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庐山是一座“阴山”吗?

 蒹葭微霜 2022-02-10

庐山为“阴山”说辟谬

 毛静

今人以井冈山为龙兴之地,号为“阳山”,而以庐山会议之事,附会庐山为“阴山”,是作“阴谋论”之解,大谬。庐山之阴,本为阴凉、清凉之意,山临大江大湖,云蒸霞蔚,雨露充沛,能解暑气,故有此说。又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故有淮阴、山阴、棠阴,岳阳、襄阳、洛阳之名。清人张维屏《舟中望庐山作歌》(《松心诗录》卷二):“我行庐山阴,远望庐山阳”,就是从方位角度审视,结果大概会与苏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感。

庐山多云雾,地阴湿。道家之所以说庐山为“阴山”,只是从修炼角度出发,其说始于唐代。

唐人匡智始居庐山,刚呆了七天,就有一个当地人告以其地湿润,不宜采炼阳刚之气,要“成仙”就很难,建议匡氏南迁另寻爽垲之地。匡智遂迁泰和之义山,后人因其名,改匡山,五代立“匡山书院”,即其地,今名紫瑶山,是为庐山为“阴山”最早之出处。《列仙全传》卷五云:

匡智,长安人。唐贞观间,弃妻子,与侄大郎适庐山修道。居七日,有老人曰:“庐山,阴地也,仙不可得。南有名山,可往居之。”乃至吉州,望见义山,山神化为樵夫,引入山中,曰:“此处安稳。”遂立坛修行数年,忽降一仙衣,智服之,但见足下云生,上升而去。大郎亦为地仙。

    道士们称庐山为“阴地”,说明只注重其地貌性质,并不与政治生态挂勾。《泰和县志》谈匡氏叔侄择地修炼的经过更为详细,可以参看。

逮至明代,指庐山为“阴山”者,同样也取道士采阳修炼之义,而与其他学说无关。明代桑乔《庐山纪事》卷六云:

昔之学道者曰:庐山,阴山也,宅阳而道成。今以重【山献】之内,日气摄之,如镕金下铸,岂□氏所能施哉。少所见,多所怪,野马尘埃,世亦以异之矣。

这则史料说明,明代人已不主张另寻宝地,只要在庐山找一块向阳的高地,可以很好地解决采气问题,“宅阳而道成”,没必要跑到山外求仙。

从上述史料可以知道,说庐山是“阴山”,纯粹是古代道士从修炼成仙之术的角度说事,对于我们崇尚科学的无神论者而言,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如果硬是要以政治学概念往“阴”字上去套,不但要让古人笑话我们“少所见,多所怪”,而且还真是一种不折不扣的“阴谋论”了。

图片

         作者简介:毛静,江西丰城人,南京传媒学院图书馆馆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文献学专业访问学者,英国诺丁汉大学交流教师,曾任南昌大学博物馆部长,袁州区区长助理(挂职)。著有专著9种,主持申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种,完成省级社科研究项目2种。策展“江西书院文化展示馆”(2020年7月)及“纪念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特展”(2021年12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