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 劝 你 不 要 在 今 天 阅 读

 阿倩歌 2022-02-10


01

读书日很热闹,但不要只在今天阅读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会有很多热点把你带入读书的浪潮之中,你大概会想,别人在读书,我也勉强读一读吧,凑个热闹。

可是,阅读不是一件适合凑热闹的事情,相反,它是一种孤独的沉淀,是个体性大于集体性的活动。

《美丽新世界》的世界里,不推崇阅读和思考,推崇群体的仪式和狂欢;不喜爱痛苦,喜爱一片苏摩带来的镇静。

作者在所谓的美丽新世界里借“野人”之口呐喊——“我不要舒适,我要上帝,我要诗歌,我要真正的危险,我要自由,我要美好,我要罪恶。”

太过单一和标准的舒适世界里,太多人耽溺舒适,丧失了敏锐。如果世界没有苦难,没有对苦难的反思,人要怎么进步呢?

“当个体感知时,集体就会动摇。”所以美丽新世界不允许人阅读,不允许他们拥有珍贵的自我意识。

我们或许都没办法离开集体和组织,但还是可以努力保证个体性的精神自由。

保持个体性的最好方式便是,阅读。

“阅读是一种个体性而不是集体性的行为。作家只对在正常清醒状态下端坐的个体倾诉,而演说家的对象是由个体组成的群众,他们已经服下了畜群毒药,做好了准备。”

面对各种有煽动性的演讲,都要引起警惕,同样,在这种容易被群体阅读带走的日子,也需要保持警惕。

认真思考自己的精神需要哪些书的喂养,而不是别人说这本书好,你就去读,完全不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02

想阅读,不妨进行经典阅读 

钱理群说,“我对现在的阅读状态有两个忧虑:一个忧虑是大家不读书,另一个忧虑是即使读书也只是网络文学。”

他对网络文学的评价是,一是缺乏深度,会导致人的精神平庸化,二是缺乏个性化阅读,容易被潮流和时髦所裹挟。

因此,我们这个时代比以往的任何时代都更需要借助经典阅读来保全自己的精神世界。

阅读群里的朋友们在讨论要不要购买人民文学出版社打五折的书,很多人的想法和我相似——

  • 书看不完,打折也不想买,或者打折的书没有自己想买的。

  • 更愿意花时间复习以前读过的经典之书,经典是常读常新。

  • 书是会越读越少的,因为并没有那么多书都值得读。

我们阅读什么样的书,输入什么样的文字,便会输出什么样的来。愿意沉入经典的人,思想和内涵要比普通人更深一层,自我要求也会更高。

有一段时间我很迷茫,一直在玩手机、看明星八卦,我读到类似这样的话我吓坏了。

我发现,如果一直长期关注这些无用的、夺人眼球的事件,长而久之就会变成一个眼光狭隘的人。

我开始放下手机,进行阅读和摘抄,我的心从那一刻起,特别静,特别专注。

因此,要阅读,要沉淀,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而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同时,有决心阅读之后,要读的也应是经典之书。

朱光潜先生说:“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没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

03

如何阅读经典之书?

关于如何读经典,我个人有一些拙见与你们分享。

读经典,首先自己要静下心,预设好阅读时间的长度,每天计划阅读的章节,并且给自己限定deadline(最后期限)。

读经典还需要人带你读,可以辅助一些解读类的书籍或者论文,再或者和朋友一起交流讨论。

一件看似很困难的事情,但两个人或者更多的人一起去做,这件事情就会变得容易得多。

很喜欢记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的最后,杨早说,“读书,你要推动自己沉浸下去,推动自己往深里走,你就一定要找到一批小伙伴,能够跟你一块去潜下去。”

想要获得更丰富的精神世界,我们要一起为之努力。

劝你不要在今天阅读
我希望,你每天都能阅读

因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