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小年夜到元宵节,中国民乐努力打造自己的“春节模式”

 顺其自然h 2022-02-10

图片

国韵悠长——2022民族管弦乐新年音乐会  刘方/摄

文 | 孟绮

寒辞冬雪,暖带春风。在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走向团圆、成就圆满的不光有最暖除夕夜、最香年夜饭,还有悦耳暖心的中国民族音乐。1月22日晚,“国韵悠长——2022民族管弦乐新年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冬日之约”线上演出中为万千网友送上一份属于民乐的新春祝福。据悉,这场音乐会点击量达1803.1万次,足以见得观众对这场音乐会的喜爱。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从腊八到元宵节,这期间仅北京地区就上演了大大小小几十场民乐演出。一台台精彩纷呈的民乐演出、一首首激情澎湃的民乐作品,用真情实意将过年的氛围拉满。“老百姓喜欢民乐,这仅仅是好的开始。我们民乐人不是一味地取悦观众,而是需要呈现出有品质、有内涵的民乐盛宴。”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琵琶演奏家吴玉霞说。

锁定民乐新年音乐会

自从2020年接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以来,吴玉霞内心一直有个声音:“维也纳有新年音乐会,为什么我们没有属于自己的新年音乐会?民乐根植于我国文化的肥沃土壤,随着民乐逐渐被大众了解、喜爱,我们可以越来越多地在重要场合演奏民乐,用本民族的音乐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表达中国人的情感,传递中华民族文化。”于是,国家大剧院与吴玉霞一拍即合,一场中国人自己的民乐新年音乐会带领观众在美妙的民乐声中迎接春节的到来。

图片

刘方/摄

1月22日的“国韵悠长——2022民族管弦乐新年音乐会”,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和国家大剧院联合主办,首次集结了在京的四支顶尖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北京民族乐团,共有120余位演奏家登台,由指挥家彭家鹏执棒,二胡演奏家邓建栋,古筝演奏家王中山,唢呐演奏家冯小泉、石海彬等悉数登场。这场超高水准的民乐盛宴既有观众耳熟能详的《春节序曲》《瑶族舞曲》《百鸟朝凤》,也有当代经典之作《第一二胡狂想曲》《古槐寻根》《龙腾虎跃》,几代民乐人同台献艺,为“民乐贺新春”开启大幕。

吴玉霞表示,这场音乐会体现了民族文化、民族音乐的根与魂,民乐人正在用专业高度和职业精神引领着文化传播。“一场民乐音乐会,在明确指向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作品、作曲家、演奏家体现守正创新,才能真正表达出中国民乐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据悉,基于本次音乐会的强大社会反响,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已锁定这一民乐品牌,计划每年在国家大剧院举行民族管弦乐新年音乐会。

全方位呈现民乐艺术性

图片

湖南首届青少年民族新年音乐会

江苏省民族乐团常任指挥张伟春节前夕特别忙碌。在他执棒的众多民乐音乐会中,不仅有职业民族乐团,还有青少年民族乐团。1月19日晚,湖南首届青少年民族新年音乐会在长沙音乐厅精彩上演。本场音乐会集结了长沙三大优秀中学民族乐团同台奏响新年华章,特邀张伟执棒。热闹喜庆的《春节序曲》和激昂奋进的《龙腾虎跃》不可缺少,充满童趣的《鸡同鸭讲》和颇具地方特色的《湘调狂想——鸭婆子呷呷》更是掌声爆棚。在张伟看来,这不仅是一场献给广大观众的新年音乐会,更是民乐少年的展示平台,“少年强则民乐强。这些孩子们对民乐的喜爱是无需掩饰的,他们的状态是积极主动的,他们明白民乐传承的责任。”

执棒了湖南首届青少年民族新年音乐会,1月23日,张伟又与师傅王甫建合作了2022年湖南省演艺集团新春音乐会。“'过中国新年,听民族音乐’已不仅是一句口号,湖南民族乐团经过多年的推广与实践,越来越深入人心,并逐渐形成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生活气息相融的新过年习俗。”本场音乐会结束后,湖南民族乐团团长曹鹏在朋友圈写下这段话。

“过传统佳节,听中国民乐”已经成为不少职业民族乐团的发展理念。2月13日,河南民族乐团将在河南艺术中心上演一年一度的元宵节音乐会。这个举办了十多年的音乐会,仅在2020年元宵节因新冠肺炎疫情暂停一次,这份坚持也使这个音乐品牌成为河南最知名的音乐品牌之一。

作为河南民族乐团的负责人,杜宏亚的手机每年春节前就开始电话不断。“大家不是要赠票,而是要买票。”杜宏亚说,他每年都“苦”于要买票的人太多,既有乐团多年的忠实观众,也有民乐爱好者,甚至还有乐团的演奏员。“演奏员一方面是自己买票给家人、朋友,一方面也是托他们帮忙买票的人实在太多。”在杜宏亚看来,过年就该听民乐,元宵节听民乐再合适不过。“河南民族乐团的元宵节音乐会,每年都注重全方位呈现民乐,吹拉弹打、动静结合。”杜宏亚主张元宵节音乐会不光要有热闹,民乐的艺术性不可或缺,“要有一线的指挥、一线的独奏家,以及河南首演甚至全国首演的作品。例如今年的元宵节音乐会,河南籍作曲家张一兵创作的《禅武少林》将进行河南首演。”杜宏亚感慨,作品、演奏员在一场场的节庆音乐会中脱颖而出,这无疑是乐团最大的收获。

民乐人与观众相互引领

2月12日,北京民族乐团“冰雪之旅”冬奥主题音乐会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从中国的《节日序曲》到法国的《跨越海洋》,从瑞士的《到留声湖去》到意大利的《桑塔·露琪亚》,从奥地利的《小夜曲》到日本的《拉网小调》,从俄罗斯的《货郎&卡琳卡》再到韩国的《阿里郎》……这是一台体现东道主热情与气度,象征着友谊、和平、团结的世界音乐盛会。

北京民族乐团可谓从“牛尾”忙到“虎头”。1月22日晚的“国韵悠长——2022民族管弦乐新年音乐会”,他们参与其中;1月25日北方小年夜,他们在国图艺术中心音乐厅上演“书香筑梦金虎纳福”2022迎春音乐会;大年初四,他们在北京音乐厅上演《潮燃国乐》新春开箱音乐会,即便这一天是2022冬奥会开幕,依旧有八成的上座率;大年初五、初六,北京民族乐团在国图艺术中心音乐厅上演《生生乐动 向未来》新春动漫音乐会,连续三场,场场爆满,为大小朋友们呈现了一场国漫与民乐巧妙融合的试听盛宴。

图片

北京民族乐团新春动漫音乐会

在北京民族乐团团长李长军看来,民乐是春节里不可或缺的一个符号。“以前的春节,我们民乐工作者更多是出国演出,将民乐带到世界各地。疫情之下无法迈出国门,则让我们认真思考如何在春节里为我们自己的观众呈现民乐。今年春节期间的多场演出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未来的新春演出,无论形式还是曲目,都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课题。”

通过乐团在三里屯“听见国潮”系列驻场演出,李长军发觉现在的观众特别是年轻人,越来越有文化自信。“他们喜欢传统文化,对《百鸟朝凤》等经典之作如数家珍。但是他们又希望能听到每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也促使我们民乐工作者成为民乐与观众之间的桥梁,我们需要相互引领。”

致敬24年前虎年音乐会

图片

24年前的除夕,从金色大厅里飞出的第一支经典,不是惯常的斯特劳斯圆舞曲,而是李焕之的《春节序曲》。1998年1月27日,在被誉为“世界音乐圣殿”的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指挥家陈燮阳率中央民族乐团第一次奏响了中国民族音乐。艺术家们就这样用手中的乐器第一次冲击了密不透风的欧罗巴传统,一步跨入被西方交响乐团统治了上百年的音乐殿堂。他们聚焦起数以亿万人的目光,他们穿透时空、矫正偏见,树立起光彩夺目的国家形象。

1998年维也纳金色大厅虎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4K修复版)

2022年2月15日,在国家大剧院,陈燮阳将再次执棒中央民族乐团,用相同的旋律、把相同的音波辐射到全世界,以一台特别策划的“壬寅虎啸”元宵节音乐会,重现这份24年前的音乐记忆。音乐会的上半场精选乐团1998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时的曲目,24年前的音乐会亲历者吴玉霞、王次恒、魏玉茹等将悉数登场。下半场,赵聪、冯满天等中央民族乐团培养的中生代名家将带来展现民乐创新力的当代力作。

“24年之后又到虎年,当年金色大厅的这场音乐会可谓中国民乐走向世界的一个里程碑,这份回忆属于中央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表示,策划这场音乐会的初心是“致敬”,致敬当年台前幕后的每一位民乐人。老经典与新民乐相结合,音乐会下半场则体现了新时代中国民乐的新面貌。“春节是中国老百姓最重视的一个节日,也是最具民族性的一个节日,是人们最贴心的时刻,这种温暖人心的感觉,用中国民乐来展现,特别贴切。”在赵聪看来,民乐之所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爱,这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作为民乐人,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民乐,一定要有所创新。我们不仅要把这份具有时代特色、时代印记的中国民乐传递给中国观众,更要传递给全世界观众。”

打造自己的“春节模式”

图片

唢呐演奏家高华在庆新春——中国东方新春音乐会中演奏《运河之春》

“如果每年春晚的开场曲《春节序曲》都由民族乐团现场演奏,每年换一个民族乐团,那民族音乐将得到多么广的传播啊。”指挥家杨春林如此感慨。

2月6日大年初六,杨春林执棒中国东方民乐团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庆新春——中国东方新春音乐会。这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2022音乐季的首场演出,所选曲目均以“春”为主题,涵盖南北方及港澳台地区关于“春”的作品。杨春林认为,这套曲目可以成为春节演出的标杆。“观众因春节和民乐而来,我们的春节演出需要满足主题性、指向性、持续性、时效性。每个民族乐团每年都应该在春节期间推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音乐会,打造各团自己的'春节模式’,引导观众走进音乐厅听民乐。”杨春林表示,打造一台演出,要全方位整合社会力量、资源,为民乐发展提供平台,“剧场可以联手网络,让更多人听到民乐音乐会。”

乐评人吴芮逸则认为:“民族音乐若想以'节日’的文化样态渗透进生活日常还需更深厚的沉淀和更持续的发展,要形成'自己的节日’还需更多重的内外因合力。但是,作为一种美好愿景,它的提出具有时代的合理性,同时,这一愿景也呼应着先辈们的足迹和几代民乐人的梦想,成为民族音乐历史发展中的必然祈愿。”

观察上述演出能够发现,今年春节期间的民乐音乐会呈现出多元化尝试的特点。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要求下,民族音乐无疑正迎来优势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吴玉霞看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今天的我们不仅展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民乐气象,也在努力打造守正创新的民乐生态。我们要用榜样的力量点燃大家的热情,真正做到民乐一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