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往往一事无成的人,不是败于“懒”,而是败于“瞎忙”

  平凡的人 2022-02-10

谁也不愿自己碌碌无为过一生,都不希望自己来世上白走一遭。

当你到了一定年纪,种种社会现实也会逼着你成长,因为这就是生活。

所以,不论是为了证明自己也好,还是为了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也好,谁都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干出一番事业。

可很多人总是习惯性认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让自己忙起来,而一事无成的人,恰恰是败于懒!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早在几百年前,我国的一位圣人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人就是王阳明。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所讲:有一种人,每天看着很忙碌,把自己搞得很累,实际上什么也做不成。

这句话也就是说,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每天看似很忙碌,但其实都是在瞎忙,这样的人还不如“懒人”。

Image

为什么王阳明会这么说呢?

众所周知,王阳明这一生的经历可以用“曲折”二字来形容,小时候的王阳明由于其母亲去世早,便养成了内向的性格。

他从小就明白,做一件事情就该心无旁骛,他按照父亲的意思,全力读书考取了功名,并且顺利入朝为官。

在王阳明当官期间,充分发挥了自己本领,提出过诸多建议都被采纳,并且还亲自带兵打过仗,平定过叛乱。

他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带兵打仗,都做得十分出色,并且有条不紊。

后来被贬龙场,王阳明沉下心来,一心感悟心学,成为了心学的集大成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想必看完这里,很多人会明白王阳明一开始说的:很多人一生都在瞎忙,却什么也做不成的原因了。


王阳明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人要想成事,最可怕的不是“懒”,而是“瞎忙”。现实生活中太多“瞎忙”的人,总是会给自己制定太多的计划,总想把什么事情都做好,但是却不能沉下心来认真做好一件事。

这种状态也是王阳明在心学中说过的:如果心经常处于“妄动”的状态,脑子里会有许多杂乱的想法,是很难成事的。

另一位古代“半圣”曾国藩也曾说过: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如果做这样,想那样,终究一事无成。

可以说,王阳明先生简单的一句话,就将很多人为什么一事无成的根本原因阐述了出来。
Image

而这仅仅只是王阳明语录中的简单一句话,从中就可以看出为什么王阳明可以被誉为“千古第一人”的原因。

王阳明不仅是哲学家、思想家,同时还是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

他这一生总结的心血理论影响了无数人。

王阳明有多牛,有历史评价为证:明穆宗朱载?评价他:两肩正气,一代奇才,具平定叛乱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

王阳明作为思想家,王阳明开创了儒学的新天地,成为了一代心学宗师,与孔子、孟子并称为圣人;

王阳明作为军事家,他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册。平定地方内乱,平定宁王之乱,受到下属的尊崇。

王阳明独创的心学思想流传至今,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在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下王阳明的思想,看看王阳明的语录,哪怕你有再多想不通的困扰,都可以迎刃而解,尤其是王阳明心学,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既是形上哲学又是人生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既是认识论又是实践论,既是修身论又是功夫论,而核心却是人生哲学,教人如何做人。

喜欢的,点个分享吧!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