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家灯火】王仁高 | 父亲的樟树

 文化宁海 2022-02-10

父亲的樟树

作者:王仁高

距桃花溪五十米处的梅丹线旁矗立着一棵冠状的香樟,年龄不大,胸径约1.4米左右,郁郁葱葱的树冠覆盖了半条人行道。远远看见微风摇曳的树冠似乎在欢迎游子的归来。

大树脚下好乘凉,做为村里最大的一棵树,我们也为之骄傲。在梅丹线宽建时为它改了道,供电局担心树冠碰到高压线为其改变了线路,这几年搞新农村建设,树脚下砌了“方正学”先生文化墙,让披了“文化衣”的樟树又多了一层神韵。

树脚是我的出生地。旧时,树下是三间茅草屋,茅草屋南面是一个院子和三间小瓦屋,也就是我的老屋。在2000年的一场大火中这里变成了一片废墟,只剩下孤零零的樟树守护着往日的记忆。

据说在我出生那年,父亲栽下了这棵樟树,他说那时很少有樟树苗,在上山砍柴时发现它,然后把它“请”回家,想想也有47年了。小时候由于我贪玩,不到天黑不回家,树脚下,总会看见父母着急的身影;每当夏天的夜晚,邻里们总会搬来凳子或竹床在树下乘凉,听叔叔讲“水浒传”的故事。那时很少有电视,听故事也是晚饭后最好的去处,就像现在的连续剧,一天一集,也挺上瘾。

正月十四夜我们农村有用樟树叶和枝条“燀址界”的习俗,并把细枝条插到门框上避邪,用粗枝生火进行“燀址界”。那天树脚下非常热闹,乡亲们都会来攀折一些回家,于是,父亲早早地把一些碎枝锯好放在树脚下,这样既方便了大家又减少了树的一些“损伤”。

五月正是樟花飘香的季节,每当这时父亲会用草绳丈量好树的胸径,又把上年量过的草绳拿出来作比较,看看一年的长势,他总会露出开心的笑脸,也会预计明年的尺寸。他盼望着树快快长大,也希望我们早点成人。在七十年代的时候,用樟木料做红板箱,是件称耀的事。樟树浑身是宝,质地疏密适宜雕刻,散发出的香味绝不会让里面的物件生虫、变质。哪怕十年、二十年,打开木箱同样清香扑鼻,这香味不仅沁人心脾还让虫、蚁退避三舍,所以一般族谱和名家书画都选择樟木箱存放。

樟树一年又一年的长大,我们也成年了。想不到父亲却带着希望和遗憾静静地走了,只留下生命的那一片绿荫让我们思念。

栏目主编 | 西湖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