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汽车】50亿B轮融资落锤 长安新能源剑指70万年销量

 快看车市 2022-02-10


当自主品牌新能源领域逐渐形成碾压合资之势时,又一自主新能源品牌迎来重要时刻。

1月24日,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新能源”)举行B轮融资签约仪式,宣布完成49.77亿元融资,超计划融资金额近20亿元。完成B轮融资后,长安新能源计划于2025年前后完成公开上市。


“这标志着长安新能源在探索市场化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积极的一步。”长安汽车总裁、党委副书记王俊表示,“本次B轮融资必将为长安新能源未来发展注入全新动力,全面助推其市场竞争力和中长期价值的提升。


三年两融资 长安新能源混改稳步深入

资料显示,长安新能源的B轮融资从2021年4月开始。原计划融资30亿元,在经过近200次谈判,三大轮筛选后,确定了九家投资人,后又经过多轮沟通,最终顺利在2021年12月23日完成了投资机构摘牌工作。

根据长安汽车发布的《关于联营企业以公开挂牌方式增资扩股的关联交易公告》显示,本次长安新能源B轮增值共得到包括长安汽车在内的10家单位投资。

具体来看,在B轮增资中,长安新能源拟新增注册资本约1.26亿元,即由2.02亿元增至约3.28亿元。其中,长安汽车拟13.60亿元(放弃同比例增资权利),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拟增资7.10亿元,交银博裕一号(苏州)债转股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拟增资10亿元,重庆承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增资7亿元,芜湖信石信鸿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增资5亿元,重庆中金科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增资2亿元,重庆南方工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增资1.80亿元,重庆新动未涞四号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员工持股平台)拟增资1.173亿元,南方工业智能出行投资(天津)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增资1.10亿元,珠海德擎混改二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增资1亿元。


本次增资完成后,长安汽车持股比例由48.95%稀释到40.66%,仍为第一大股东;南方资产持股5.47%,交银博裕一号持股7.71%,承元基金持股5.40%,芜湖信石信鸿持股3.85%,南方工业基金持股比例由1.80%增至2.50%,中金科元基金持股1.54%,员工持股平台持股0.90%,南方工业智能出行基金持股0.85%,德擎混改二号基金持股0.77%。参与A轮增资的重庆长新、南京润科以及两江承为未参与本轮增资,股比分别由17.97%稀释到11.08%、由17.97%稀释到11.08%、由13.30%稀释到8.20%。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增资后,核心员工也参与持股,共获得约300万股。在这种新机制的带动下,对于激发员工的战斗力以及归属感,无疑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此举也被看作是长安新能源混改进一步深化的标志。

根据《国企混改研究报告》,国企面临着盈利能力减弱、不够灵活和创新相对较慢等问题,这就让混改势在必行,尤其是对于汽车这样的行业,在这其中,谁最先行动,谁就拥有了主动权。

事实上,早在2018年,长安新能源已经按下了 “混改”的启动键。


2019年,长安新能源引入了南京润科等四家战略投资公司,增资2.85亿元;在2021年1月,长安新能源完成了高达28.4亿元的A轮融资;同年4月,长安新能源披露开启B轮融资,计划融资30亿元。最终,募得资金接近50亿元。

另一方面,在长安新能源进一步推进“混改”之际,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也在跑步前进。

2021年11月5日,长安汽车发布了推进阿维塔混改的计划,拟为后者引入宁德时代、福建闽东、重庆承安、两江西证、南方资产、南方工业基金作为本次增资扩股的投资主体参与增资,而长安汽车则以非公开协议的方式参与增资。

借助此轮融资,长安新能源不但进一步深化了股权多元化的混改目标,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汽车央企,同时也开启了自身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70万销量目标 长安新能源箭在弦上

此次B轮融资的落地,也昭示了长安新能源的“野心”。

王俊表示,面对新一轮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变革,长安新能源将围绕“新汽车+新生态”战略,继续以“传统新势力”模式,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面向未来,长安新能源规划了新目标,将以“世界一线主流电动车品牌”为定位,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70万辆为目标,加速打造中国数一数二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这意味着,长安新能源的销量需要几何倍数的增长。如何才能实现?显然,长安新能源已经做好了全面的准备。


据了解,长安新能源将在今年推出3款新车,第一款是已经亮相的C385,拥有APA7.0、L3+级高级辅助驾驶、AR生态智慧座舱、零起火电池等黑科技加持;第二款则是代号A158的车型,定位为国民精品代步车,这也是目前市场上比较火的一个细分市场,对销量的带动非常明显。第三款则是C673,定位为一款跨界SUV,预计年底正式上市。

此外,在技术方面,长安新能源也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以“香格里拉计划”为指引,长安新能源已掌握突破创新性技术200余项。十四五期间,计划再突破500项创新性技术,增加3000项专利。自主研发和打造了EPA0、EPA1和EPA2三个行业领先的全新专用电动车平台;自主掌握“三电”系统开发能力,推出0起火电池、长安新一代超集电驱、智能整车域控制器“长安智慧芯”等,其中国内领先的超集电驱系统,可实现重量降低10%,功率密度提升37%,效率提升5%;自主掌握整车集成能力,全面掌握平台集成开发、模块化设计、可靠性验证、车身、底盘、内外饰、电器开发等关键技术等。


以技术为基础,产品为形式,而最重要的还是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何为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

长安新能源在体系力建设方面,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据了解,长安新能源拥有1779位追梦人,其中高职级专家119人,资深工程师799人,80、90后成为了中坚力量,这是长安新能源最核心的竞争力。

在本次B轮融资中,员工持股平台也增资了1.17亿元。长安汽车表示,通过本轮融资,实施了核心员工持股,有利于增强长安新能源发展活力,助力打造行业领先的数字电动汽车引领者。

除了员工持股外,长安新能源的核心团队还实行了项目跟投对赌。“公司2022年计划推出的两款新车C385、A158,共有734名员工现金出资3170万元参与到项目开发当中,公司出大头,员工出小头。如果新车的销量、利润和质量超额达成指标要求,那么员工就能挣钱。如果没有达到指标要求,员工就要亏钱。我们创新约束激励的目的是斩断我们的退路,因为我们坚信,没有退路就是最好的路,没有退路就是成功之路。”长安新能源总经理邓承浩表示。

在以上基础之上,长安新能源在今年冲击21万辆的销量目标,可以说箭已在弦上。

写在最后:

据分析,未来3-5年很有可能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分水岭,市场竞争将进入到残酷的“淘汰赛”。如何“活下来”,不仅是新造车企业最担忧的,也是传统汽车厂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在众多向新能源进发的车企当中,长安新能源通过持续践行“香格里拉”计划,在全新平台研发、全新产品研发、三电核心技术领域,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所以,长安新能源在占领市场的同时,还赢得了资本市场的肯定。此次,长安新能源借助B轮融资,无疑为后续发展储备了更多资本“弹药”和抢占行业高地“筹码”。

接下来长安新能源的表现,也将更具创造性。



记者 | Tiffany    编辑 | 十三叔

微信名:e汽车
新鲜资讯,内幕深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