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没有吃多少,肚子怎么老是胀胀的?” “这孩子怎么光吃不长肉?” “我怎么一吃火锅就拉肚子?” …… 生活中遇到这些问题,我们都知道可能是脾胃不好了,然后就会刻意吃些养脾胃的食物来调理,什么山药、陈皮、山楂,还有一些粗粮等等。  ![]() 脾胃问题,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吃些对脾胃好的食物调理这是无可厚非的。不过,食疗调理之前我们也该弄清楚脾胃到底是怎么了?“脾胃不好”包括的问题有很多,比如虚了,太湿了,太寒了等等,不能所有问题都用一个方子解决,这是不现实的。 所以,调理脾胃的关键一步还是要先把自己的问题找准了!  ![]() 1 脾胃气虚 脾胃对饮食的消化传输、升清降浊等功能,又称为脾胃之气。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升清就是脾气把营养物质转化、上输给心肺;降浊就是胃气把食物的糟粕通过大小便排出去。脾胃气虚,就会导致清气升不上去,浊气降下不来。  ![]() 脾胃气虚的人会出现大便溏稀、食后腹胀,脘腹隐痛,一天到晚提不起劲,喜欢躺着,说话声音很小,稍微活动一下就气短,不思饮食,吃得少还腹胀。 对于脾胃气虚的人来讲,调理的重点应是健脾益气,尽量搭配甘温补气的药物。 2 脾胃虚寒 寒邪伤阳,我们往往重视补肾阳,却忽略了还有脾阳和胃阳。 其实,脾胃也是有阳气的,而生冷寒凉的食物,包括大自然的寒凉之气,都在慢慢剥夺我们脾胃的阳气,最后造成脾胃虚寒。 最好判断脾胃虚寒的方法之一就是看舌头,舌头是白色的,胖大的,有齿痕,舌苔也是白腻的,上面有很多的水湿。  ![]() 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讲,调理的重点应该是温中祛寒。 3 脾胃阴虚 冬天里,为了御寒,我们多喜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进补热性的食物,涮牛肉火锅,喝烧酒,吃到大汗淋漓才最痛快。 辛辣刺激食物吃多了最伤什么?最伤胃阴、脾阴,最后会出现脾胃阴虚。 脾胃阴虚会有什么症状?你的舌苔会脱落,就是所谓的地图舌,你的嘴唇会干裂、脱皮,你会嘴巴干,容易饿,胃痛,大便会干结、便秘严重。  ![]() 对于脾胃阴虚的人来讲,调理的重点应是甘润滋阴。 4 脾胃夹湿 肥甘厚味容易产生湿邪。红烧肉、大鸡腿、烤全羊、大闸蟹,奶油蛋糕、巧克力、牛奶……都是肥甘厚味。肥甘厚味不是绝对不能吃,只能浅尝辄止,多了就会产生湿邪。 湿邪是一种阻碍气血运行的力量,它就像502胶水,会把脾胃牢牢粘住,让脾胃失去自由与活力。 对于脾虚夹湿的人来讲,调理的重点应该是健脾祛湿。 5 脾虚肝郁 心情郁闷,想得太多,气就会不顺畅,在体内打结。脾胃之气拥堵在那里,散不开出不去,一肚子气还怎么吃饭啊?  ![]() 症状:情绪焦虑或精神抑郁,睡眠欠佳,神疲乏力,脉细弦。 对于脾虚肝郁的人来讲,调理的重点应该是健脾理气、疏肝解郁,先把郁结的气机给打通、理顺,然后脾胃就会逐渐恢复活力了。  ![]() ▌党参:补中气 党参性味甘平,归脾、肺经,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胃的功效。 党参白术茯苓汤调脾胃气虚 材料:党参2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鸡1只。(2人份) 做法: ①鸡洗净切块,焯水备用; ②将党参、白术、茯苓、鸡块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后,文火熬至烂熟,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补气。  ![]() ▌温中阳:干姜 干姜性热,味辛,可以振奋脾阳,温运中焦,祛散寒邪。 干姜胡椒猪肚汤调脾胃虚寒 材料:猪肚半斤,胡椒5克,干姜5克。(2人份) 做法:猪肚洗净,置砂锅中,加水适量;加入以上调味料,以文火炖后即可服用。 功效:温中散寒。  ![]() ▌养脾阴:山药 山药性味甘平,入肺、脾、肾经,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尤擅补脾阴,可日常食用。 山药石斛水鸭汤调脾胃阴虚 材料:水鸭1只、沙参30克、麦冬30克、玉竹30克、山药30克、石斛30克。(2人份) 做法:将水鸭、药材共同放入锅中,加入清水,慢火煮至肉烂熟,适量盐调味,食肉喝汤。 ![]() 功效:健脾益胃、滋阴生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