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106:孤独如林妹妹,热络如宝姐姐,宝玉的贪心我们也有

 日月婆娑 2022-02-10



1

《红楼梦》第35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通过两个丫鬟(玉钏和莺儿),展示了宝玉在林妹妹和宝姐姐中间的选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宝玉的私心里,天下所有美好的人和事都应该有好的结局。他喜欢黛玉的孤僻,也欣赏宝钗的圆满。

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众星捧月的宝玉,即使犯错被惩罚,也是大家的中心。长辈关心他,同辈谦让他,下人恭维他。与凤姐官方式的关照不同,黛玉对宝玉的心疼,反而藏得很深。一边心急如焚,一边害怕过于关心遭人非议,黛玉只能在没人的时候略表心意,或是远远地看着宝玉被人围在中间。

宝玉挨打这一环节过后,宝钗逐渐在宝二奶奶的争夺战中独占鳌头。与黛玉的隐忍相比,大家更接受宝钗沉浸式的关注,就连宝玉,也有所动摇。那么,宝玉的贪心,你是否也曾有过呢?



2

黛玉:一个人孤寂的烟火

宝玉在怡红院养伤,每天探病的人络绎不绝。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等人自不用说,王熙凤也来得非常勤快。

凤姐是贾府的内务管家,贾府上下所有需要走公账用钱的事,都需要她点头。宝玉修养,饮食,医疗她都亲自照看。当然,她对宝玉的热心,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讨贾母的欢心。探望宝玉必“花胡哨”,一定是带着老太太和太太一起出现的。

黛玉遥看怡红院,看贾母等人络绎不绝,一直没有机会单独去看宝玉。明明心里非常着急,却只能隔墙相望。

“花胡哨”就是说像花蝴蝶一样转一圈儿就走,这里其实是在对比黛玉虽没进去,却是真心爱宝玉的;凤姐每天跑几次,却不见得是真心。因为她知道贾母和王夫人疼宝玉,所以要做给她们看。这里“爱”是被非常小心地写出来的,有一种爱是深到只有关心,不想让对方知道的。

黛玉的爱深藏内心,而凤姐的爱,仅走表面过场而已。

宝玉身边簇拥的这些人,让黛玉联想到自己,就如杜甫写李白的句子:“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平时除了宝玉,也没有什么人天天到潇湘馆陪她,如今宝玉不能出门,黛玉的孤独更深了。

后面有个细节,黛玉养的鹦哥,竟然会念“葬花吟”,让人惊讶。其实也不难理解,鹦鹉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大概是黛玉平时常在跟前念书,跟它对话,它才习得黛玉“多愁善感”的精髓。

与凤姐出场必是焦点的热闹不同,黛玉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去感受生命的。她的锋芒与任性,皆因内心的孤独而生。缺少母爱,极度缺乏安全感,在规矩严苛的宗法社会里一个人承担成长中的风雨。

宝玉的疼惜和理解,是黛玉在孤独成长路上唯一的光。只是,这一缕光,也是别人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宝钗就是其中之一。



3
宝钗:你好我才好

上一回讲到宝钗听袭人说宝玉挨打原因之一是薛蟠说宝玉保养了忠顺王府的戏子。宝钗听说后回家找薛蟠对峙。

薛蟠不承认,看宝钗为了宝玉质问自己,一时唐突说:“我知道你偷偷爱上了宝玉,所以他一挨打你就骂我。”

在过去这是非常严重的道德指责,宝钗因此哭了一个晚上,一大早她就出了大观园来安慰妈妈,因为她知道妈妈也为儿子不成才难过。

跟黛玉始终处在一种孤独里不同,宝钗在最悲哀的时候,也要尽量把事情处理好。其实宝钗是个从政的好材料,她从来不情绪化,喜欢按部就班地处理事情。

薛蟠不成才,宝钗就站出来承担了管家的责任,对于母亲和哥哥,她付出了很多。因为生活,她早早地失去了年轻女孩子的朝气,在长辈面前讨巧,左右逢源。

但凡有靠山,她何必这么辛苦?

宝钗选秀失败,寄居贾府时将近十五岁了。已经到了婚配的年纪。可哥哥不争气,薛家的生意也不似从前,自己迟早都是要嫁人的,母亲以后该怎么办?

她之所以这么积极的出现在宝玉身边,不过是为了“金玉良缘”能帮她维持薛家的生活。宝钗的内心深处,到底对宝玉有无感情,我们不知道,也无法知道。

续书中,宝玉病重,贾母才同意宝钗嫁入贾府“冲喜”。得知黛玉已死,宝玉痛不欲生。在现代人的婚恋观里,枕边人为了昔日恋人寻死觅活,这婚姻还有什么意义?

宝钗牺牲了自我,成全了长辈的期许和身上的责任,她的周到,让人心疼。


4

鱼和熊掌,兼得有方

贾政的门生傅家派了两个老婆子来探望宝玉。宝玉本对老妇人很嫌弃,但听说傅家姑娘长得好,也耐着性子接待了。

说话的时候,宝玉不小心打翻了玉钏手里的碗。他反而关心玉钏有没有烫到。在场的两个老婆子都非常诧异。从她们后来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大家眼里的宝玉,不是富家少爷,而是个十足的“傻子”。

宝玉对人性的怜悯,超越了阶级,与世俗背道而驰,他的特立独行变成了孤独。这也正是常人说宝玉疯癫的原因。蒋勋老师有一段评论宝玉和黛玉惺惺相惜的话,非常到位:

作者坚持把宝玉拉到世俗中去被严厉地批判,这时候你才能体会到宝玉的孤独。黛玉的孤独是她根本不要跟人来往,她跟鹦哥讲话,身上有种对人世间的不屑;可宝玉是非常爱人世间的,他跟人世间有一种来往,他的那种不被理解的孤独也只有黛玉可以知道。

第35回中,我们看到了黛玉的孤独、凤姐的热闹、宝钗的大方、薛蟠无法无天里人性的自觉,这四样东西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里都有。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过林黛玉的孤独,也经历过薛宝钗的圆润。走到最后,也大都跟宝玉一样,选择了最利于生活的中庸之路。

鱼和熊掌,兼得有方。有取舍,有忍耐,方能走得更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