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弟学妹们,寒假进行的一轮复习是以理解和搭建框架为主的,但也不要忽视记忆,争取在一轮结束后,我们可以记住70%左右的知识点,话不多说,今天还是和学姐一起复习让人头疼的神经系统吧~ ![]() ①晶状体的调节 1.看远物时一睫状体松弛一悬韧带紧张—晶状体变扁一物象后移一成像在视网膜上。 2.看近物时—睫状体紧张—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物象前移—成像在视网膜上。 !!一定要区分睫状体和悬韧带的关系,睫状体紧张,悬韧带松弛。 晶状体的最大调节能力可用近点来表示,它是指眼作充分调节时眼所能看清楚的眼前最近物体所在之处。近点离眼越近,说明晶状体的弹性越好,即眼的调节能力越强 。 ② 瞳孔的调节 1.定义:当视近物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双眼瞳孔缩小(由虹膜环行肌收缩所致),称为瞳孔近反射或瞳孔调节反射。 2.意义: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像呈边缘模糊的现象)和色像差(像的边缘呈色彩模糊的现象),使视网膜成像更为清晰。 ③ 视轴会聚 1.定义:当双眼注视某一近物或被视物由远移近时,两眼视轴向鼻侧会聚的现象,称为视轴会聚,也称辐辏反射。 2.视轴会聚的意义:使物像始终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上以避免复视。 ![]() 瞳孔对光反射是指瞳孔在强光照射时缩小而在光线变弱时散大的反射。这是眼的一种重要的适应功能,而与视近物无关 其意义在于调节进人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不至于因光量过强而受到损害,也不会因光线过弱而影响视觉。 瞳孔对光反射是双侧性的,光照一侧眼的视网膜时,双侧眼的瞳孔均缩小,故又称互感性对光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位于中脑 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 调节心血管活动最基本的中枢位于延髓 ![]() 近视眼: 1.原因: ① 眼球前后径过长(轴性近视) ② 折光能力过强(屈光性近视) 2.近物成像:无需调节或只需较小程度的调节 ,就能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3.远物成像:成像在视网膜前方 4.近点、远点移近 5.调节:视近物无需或只需较小程度调节,视远物需调节 6.矫正方法:可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 1.原因: ① 眼球前后径过短(轴性远视) ② 折光能力过弱(屈光性远视) 2.近物成像:成像在视网膜后方 3.远物成像:成像在视网膜后方 4.近点移远 5.调节:视近物(需明显调节)和视远物都需要调节,故易发生调节疲劳 6.矫正方法:可用凸透镜矫正 散光眼 1.原因: ① 角膜表面曲率不等 ② 晶状体表面曲率不等 2.近物成像: 成像在视网膜上、前或后 ,导致视物不清或物像变形 3.矫正方法:可用柱面镜矫正 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的比较 ![]() 1.视杆细胞:聚合式联系多见,会聚程度高,细节分辨能力 低,一种视色素(视紫红质),但含量多 ,无色觉功能,光敏度(对光敏感性)高,视敏度(视力) 低(即眼对细节结构的分辨能力低),与暗视觉或晚光觉有关 2.视锥细胞:单线式联系多见,会聚程度低,细节分辨能力高,三种视色素(红、绿、蓝),但含量少,有色觉功能,光敏度(对光敏感性)低,视敏度高,主要功能与明视觉或昼光觉有关。 光敏度是看对强光还是弱光敏感,视敏度是看对于细微结构的辨识能力 总结:大家现在要做的是按部就班的学习,完成一轮的记忆任务,再多再难的任务都是纸老虎,加油,你们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编辑:医考帮乔学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