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台诗词》第二十一期“卷首语”欣赏

 山海诗韵 2022-02-11
      《烟台诗词》是烟台市诗词学会的会刊,微刊“山海诗韵”的姊妹刊物。本期刊登第二十一期《烟台诗词》杂志“卷首语”,欢迎鉴赏。

诗词创作要有自信

星   汉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我们对于当代诗词创作,也应当有充分的自信。
诗词创作自信,不能迷信古人。我们当然要继承古人的优秀传统,不能妄自尊大;但也没有必要妄自菲薄,畏葸不前。
古代诗人词家的作品不一定都好,即便出自名家之手也不可能首首精到。并且,古人诗词创作中的有些所作所为,在当时也许能被人们理解或同情,但在今天看来就大可不必了。如:苏轼把陶渊明所存 100 多首诗全部步韵一遍,“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黄庭坚语),应是东坡对陶诗的推崇和自己被贬后回避文字风险的无奈。朱熹说:“渊明之诗所以为高,正为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来。东坡乃篇篇句句依韵而和之,虽其才高似不费力,然已失自然之趣。”文天祥在燕京的囚室里,完成《集杜诗》一卷 200 首。他除了表示对杜甫为人的崇拜外,也有天地狭小的无奈。苏轼的和陶诗和文天祥的集杜诗,今天读来,在二人诗作中当在上驷之外。


我们今天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均非前人能比。
就军事而言,已是战机腾空、潜艇入水,“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语)的冷兵器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当今的新中国,与以往相比,其变化可谓天翻地覆。今天的诗词作者,可以模仿古人,写出类似的诗句,但是古人却不可能有我们今天诗词创作的环境、襟怀和高度。“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语),我们今天的诗词创作,没有理由不自信。


有的诗友说:“当代诗词创作数量空前,出现了不少佳作,但大多诗作显得平庸。”这很正常!如果“大多诗作”是“佳作”,那倒不正常了。
从诗词创作的规律来看,诗词总有个自然淘汰的过程。如果现在有一位真正具备“法眼”的人,本着“公心”“铁面”的原则,经过认真筛选,编一本《当代诗词三百首》,其创作水平未必逊于古人。还有的诗友说:“当今的传统诗词创作,有高原,无高峰。”这话不对!你站在狭小的山沟里,当然看不到高峰;如果你坐在飞机上鸟瞰,不但会看到高原,还会看到许许多多的高峰。当代诗词,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图片来源:网络


"山海诗韵"诚征海内外诗家作品
关注山海诗韵,拥有诗和远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