愈。

【按语】本例患者行经中,由于劳累过度而大出血,证属阳虚血崩,气虚不摄,气随血脱。治当益气摄血、固冲止血为法。用理中汤温中散寒,升下陷之脾气,配熟地护阴,艾叶炭、地榆、蒲黄炭、石榴皮摄血归经。据龚老多年经验,崩证暴下血者,重证多见气虚及阳,轻证亦多气虚,摄流为救急之首务、成败之关键。常用芪附理中汤加味,仅气虚者去附片,始终重用黄芪益气摄血。习佐三七消瘀,以杜瘀滞胞宫,熟地护阴以制约姜附,再加诸止血药而获效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