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虎年第一会”释放的自信与底气

 泺源书院 2022-02-10


山东连续5年召开的“新春第一会”,今年画风有点变了。

会议设置上,新增一个“隆重表彰”的环节,72位企业家在会上受到表彰。

这一环节,一下奠定了今年大会的“喜庆”氛围,成为与往年会议的最大不同。

小小改变背后,是山东的痛苦转型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数据显示,2021年山东省生产总值为83095.90亿元,比上年增长8.3%,增量高达9967亿元。

更关键的是,山东经济发展的结构、质量、动力、活力等都发生了趋势性、关键性变化。进出口、消费、高科技企业等,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与之相对应,山东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2021年年压减粗钢产量1209万吨、焦化产量1400万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产量控制任务。

两相对比,山东的发展质量跃然纸上。

图片

1

“第一会”的画风之变,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山东转型的清晰思路,以及“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毅力与决心。

2018年的首次大会,山东直面短板,在产业结构、思想观念等多个方面勇于自曝不足,引起省内外震动,被外界解读为“山东终于意识到自己落后了”;

2019年,“第一会”聚焦“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刀刃继续向内,对准干部作风问题,呼唤“李云龙”式的干部,激发干事创业的劲头;

经历了“找差距的反思”和“做好人的文章”之后,2020年的节后“第一会”瞄准“重点工作攻坚”,向更为具体的领域发起攻坚;

到了2021年初,山东已经迎来了喘息的机会,发展呈现由“量”到“质”、由“形”到“势”的根本性转变,因此春节后的“第一会”提出“乘势而上求突破 发奋图强开新局”。

2022年春节过后“第一会”,山东一改此前的“低调”,喊出了“创新引领走在前”。

从揭短板到提振作风,再到找到发力点,每一步都具有明确的指向与目的性。这一过程,对不少省份与地区而言,或许能带去一些启示。

山东的逐步起势,也直观地反映在GDP的增幅之上。

2019年,山东GDP增幅5.5%,低于全国平均的6.1%,在省市排名中居后。2020年,增幅为3.6%,超出全国平均1.3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前列。2021年,增幅又超全国0.2个百分点。

图片

2

回顾前几年山东走过的路,其实就是一个“补短板 扬长板”的过程。只不过,在补短板上倾注的精力更多。

而在山东渐渐走出“重化”产业依赖之时,山东的长板优势更为凸显。

在今年的会议上,对于未来的发展,省委书记李干杰点出了3个切入点与突破口——

一是从巩固拓展比较优势上,强化创新、寻求突破。

二是从补齐克服短板弱项上,强化创新、寻求突破。

三是从有效激发社会和市场的动力活力上,强化创新、寻求突破。

第一条提到的比较优势,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有明确的解读——

三次产业可以齐头并进,供需两端可以协同发力,新老动能可以相得益彰,各类企业可以比翼齐飞,陆海资源可以统筹开发,交通运输可以四通八达,城乡区域可以均衡发展,对外开放可以提档升级,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

上述优势在去年的经济发展中体现得相当明显,比如山东进出口,2021年总额实现2.93万亿元,连续第6年创造历史新高,比2020年增长32.4%,比2019年增长43.1%。

还有一点,山东的人口红利正在释放,有望转化为推动经济向前的强大动力。

2021年的数据显示,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4%,是经济增长不折不扣的“压舱石”。

山东也不例外,2021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万亿元大关,达到337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不过,相比于广东、浙江等省份,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双过亿”的山东,消费的优势尚未完全挖掘出来。

图片

一个可以佐证的数据是,2021年主要城市消费实力排行榜中,山东没有一座城市进入前10。

山东已经意识到了挖掘人口红利的重要性,3个突破口中的最后一个,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针对这一领域。

“只要把社会和市场的创新活力尽量多、尽量快地释放出来,就一定能形成创新发展的磅礴力量。”

图片

3

这两年,山东重回正轨,一个重要的经验是“激发人的活力”,尤其是企业家。

在山东走出低谷的过程中,几乎每年都大张旗鼓地表彰企业家。

2019年8月,在山东省推进改革举措落实落地工作会议上,93人荣获“山东省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并受到表彰。

2021年7月,146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被授予“山东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两次活动,都是省委书记与省长出席,并颁奖。

山东不仅给企业家“面子”,还给里子,以今年刚刚获表彰的企业家为例,表彰奖项分为三类,“山东省杰出企业家”称号,记一等功、奖励500万元;“山东省行业领军企业家”称号,记一等功、奖励100万元;“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称号,奖励50万元。

与关心企业家同步,山东持续不懈改善营商环境。

民间资本的嗅觉最为敏锐,营商环境好不好,民资的投资增幅是个很好的衡量指标。

2021年,山东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8.2%,占全部投资比重为65.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87.3%。另一个与此相关的指标是,山东的市场主体突破1300万,实现大幅增长。

可以说,民资正在用实际行动力挺山东。

在今年“第一会”上,山东提出了“十大创新”,第一条是科技,第二条是人才,第三条便是营商环境。

“要让企业办事更方便,给予企业更多扶持,让广大企业公平竞争、安心发展。”

图片

4

形势向好,但山东离先进省市的差距亦不容忽视。

以工业为例,山东规上企业营收10.2万亿,而江苏高达14.9万亿,身后的浙江达9.7万亿,可谓“标杆远 追兵近”。而且在利润方面,山东还低于浙江。

好的一面是,山东高技术制造业正在加速成长。2021年增加值增长18.5%,两年平均增长14.1%。投资方面,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0%,快于全部投资4.0个百分点。

类似的问题,山东主政者对此具有清醒认知——

山东的比较优势很明显,但也存在诸多短板弱项。我们务必保持清醒认识,既不能盲目乐观、骄傲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自损信心。要通过创新,把短板补齐,把弱项变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这是山东应有的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