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3000亿元的“欧洲芯片法案”,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baoyisheng143 2022-02-10


本周,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欧洲芯片法案》(A Chips Act for Europe),该法案称,到2030年欧洲计划投入超430亿欧元(约3125.4亿元人民币)用以提振芯片产业,其手法则是通过对下一代技术投资、培养人才、支持企业融资、建立国际半导体合作关系等方式,力争在2030年欧洲的芯片市场份额达到20%。

然则,不到半个月前,美国众议院公布了推动美国半导体制造和与中国竞争的法案。欧盟与美国的芯片法案殊途同归,一致认为半导体的重要性,目标都是提高本地区的半导体话语权。

结合此前本公众号发布《美国芯片法案给我们的启示》一文后与产业大咖的交流讨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产业研究机构芯谋研究认为有几点信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半导体产业发展统一规划的重要性。美欧均是半导体产业巨头,在政体组成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欧盟是欧洲经济、政治共同体,与联邦制下的美国颇为类似,成员国与欧盟委员会之间犹如美国各州与联邦政府。先后立法提振半导体产业,说明发达国家也都意识到芯片产业的战略价值,而在战术上,地方的推动力度有限,必须由顶层主导推动,“全国一盘棋”才能让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效益最大化。

二是,采用立法手段的优势,不仅具有持续性,而且师出有名。说明半导体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未来发展的重要根基,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国家之间科技竞争的靶心。运动式的扶持政策的推动力已不足,法律形式是将产业政策固定下来,成为长久发展的抓手,具有可持续性的优势。同时,半导体产业是一个高投入的产业,未来资本、资源消耗仍然巨大。立法后,国家对企业和产业的扶持“师出有名”,出资、减税等问题都有法可依,还能惠及行业中的全部企业。

三是,以公开的法律形式,保护本土产业是可行的。美国、欧盟用立法形式提振半导体产业发展,为贸易保护主义披上了“公平公正”的外衣。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美国、欧盟在保护本土产业,但其躲避在“有法可依”的外衣下,国际企业也只能噤声。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