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肉像吊床一样承托和支持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它与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紧缩感、增进性快感有关。 怀孕时,由于盆底肌肉长期处在受压状态,使得盆底肌纤维变形。所以不管是顺产还是剖宫产,盆底肌都会有损伤,只是顺产比剖宫产损伤更重。而双胎、巨大儿、分娩次数多等对盆底影响会越大。 严格来说,所有的中、晚期妊娠产后妇女,均适宜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 对于有下述情况者,更应及早进行盆底肌肉康复: ①盆底肌力减弱。如无法对抗阻力、收缩持续时间≤3s(检测盆底肌力评级≤3级)或阴道收缩压≤30cmH2O者。 ②产后出现尿失禁或者尿失禁在产后持续存在。 ③产后出现盆腔脏器脱垂,如POP-Q系统评分1期或以上,尤其是伴阴道前后壁膨出。 ④会阴伤口疤痕疼痛。 ⑤产后性生活质量下降。 ⑥产后排便异常。 ⑦产后尿潴留。 如果有以下情况暂时不宜选择盆底训练,属于禁忌症: ①阴道出血(如晚期产后出血,月经期等)。 ②泌尿生殖系统的急性炎症。 ③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者。 ④合并恶性盆腔脏器肿瘤患者。 ⑤痴呆,或不稳定癫痫发作。 盆底肌肉锻炼(PFME),又称为Kegal运动。 方法为做缩紧肛门的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s,然后放松。连续做15-30min,每日进行2-3次;或每日做PFME 150-200次,6-8周为1个疗程。 每个产妇的盆底损伤情况不同,每个人初始的肌肉收缩能力、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部分产妇Ⅰ类纤维收缩能力较好,部分产妇Ⅱ类纤维收缩能力较好,有小部分甚至无法识别盆底肌肉收缩。 因此,产后盆底肌肉康复是无法统一治疗标准和固定训练模式的,必须在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针对每个产妇的自身情况及在康复过程中的效果做及时的调整,制定个体化的训练模式和方案。 个体化治疗原则体现在产后盆底康复方面,就是根据产妇的不同情况,采用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和电刺激等康复技术方法,针对个体病情需要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更有效地达到产后盆底康复的目的: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予适当治疗极为重要。 如果医师的指导有误或家属求治心切,没有按照病情的实际需要治疗,而是采用统一的方案进行治疗,就可能出现治疗效果不理想、治疗过度,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因此,临床医生根据病情所处的时期,结合有利与不利康复的因素而采用个体化方案,结合产后产妇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给予每个产后产妇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案,尽可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有效的凯格尔运动,是靠盆底肌群运动完成的。但盆底肌属于深层肌肉,我们对它的感知相对模糊。若动作不规范,非但起不到任何效果,还会导致病情加重。所以女性产后在家做凯格尔运动,也应在专业理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哪些辣妈需尽快接受盆底康复理疗? ①被评估为盆底肌松弛者。 ②计划二次妊娠的女性。 ③喷嚏、咳嗽、大笑时发生漏尿。 ④有尿感需马上去卫生间,夜间排尿二回以上。 ⑤排便无力,便秘、下腹坠胀。 ⑥轻、中度子宫脱垂、阴道膨出等问题。 ⑦反复阴道炎、尿路感染者非急性期。 责任编辑:X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