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芾 行楷书《离骚经》

 家有学子 2022-02-11

在书体的演变过程中,不少出名的书家都遭受过差评,就连“颜真卿”、“柳公权”也不例外,在宋朝就有一位“怼人狂魔”,嘴下可谓是毫不留情,当然他也不是胡乱评论,而是有理有据。他就是被誉为“米颠”的米芾。

Image

米芾

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米芾所书《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是天下第八行书,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

米芾是书法史上崇尚古派的大家,其“衣冠唐制度,人物晋风流”,“呼石为兄,抱石而眠”的奇闻异事,在数千年的书法史有一无二。在书法史上,对魏晋古法用功最深的应数米芾。凡是有强大的自信心的人,做事为人多会以自己的理解和节奏为主。也许是米芾艺术成就太高了,以至于他眼光傲气,很多书法大家的作品都看不上。

Image

米芾《离骚经》片段

米芾在《海岳名言》中有一段话:“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大小各自有分。智永有八面,已少锺法。丁道护、欧、虞笔始匀,古法亡矣。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

Image

米芾《离骚经》片段

“柳与欧为丑怪恶札之祖”,众所周知“颜真卿”、“柳公权”可是唐代的“楷书四大家”之一,很多人都喜欢他们的书法,但是在米芾的眼中竟成了“丑怪恶札之祖”!难道是米芾的认知出了问题?孰正孰偏?

Image

米芾《离骚经》片段

其实这种偏见并不是毫无根据可言,一幅作品的问世很容易出现“千人千面万人万解”,很明显从米芾的《海岳名言》中可以看出米芾崇尚“古法”,他认为好的书法要有“古气”,这种“古气”存在于唐代以前,或是说唐代开元之前的法书中。字的大小,任其自然,能够随势赋形,不怒张而自有筋骨,以“质朴”为上,古意自足。

Image

米芾《离骚经》片段

开元之后古法逐渐消失,在上一篇文章我们也说过,唐朝崇尚肥腴之美,就连字体也偏向肥美之风,这种写法米芾极不赞成,难道是米芾太过高傲、顽固,不知创新吗?其实不然,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见解罢了。

Image

米芾《离骚经》片段

米芾的书法水平到底如何,让我们从他的行楷书之作《离骚经》寻找答案吧。

Image

米芾《离骚经》片段

《离骚经》,行书,但是大量笔法和结构仍属楷书范畴,且字迹稍小,系小行楷之作。原墨迹为纸本册页。凡26开,每开2幅,每幅5行,35.5x31.2cm,每行字数不一,共2494字。

Image

米芾《离骚经》片段

经杨仁恺、杨新鉴定,此《离骚经》系米芾本人真迹,并根据“元丰四年”的纪年款识判定为米芾31岁时的作品。

Image

米芾《离骚经》片段

此帖端庄流利,字字精工,与米芾晚期作品的旷达潇洒,不入流俗,沉得痛快,有所不同。

Image

米芾《离骚经》片段

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他独到的体会。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大概姜夔所记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也是此意。

Image

米芾《离骚经》片段

即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犹如一佳士也”。

Image

米芾《离骚经》片段

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

Image

米芾《离骚经》片段

米芾的用笔以侧锋为主,或许与其颠逸性格有关,点画粗细、轻重、疾徐、动静、刚柔变化无常,跳宕多姿。

Image

米芾《离骚经》片段

点画神韵上看,主要以圆、劲、秀、挺为主,无一丝毫变乱传统书法法度,虽然他自称“八面出锋”,但“锋势备全。

Image

米芾《离骚经》片段

就像此篇虽字体大小不一,凑在一起却又很美观,时而厚重,时而瘦劲,沉着痛快,结体变化莫测,真正的做到了笔笔自然。从米芾的留下的众多作品中,此篇当属他的精品之作。

《离骚经》余下部分欣赏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清乾隆称赞此篇“端庄流利”。

这件国宝历经千年,由各代收藏家传承。上世纪40年代,转入国民党一位要员之手,从不示人。美国一家博物馆曾想收购,但被拒绝了。此前曾有专家预测《离骚经》成交价可能达到上亿元。

你感觉米芾的这幅不同于晚年之作的小行楷如何?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