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电影《年青的一代》 ,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5年摄制,根据陈耘、徐景贤同名话剧改编,赵明执导,杨在葆、达式常、曹雷、朱曼芳等出演。影片描述了几个由上海到边远地区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青年人,通过他们在对待生活、友谊、爱情和事业诸方面的不同态度,引发出该怎样去教育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社会主义事业争做贡献的主题。1963年,北京地质学院在地质部有关单位和北京市演出由陈耘、徐景贤创作的话剧《年青的一代》后,引起强烈反响,天马电影制片厂之后将其改编为电影。该电影主题曲《勘探队员之歌》2004年起被定为中国地质大学(原北京地质学院)校歌。导演发挥一贯的把握叙事和抒情关系的创作风格,使影片格调清新活泼,细致流畅,具有一定的抒情色彩及生活气息。
#上海地质学院的萧继业(杨在葆 饰)和林育生(达式常 饰)毕业后,满怀革命热情来到青海高原地质队工作。萧继业的小队发现了新矿,领导让他回上海参与地质报告审批答辩,治疗自己砸伤的腿,并了解离队半年未归的林育生的情况。回到上海后,萧继业发现林育生是因为害怕艰苦生活,才托病不肯回青海,还在其未婚妻夏倩如(朱曼芳 饰)的毕业分配上拖后腿。萧继业一面忙于做地质报告答辩,一面与林育生的妹妹林岚(曹雷 饰)一起对林育生做思想工作。医生诊断萧继业的腿长了骨瘤,有截肢的可能。更令萧继业痛心的是,他发现林育生的疾病证明是伪造的。于是,他找到林育生,帮助他分析错误的严重性,指出改正方向。林育生的养父也拿出他亲生父母就义前的遗书,对林育生进行教育,终于使他醒悟。最后,萧继业的腿治好了,地质报告审查通过,林育生和夏倩如跟萧继业一起回到地质队,林岚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去了新疆农场工作。
#197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重拍了《年青的一代》彩色片,凌之浩、张惠钧执导,毕鉴昌、李秀明、达式常主演。影片讲述了地质学院学生肖继业和林育生毕业后发生的故事。
#1960年代初,城市知识青年响应祖国号召,自愿到边疆支援建设。上海地质学院同学肖继业(毕鉴昌 饰)和林育生(达式常 饰)被分配到青海某地质队工作。时间不长,林育生就受不了青海艰苦的生活环境,以看病为由返沪。肖继业带领勘探分队在大山里找到新的矿种,在一次作业中肖不慎砸伤了腿,地质队领导借机让他回上海治腿并参与地质报告答辩,同时了解一下林育生的情况。回沪后发现,林是思想里长了“病”,他一方面忙答辩,一方面和育生的妹妹林岚(李秀明 饰)一起做育生的工作。肖自己去医院查腿,医生告诉他腿上长了骨瘤,有可能要截肢,闻言心感沉重:对于一个年青人来说,这次遇上了真正的困难。回家后奶奶(张瑞芳 饰)的一席话启发了他,他坚定地对奶奶说“留有一条腿,我也一样干革命”......
电影传奇-年青的一代 之选择
最近又看了一遍老电影《年青的一代》,这次是两个版本一起看,即1965年版和1976年版的。两部电影都是由上影厂摄制,根据陈耘、徐景贤、章力挥创作的话剧改编(原来徐景贤竟然是这部著名话剧的编剧之一)。65版的编剧陈耘、赵明,导演赵明,副导演凌之浩。演员杨在葆,达式常,沙莉(凌之浩老婆),温锡莹,赵抒音,曹雷,朱曼芳,客串李农,高放。76版的编剧陈耘、石方禹,导演凌之浩,张惠钧,顾问赵明,演员毕鉴昌,达式常,张瑞芳,李炎,肖驰,李秀明,洪融,宝珣,客串王琪,郭凯敏,徐阜,张小玲。这部电影和它的前身同名话剧曾经轰动一时,可以说影响了几代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那个时代热血青年的最高追求。那个年代提倡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只讲奉献不求索取,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在今天人看起来,那些人都是傻子,但就是这群傻子,牺牲了自己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利益,把一切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才使得中国能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们是令人敬重的一代,是历史永远不能忘记的一代。这部电影很好的展示了那一代人的伟大追求,全片充满了青春激情,用现在小资的话说,它描述的就是诗和远方,让人看后热血沸腾,为祖国建设甘洒热血写春秋 。影片充满了昂扬向上的氛围,真实的表现了那个年代的社会和人的精神风貌。这才是真正的青春励志剧,青春偶像剧,而且是有内涵的青春偶像剧。相比而言,65版比较能激发年轻人的雄心壮志,76版的有些过于政治化,斗争性太强,而且口号和空话太多,文革色彩较浓郁。不过,有一处76版表现的比较好,就是肖继业得知自己可能截肢那场戏,毕鉴昌演得非常感人,让人为之心颤。65版的就有些逊色,杨在葆演的过于冷静,缺乏内心震撼的表现,对如此人生的重大打击似乎不太当回事,这就有点过了。但从总体上讲,65版的比76版的要真实,更生活化,没那么多标语口号式的语言。最重要的是,65版的外景和整个片子氛围很有时代感,从室内布置到街上的标语,都是六十年代的。而76版的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七十年代的,大概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而又熟悉电影的人才能看出二者的区别吧。就演员而言,1976年杨在葆已经40岁了,没法再演年轻人,只好换毕鉴昌。虽然毕鉴昌只比杨在葆小四岁,但看上去还行。不过毕没有杨的帅气和干练,有些憨厚,更适合演李三辈之类的角色,演这种青年知识分子不如杨。达式常就不同了,他虽然也35岁了,但依然显得年轻,而且演技更成熟了,不过缺少了当年的那种单纯。达式常是凌之浩的学生,两个版本凌都是导演,不知都用达是否与此有关。李秀明比曹雷漂亮,演的也不错,有激情,但似乎缺乏曹雷的嗲,太钢硬。65版的海派风格比较浓郁,76版的不行,温锡莹、朱曼芳、赵抒音都比李炎、洪融、肖驰演得好。温锡莹有领导干部和父亲的派头,李炎虽然也常演大干部,但本片不行,太温和,没特点。朱曼芳的气质比洪融强多了,洪融像家庭妇女。此时洪融还是杨延晋的老婆,还没有改嫁李志舆。杨延晋是个有才气的导演,能吸引女性,感觉他和洪融确实不搭。
(转自 正宗三言两拍的博客)
来自: 昵称14934981 > 《我们》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1965年电影《年青的一代》赵明导演
1965年电影《年青的一代》赵明导演。剧情介绍 地质学院毕业生萧继业和林育生被分配到青海某地质队工作。医院检查出萧继业的腿病是骨瘤,...
「在线电影」1965年电影《年青的一代》|上海电影制片厂
「在线电影」1965年电影《年青的一代》|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65年,达式常、杨在葆主演。1963年,北京地质学院在地...
老电影经典青春篇之一:《年轻的一代》
1962年,上海青年萧继业和林育生在上海地质学院毕业后,满怀建设祖国的豪情壮志,到青海601地质勘探队工作。萧继业受到倩如和同学及林岚...
天马电影制片厂故事片《年青的一代》 (1965)
版本二 上海地质学院的肖继业和林育生毕业后,满怀革命热情来到青海高原地质队工作。最后,肖继业的腿治好了,地质报告审查通过,林育生和夏倩如跟肖继业一起回到地质队,林岚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杨在葆 朱曼芳 达式常 曹雷谈《年青的一代》原定毕鉴昌饰萧继业
杨在葆 朱曼芳 达式常 曹雷谈《年青的一代》原定毕鉴昌饰萧继业。
那个时代激励年轻人的一首歌
那个时代激励年轻人的一首歌。1963年,北京地质学院文工团演出了陈耘、徐景贤编的话剧《年青的一代》,后来话剧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勘探队员之歌》作为主题歌传唱大江南北。该曲不但激励了年轻地质工...
《年青的一代》剧照(上影1965)
剧情:60年代初,地质学院的毕业生萧继业和林育生被分配到青海某地质队工作。萧继业和他的小队经过多方勘探,发现了新的矿藏,领导上让...
55年前老电影《年青的一代》演员近况,如今达式常80岁 杨在葆85岁
55年前老电影《年青的一代》演员近况,如今达式常80岁 杨在葆85岁。除了有优秀的创作团队和令人记忆犹新的歌曲外,达式常、杨在葆、朱曼...
她是达式常首位银幕恋人,成名于《年轻的一代》,女儿是邬君梅
她是达式常首位银幕恋人,成名于《年轻的一代》,女儿是邬君梅。1962年,朱曼芳在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毕业,同年与达式常等人一起分配到上...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