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戏单大王”之宅院——周志辅旧居(国保档案/天津篇)

 无愧我心 2022-02-10

“戏单大王”之宅院——周志辅旧居(国保档案/天津篇)

百年历史看天津,中国近代史折射在天津的印记,大部分位于五大道文化旅游区。这一浸透着浓郁欧陆风情的地域,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具有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建筑,因此也享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美誉。五大道一区域一直是政界要人的居住地,虽然说寸土寸金有点夸张,但也算是风水宝地,一地难求。可偏偏就在这五大道的中心,却保留着一处供人锻炼身体的民园体育场,能在此宝地占得一席之地,自然彰显出它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历史底蕴。

无论是清晨还是日暮,体育场前的河北路上车流不断,体育场内也是热门非凡,还有那五大道博物馆也是游客如潮,在这里可以一览五大道地区的历史与变迁。相比较对面那些实实在在的历史建筑却显得异常安静。

与民园体育场一路之隔的东侧,有一栋三层楼的西式建筑,它就是近代天津集实业家与收藏家于一身,人称“戏单大王”的周志辅旧居,亦称周氏旧居。周志辅,名为周明泰,别号几礼居主人。出身官宦之家,其祖父就是当年跟随李鸿章兴办洋务三十余年,被称为后期洋务运动实际操盘手的周馥;父亲周学熙曾两任袁世凯政府财政总长,亦是北方民族工业的奠基人。周志辅幼年读私塾,稍长学德语、英语。22岁时出任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后任农商部参事、内务部参事等职,32岁时北洋政府解体去职,回天津从事实业,先后任唐山华新纱厂董事、天津久安依托公司常务董事及董事长、青岛华新纱厂董事长、上海信和纱厂董事长、上海茂华商业银行常务董事等职多年。从这一大串头衔可看出周志辅绝非等闲之辈,除了父辈的余荫,他本人的经营、理财能力也无可厚非。

周志辅的五叔周学辉和著名作家曹禺是好朋友,据说《雷雨》就是以周学辉为素材。周志辅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五叔的影响,也酷爱戏曲,他因喜欢听戏、谈戏,与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尚小云、刘宝全等大师交往甚密,曾为杨小楼演出的《宁武关》拍摄舞台电影,还为刘宝全的京韵大鼓录制过多张唱片。他因喜欢戏曲而钻研戏曲理论及有关史料,广泛收集戏曲图书,重金收购到大量的清代南府和平升署的抄本,还有乾隆内廷精抄传奇《江流记》与《进瓜记》,他收藏的戏曲文献堪称翘楚,人誉他为“戏单大王”。解放初期,他把珍藏多年的大量戏曲图籍及文献资料、名伶书画全部捐献给上海市人民政府。1957年,他又把在天津收集的大量京剧唱片全部捐献给国家,由中国京剧院收藏。移居美国后,闭门著述。深研中国戏曲史,著述颇丰,多达十余种。

周志辅旧居具体位置是天津市和平区河北路277号,建于1933年,是周志辅从北洋政府去职后到天津的第二年建的,当时他37岁。此时刚离政坛,可能觉得要撑面子,反正周氏家底富裕,所以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建筑材料均为上品。该建筑设计是由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主任沈理源工程师按照周本人的意图进行的。正立面首层设有三联拱券前廊,为连列券史敞廊;二层设具有罗马遗风并饰以精致花纹和波纹的双柱三开间阳台,可说是别具一格、匠心独运。门窗全部用菲律宾木材,窗台为汉白玉,钢窗上镶嵌着空心玻璃,十分精巧别致,保温隔热性能亦极佳。墙面为深褐色缸砖,这些缸砖全部来自于英国,十分昂贵,据说当时一块缸砖相当于当时一袋面粉的价格,当大多数人为充饥日夜拼搏时,周家建房所需的缸砖可购堆积如山的面粉。

从回廊进入阳面四十多平方米的大客厅,顶部有拱形装饰,两侧有廊柱,饰有水波纹旋涡纹,极富韵律感,有古希腊雕塑风格。站在楼顶方亭里可放眼四望,步移景换,妙趣天成。院内花木扶疏,院落宽敞。周志辅的居室在二楼阳面,东面和南面均有窗户,他将自己的居室命名为“几礼居”,自己名为“几礼居主人”。自房屋建成后,直到后来移居美国,周志辅在这里居住达十六年之久,估计周的文章有好多是在这里完成的。

风云变幻、星移斗转,这座历经近百年风雨沧桑和巨变的小楼,虽有点老态龙钟的样子,但依然矗立在民园体育场对面,迎来送往着在此匆匆而过或在此伫足的人们。该建筑保存完整,门前中盐长芦盐业的牌子非常醒目,说明还在发挥余热。该建筑作为天津五大道控建筑之一,2013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