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林:了解德意志帝国该看哪些书?| 青年维也纳

 浮生偷闲 2022-02-10

了解德意志帝国该看哪些书?

作者:克罗采和春天(高林)

“第二帝国在它的整个历史上投入给福利的拨款,还不如它养活公务员的工资高呢。但人人都认为它搞了福利,其实它只是花别人的钱搞帝国的福利而已。”

本文出自1月23日高林讲座的即席答问,高林桑脱口解答了一系列关于德意志政治、人物与思潮的提问,深入浅出、精彩纷呈。本周末高林桑将继续开讲德意志帝国,文末扫码可报名。 

相关链接:高林:了解一战该看哪些书?| 青年维也纳

1 问:关于德意志第二帝国有哪些推荐的拓展阅读书籍?

高林:早几年曾经出过几本书,其中一本是《俾斯麦的一生:尘封信札背后的真相》,这本书的原著非常好,但是翻译实在是太糟糕了,连美茵河畔法兰克福都能翻译成法兰克福的美茵河畔,就是这样不堪卒读的一本书。如果翻译和校对更用心负责一些,这本书完全可以成为中文世界最好的一本俾斯麦传。

还有一本是《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这本书是很有意思的,但是你们不能急于接受他的观点,这个人的观点太激进,他又没有足够多的论述,这是他的缺点。但他提出的很多观点是非常发人深省的,如果你愿意去翻大部头的德国史,确实是能给他的这些观点找到支撑的。

然后就是那本著名的《钢铁帝国》,这本书的翻译也非常恶劣,不过好在据说今年会出一个新译本。我觉得其实倒也不一定非得新译,只要能认真地校对一下就可以了。

刚才提到的几本书都值得一看。《威廉二世回忆录》,我个人很不想推荐,问题在于这本书非常不客观。前面提到的那部关于一战不可不读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里面,就做了一个这方面的著作、回忆录、日记的评述,它给《威廉二世回忆录》的评价就是非常不客观,完全没有面对历史。我觉得这个评价是对的。但是这本书中某些细节还是非常有意思的,你需要先熟悉德国史和相关的著作,对其他人的观点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之后,再去看威廉二世这本书。不要听他跟你说什么,而要透过他的眼睛看他看到了什么。比如他在外交部看见赫伯特·俾斯麦喊一个外交部的高级公务员的时候,那个人跑得燕尾服的燕尾都竖起来了!这种场面就非常生动,而且绝对不会是在骗你,这是真事,是只有一个亲身经历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还有比如当他想给自己辩解的时候,他拿什么当挡箭牌?他选择的是宪法,这也非常有意思。所以你如果先看了别的书,再来看《威廉二世回忆录》,我觉得还是可以的。

关于威廉二世自己,索恩新出的那个君主传系列里面有一本《威廉二世传》。但我个人强烈建议大家先看看那个更早以前出版的,同一个作者写的《皇帝和他的宫廷》,那是一本论文集,但那本书比他后来专门写的这个威廉二世传要深入得多,而且客观得多。我很不理解一个能写出《皇帝和他的宫廷》这样的书的人,怎么会写这么简单粗暴的一本书,难道是面向毫无基础的读者的嘛。强烈推荐大家看看《皇帝和他的宫廷》。

威廉皇帝和他的宫廷

2 问:假如威廉选择了一条和社民党与中央党妥协,利用议会压制容克的策略,并在德俄关系上破冰,容克贵族会发动宫廷政变来对抗吗?

高林:容克贵族想发动宫廷政变其实是不太现实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容克贵族们投身政治,参与选举,甚至拉拢自己的农民,让农民支持自己去竞选,增加帝国议会的席位。为什么他们的热情越来越高,越来越积极地投入到他们明显先天不足的这么一个领域呢?

就是因为他们传统的参与政治的渠道已经消失了。过去一个像俾斯麦那样的,或者比俾斯麦更高等的那种大贵族,他们要参与政治,其实是不需要通过议会,也不需要通过当政府官员,他们直接当军官就可以了。这种家族的年轻人从青年时代就是国王身边的侍从武官。他们跟王储在一个团里服役。当王储当这个团的军官的时候,他是王储的同僚;他们一起长大,那么当王储成为国王的时候,这个人也当上将军了,然后他们就会成为国王身边最重要的那些军事侍从。

在普鲁士和德意志,即使到了1914年,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在宫廷里站在国王身边的标志都是他的地位。而决定他的地位的最重要一项,就是军衔。俾斯麦如果没有被授予后备军骑兵少将的军衔的话,他是没有资格站在国王旁边的,即使他是帝国宰相。

也就是说,普鲁士贵族的真正进身之阶是军队,通过军队他可以保持自己和国王之间的单线联系。但是呢,到了威廉二世时代,威廉二世根本就不是一个大头兵,他不是一个对着士兵大呼小叫的那种军官,他是一个会享受生活的富二代呀。

威廉二世身边的人都是这种人,要么是白手起家的富一代,要么就是继承了财产的富二代或者富三代,他们要么是工业家,要么是金融家,要么是航运巨头,要么就是学者、高级知识分子,威廉身边全是这种人。威廉自己不愿意在军队里呆,绝大多数时间他很少跟这些军人来往,即使来往,他也是逗这些人玩儿,他会让他的一个中将,一个岁数很大的将军穿着芭蕾舞裙给他跳小天鹅,这种事他都干得出来。这说明他跟这些贵族其实玩不到一起。容克贵族已经失去了传统的参与政治的方式,那如果他们连站到国王身边窃窃私语的机会都少了,他们怎么去发动宫廷政变呢?

当然,如果他成为帝国宰相,他就有机会发动宫廷政变。但遗憾的是,我们今天也说了,整个第二帝国的历史上只有俾斯麦一个帝国宰相是容克贵族,其他人全都不是,其他人全都是以各种原因能够和威廉玩到一起的人。如果第二帝国一直存在下去,威廉二世一直执政的话,比洛这种人才是会被重用的人。这种人不是容克贵族,他是不会替这些在政治上缺乏影响力、在皇帝身边也缺乏影响力的贵族去谋福利的。他更不会帮助这些人去搞什么宫廷政变,即使他跟社民党搅和到一起,他都不可能跟容克搅和到一起,因为没有必要,这些人什么也给不了他。所以我觉得绝不可能出现这种宫廷政变,他们搞不好会采取武装行为,但是他们没有机会用宫廷政变的办法来推翻皇帝。

俾斯麦其实是一个异类

3 问:法国的民族主义是阿尔萨斯、洛林,第二帝国的民族主义者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诉求吗?另外,威廉二世对工人的福利政策和贝特曼-霍尔维格这个搞内政起家的有关系吗?

高林:第二帝国的民族主义,其实是1848年德意志民族主义转变和分裂的结果。1848年的德意志民族主义有两个目标,就是自由和统一,也就是建立民主的德意志、统一的德意志。但是呢,民主这事1871年以后就没得聊了,俾斯麦帝国是不可能再进一步改革的。统一这事也到此为止了,1848年的大德意志理想也好,小德意志理想也好,都不是德意志帝国这模样。我们说过无数次,德意志帝国,其实是一个套了一层小德意志皮的大普鲁士。

这两个东西都不符合自由主义者们的要求,不符合他们的理想,他们就因此发生了分裂。一部分人认为德意志帝国这玩意虽然不算是一个祖国,但它好歹是我们祖国的一个框架,在这个基础上建设一个真正的统一的德意志国家的一个出发点和基础。我们没有必要把已经存在的德意志帝国给埋葬,然后另起炉灶,建立一个新的统一的德意志国家。这就是民族自由党的观点。

还有一派人认为,如果你选择顺从,选择合作,你永远也不可能让帝国更进一步的改革,我们必须不断地去逼迫它,去鞭策它,去向它施加压力,它才会改革,它才会在建立一个真正的德意志国家的方向上向前迈进。这就是所谓的进步党,或者说改进党、激进的自由党。他们依然反对帝国,而且某些时候他们会和中央党甚至社民党联合起来去跟帝国对着干,就是为了让帝国在这些根本问题上继续向前迈进。

帝国议会内

所以你说他们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诉求呢,我觉得肯定是有的。比如他们认为德意志应该发展海军,这样才能让帝国有一支自己的军队。想想看,陆军是四个国家分管的,海军可是德意志国家自己的,也就是说这是帝国自己的亲儿子,另外那四个全都是拖油瓶而已,所以我们就应该建设海军。这也是一个典型的民族主义者的观点。再比如说泛德意志运动,其实是一个两边妥协的东西,就是以民族自由党和保守党为主,我们要搞泛德意志,德意志人应该联合起来,但这东西又不能太过,因为还有奥匈帝国呢,奥地利那边可不想跟你团结起来。

所以呢,扩张领土这事不好说,那我们就干脆搞殖民地,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海军后援会,就是说皮尔提茨才是民族主义的这个最大公约数。大家都觉得这个不错,就是可以夺取殖民地,又可以还可以提供就业岗位,连社会民主党也不太反对海军,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没有办法直接去反对建设海军的原因。我们下一讲会讲贝特曼-霍尔维格是怎么对付海军这件事的。

至于皇帝对社会民主党的政策,或者德国的福利制度和贝特曼-霍尔维格之间有没有关系,其实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很多人其实误解了一点,就是帝国真的在搞福利吗?或者说帝国真的在花自己的钱搞福利吗?其实没有,帝国只是规定了福利,然后这些福利是应该由雇主承担的。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企业主要掏钱搞福利,帝国只是给你们提供这种制度,而且如果企业主不按照帝国的制度给你们搞这个福利呢,你们是可以找皇帝给你们主持公道的。不花钱搞福利,这也是第二帝国的一个独特之处。第二帝国在它的整个历史上投入给福利的拨款,还不如它养活公务员的工资高呢。但人人都认为它搞了福利,其实它只是花别人的钱搞帝国的福利而已。这个我们找机会可以仔细谈谈。

德国社保的宣传海报

4 问:为什么德意志帝国宰相只能在内政和外交方面选择一个着力点呢?

高林:帝国宰相理论上是要负政治的全责的,不管内政还是外交,都应该由帝国宰相一手抓。而且为什么叫国务秘书,因为他不是大臣,这也是一个很多人容易搞混的地方。比如说齐默尔曼这个人,他到底是什么职位,很多人认为既然他是外交国务秘书,那大概就是外交部的秘书呗,但其实不是,外交国务秘书就是德意志帝国的外交部长。你看今天的维基百科,德国历任外交部长都是追溯到这个外交国务秘书,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根据帝国宪法,帝国只有一个常设官员,只有一个常设大臣和一个常设办公厅,那就是帝国宰相办公厅,其他人都是为宰相服务的,而不是对帝国议会负责。

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宰相到底有多少时间和精力?他理论上应该负全责,内政外交,所有的事情都应该他一个人负责,同时还要跟皇帝搞好关系,还要跟帝国议会搞好关系。你想想看,他有几个脑袋呢,他又不是三头六臂。想想比洛是怎么执政的。每天早晨只要皇帝陛下在柏林,他就要跟皇帝一起吃早饭,这是一个相当辛苦的事情。皇帝起床的时候,他就已经打扮停当了,而且他还得跟皇帝吃早餐,然后再到部里办公,然后还得参加各种各样的晚宴、招待会,这些事情都要他一个人负责啊,他怎么可能做得过来。所以,并不是说宰相只能在一个问题上发力,而是他的经验、他的时间、他的精力就决定了他只能在某个问题上面投入主要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还有一点必须考虑到,就是贵族的偏见,你让一个贵族去搞福利,让一个贵族去扒拉算盘珠,计算财政收支,让一个贵族去管警察,这都是不可容忍的事情。为什么这么多国家都是外交优先?只要是绝对君主制,大臣会议里最重要的那个人一定是外交大臣,但如果是立宪制,比如英国,那么第一财政大臣就是首席。为什么?就是因为财政这玩意其实是贵族不愿意管的,黎塞留有一句名言就是我对财政一窍不通,为什么这么说?为了证明我很高贵。

外交才是贵族的保留领地

英国人甚至还从中国人身上给这种偏见找到证据。宣统的英语老师庄士敦,他来了中国以后,在日记里说:哎,我发现中国的贵族,爱新觉罗的这些皇室真的和英国贵族有高度的相似之处。他们留很长的指甲,这表示:你看我指甲这么长,我怎么扒拉算盘珠呢,所以我算不了我们家的账,钱怎么样就交给管家去管喽。他对载涛评价非常高,他说载涛是我看到的爱新觉罗宗室里面唯一一个剪了指甲,自己亲自管理自己财产的人,也是少数能够摆脱破产命运的人。这就说明不分古今中外,贵族对财政、对具体的内政事务都是有偏见的,你让我这么高贵的一个人管这种琐屑的事情,我才不愿意呢。那什么领域才是既不需要具体知识,又不需要大量的精力投入,还不需要你去关注一系列具体的细节呢?就是外交咯。

梅特涅不是常说,所谓外交嘛,不就是你们的皇帝、我们的皇帝,还有咱俩把这件事当面谈了就成了。这就是一种贵族的态度。贵族跟贵族之间是亲戚,君主跟君主之间也是亲戚,那外交是什么,还不就是我们的一些家事吗?我们大家坐在一起把这件事谈妥,把它办了不就完了。这就是梅特涅以来的所谓面对面的国际会议的先声嘛。这才是最符合贵族的偏见的。你让一个比洛这样的花花公子型的帝国宰相,让他去搞内政,让他在内政上发力,他当然不愿意了。如果有这么一个哲学家似的贝特曼-霍尔维格可以用,他自己干嘛要去干呢。

贵族的傲慢,贵族的偏见,他长期来所养成的这种观念,还有他的生活方式,都决定了他天然的就喜欢外交。外交和军事是贵族子弟的两个天职,你让他干别的,他就觉得自己自己被折辱了,或者说被放在了一个很痛苦的位置上。只有像贝特曼-霍尔维格这种从知识分子家庭出身,被封为贵族然后渐渐贵族化的知识分子,他才会满足于内政这种职业。他父亲就是一个内政方面的公务员,是一个勤劳肯干的人,他父亲经常说他最大的成就就是让他这个地方的财政收支从几十万马克翻到几百万马克,这种事情你让俾斯麦那种人去干,他是做不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