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端》是否真的“过度营销”?这部剧的爆火究竟靠什么?

 狐狸晨曦 2022-02-11

2022年1月的影视热搜榜,被一部名为《开端》的15集网剧所垄断对《开端》在全网各个平台都迅速爆火,颇有人不以为然,甚至觉得是出品方“正午阳光”,或者两位年轻主角(赵今麦/白敬亭)团队的“过度营销”,也带动一些没看过剧、或者对此类剧无感的网友,因此的“反感”与“差评”。

没错,单看表面,似乎是这样。

该剧开播短短几天后,女主角赵今麦的【24小时内百度指数】高达11.6万,男主角白敬亭的百度指数也高达8万,分列第一位、第二位,遥遥领先其他所有明星!

赵今麦的【微信指数】,同样实现了从1月14日,连续半个月单日破亿,是近日所有女演员第一名。

在微博热搜榜,《开端》和男女主角同样是随时随刻,几十个热搜,高居不下。
比如第九~十集播完后,高居热搜榜首,持续了十几个小时的:#李诗情塌房了#

然而,这些并非是两个明星与出品方自己的宣发,因为稍微懂得宣发的业内人士都知道,单纯想花钱,要在短短几天内造出这种宣发效果,至少需要3亿以上巨额资金,没有任何一家影视剧的出品方,会舍得这么花钱,哪怕是为一部预期15亿以上票房的大爆商业电影。

而《开端》仅仅是一部不在电视台播出,只有15集,3个星期内只有5天播出,并且播完的网剧……
从“性价比”的角度,搞如此声势浩大的宣发,就绝无此等可能。

敢提出这种预案的宣发人员,第一时间就会被上司吩咐「是否要准备药检了」。

所以,《开端》与两位主角的这种爆火,很大程度上,就是这部剧从开播以来,得到了全网各个平台的无数观众认可。大家自发地将各种话题刷上了热搜榜,

无数大V和UP主们,为了自己获取流量,纷纷争相恐后地来蹭《开端》的热度,成为了这部剧的“纯正自来水”,如此水涨船高所致。

《开端》的成功,首先要给出品方【正午阳光】,大大的点赞,只为他们对剧本的重视认真态度:

邀请了原著小说作者【祈祷君】,一位晋江网文写手,成为本剧的第一编剧;手把手教会撰写剧本的基础知识,如何去做从网文到剧本的改编;给她预定星级宾馆,专心闭关创作了小半年,然后在第一时间支付了税后的全额稿酬。——以上均来自【祈祷君】的自述。

《开端》播出之初,某些别有用心之徒,拿着一张早期海报,硬说剥夺了原作者的署名权,变成“晋江文学城”,结果被《开端》正片片头——直接打脸!

正是出品方这种对原著ip、对原著作者、对编剧工作的极度重视与尊重态度,才有了《开端》电视剧情,在原本就足够出色的小说基础上的全面升华。

上一个成功例子,正是同一出品方的《琅琊榜》,同样是邀请了原著小说作者【海晏】,作为改编电视剧的第一编剧。

相比之下,市场上大多数购买了网文ip的出品公司,又是对原著作者、对原著剧情,持何等轻视与不屑的态度,找来那些自命不凡的职业编剧,信笔由缰改得面目全非,亦是众所周知。

而对从原著书迷到广大观众的质疑,某些编剧甚至公开说:【我在工作中,增长了见识,结交了人脉,成长了自己】【烂剧给公司赚钱了,虽然对不起观众,但是至少对得起投资人】云云……

如此心甘情愿给娱乐资本打工,已经傲慢到恬不知耻的程度了!

当《开端》同期播出的现实题材电视剧,主角们要么是年薪200万的“普通中产家庭”,要么是年薪5000万的“顶级投行精英”,电视剧随便取景的地方,都是一线城市中心区、上千平米的豪华精装大平层的时候,

笔者最开始成为这部剧的“自来水”,就是因为在剧中,真正看到了现实普通人的喜怒悲欢与日常生活,支持这样的电视剧,就是不希望“劣币驱逐良币”,当真在国产剧“消灭了寻常普通人”的存在。

这些天,但凡饭圈粉丝集中的平台,无不对《开端》大吐酸水,扣上“过度营销”等帽子。 所以也凝聚了很多“黑粉”来狂打差评,拉低评分。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和某几位流量明星的电视剧同期播出,各个平台空前好评漫天声势,压得其他剧都鸦雀无声了,当然会让giegie们的粉丝极为不满。 

——排除这些饭圈黑粉的话,这部剧正常评分应该在8.5分左右。

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流量时代,一部如《开端》这样高品质电视剧,本就该理直气壮地营销宣发,多多益善!对此吐酸水,一口咬定《开端》是靠着“营销”才爆火的那些饭圈魔怔人,觉得只有她们的giegie演的各种粗制滥造剧,才配营销霸榜的言论,根本不值一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