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法术器(道法术器人的四个层次)

 大智若愚wxy 2022-02-10

与世界交互的四种境界:道法术器道咒师(道咒师四级)

写在开头:对国学了解不多。这里的“道咒”是我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获得的一种感受,不一定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咒”一致。请不要坐在正确的地方。

方法

《道德经》中有句流行的话“道可道,但不是道”(其实应该是“道可道,非恒道”,详见Wiki),一直无法理解这是什么意思。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从琐碎的生活中探索出一些轨迹。我循着轨迹,逐渐体会到什么是“道”。

本科时代,寒假回家,和高中的朋友一起吃饭。在聊天中,我发现一个原本在高中很强势的学生,竟然说自己大学不及格,而且说得很轻松,一点焦虑都看不出来。当时我觉得很感慨。那种自我激励去了哪里?这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和朋友不一样。

记得刚进大学的时候,有高年级同学说大学的意思是“必修课要选要逃,选修课要逃”。同时,还有一种说法是“只有50%或更少的努力才能在高中取得成功”。但是,从我四年本科和一年半研究生的学习过程来看,学长学姐的警告是一剂慢性毒药。大学的“奋斗”方式和高中的“奋斗”方式完全是两码事,不能直接比较[1]。我觉得他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还把高中的习惯带进大学,一直保持到毕业。然而,这种看待事物的方式往往是致命的。

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一个高中同学突然打电话给我,告诉我他回到了家乡,生了一个女儿。而我当时是大一新生,还在为一些比较难的数学课绞尽脑汁,而他已经是爸爸和老公了。当时我特别震惊。我觉得我的生活还没有完全发展,我的一些朋友已经结婚了。

元旦回家是高中朋友的聚餐,但这次只有我一个人回家了。他们都已经在家乡工作了。饭后想坐在小咖啡馆聊聊最近的生活,结果被他们带到了网吧,然后看着他们在网吧玩了3个小时的游戏,一会就睡着了!

这些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让我思考原因。我是一起上的高中,同时上的大学(本科学校都是同一层次),所以差别是那么明显。

我想,最本质的原因之一,就是我曾经找不到的“道”。按照我现在的理解,所谓“道”就是你人生的终极目标,你看待世界的方式,通俗来说,就是你的三观。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决定了你的道是什么。

用一个简单直接的例子来说明:

亚历山大大帝拜访了愤世嫉俗的第欧根尼,问他想要什么礼物;他回答说:“只要你不挡住我的太阳。”。据说亚历山大后来对随从说:“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愿意做提奥奇尼斯。”

这就是第欧根尼的“红豆博客之路”!

大多数人本科毕业后选择直接工作。在他们看来,现在是工作的时候了。他们已经学习了十多年,不想继续了。我在这里没有任何批评的意思。我只是想说明他们的“道”和我的很不一样。所谓“道不同则无共同目标”完全一样!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会是好朋友,但我不认为我们交流的内容会涉及更抽象的精神领域,因为“道”的不同没有共同探讨的基础。

我的“道”已经在我的其他文章里讨论过了,“我为什么读博士”“为我的人生建立一个模型”,所以我不想重复。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没有鄙夷或鄙夷之色,我只是想说明,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和生活习惯,完全是由他的“道”决定的。不同“道”的人可以相识,却不能相知。

法律

规律,其实更容易理解,也就是红豆博客普遍提到的“方法论”。

如果你把人生想象成渡河,我在此岸,而此生的目的是为了到达彼岸[2],那么所谓的“定律”就是渡河的选择,你可以选择直接游泳、找桥走过去、想办法绕过它等等。每种方法都是不同的“法”,虽然路径不同(“法”),但目的是一样的(“道”)。

“法”的本质是一种“模板”,可以广泛传播和学习,如常见的波莫多洛手法和GTD工作方法。

从柏拉图的理论来看,其实“法”在某种程度上与他所谓的“理型论”是相似的,有这样一套“完美”的方法,可以帮助你高效地解决你所面临的问题。

方法

其实,“艺术”就是“法”的具体实现。例如,在传统的pomodoro技术中,定义的工作时间是25分钟,休息时间是5分钟,但是这种特定的规定并不适合所有人。聪明人在具体运用这些“规律”的时候,总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正,以适应自己的特殊情况。

在我们的编程中,从面向对象的角度来看,“法”是解决问题的类定义,而“术”是类的具体实例。真正有效的是类的实例,而不是类定义本身。

包括我们每天学习的各种东西,在真正被你灵活运用之前,它们只属于“理性世界”中的“规律”,而不是你随时可以运用的“艺术”。

智者常学“法”,但实用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使用“术”。

在倚天屠龙的故事里,张无忌挤进太极的时候,学的越多,忘的越多。实际上,他学的是“法”,而不是张三丰的具体“术”。总之,他是在“学习它的神,而不是它的形式。”

“术”与“法”紧密相连。很多时候,“法”必须通过“术”来表达。因此,在实际情况中很难区分两者的界限。上面的例子很简单。然而,世界如此复杂,真正的边界并不容易界定。

器官

其实不用说,“气”是具体实践中使用的工具。俗话说,磨刀是一个好工具,它不能完成你的目标,但它可以帮助你更快地实现它。

例如,在GTD的实践中,最初的GTD要求您使用多个文件夹来分类和存储您的各种任务。但是这种做法比较繁琐费时,于是相应的电子工具应运而生,比如我经常使用的Doit.im。只有使用这样的工具,才能完全避免维护各种文件夹和备忘录,同时也能真正践行GTD的工作流程。

但要记住,“器物”只是一种工具,只能锦上添花,在雪中无济于事。如果过于依赖工具,忘记了原来的“道咒”,往往会陷入泥潭。

如果用航行的过程来比喻,我认为明确的目的地是道,朝着目的地航行的过程是法,具体的航行路径是蜀,最终使用的船型是齐。

没有“道咒”的指引,你只能漫无目的地随波逐流,被大海吞噬只是时间问题。

与世界交互的四种境界:道法术器

1.我想大家其实都能理解红豆博客的不同,这里就不赘述了。↩

2.这种解读世界和人生的方式,其实就是一个人的“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