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老师讲诗词:夜宿山寺

 昵称4X6owk9e 2022-02-11

夜宿山寺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诗题“夜宿山寺”,晚上住在山间的寺庙里。从诗中看,很明显这是一座山顶的庙宇。有一种说法是诗人住在湖北黄梅县蔡山峰顶山的江心寺。唐朝居士小住在庙里似乎很常见,前面提到过,宋之问曾住过杭州灵隐寺,贾岛曾住过长安法乾寺。

首句“危楼高百尺”,写楼高,典型的李白的夸张手法。“危楼”就是高楼,“危”字看上去高的程度更深。“高百尺”,傲立山巅,直指云霄。其实,我们都去过寺庙,寺内基本都是大殿,即使有楼,也不会太高。

次句“手可摘星辰”,还是写楼高,还是夸张。我不羡慕诗人笔下的高楼,但我羡慕诗人所处的山野。现代都市里灯光璀璨,很少能见到漫天灿烂的星光,我有一次去井冈山,在夜里抬头就是星星,而且不是一颗两颗,是能用手捧的星星堆。明净的夜,天似穹庐,星星是帐篷里触手可及的挂坠。野外的星空,就是单纯的自在,就是悠然的宁静,就是动人心魄的美。

三四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依然写楼高,依然是夸张。前面是正面写,这里是侧面写。“不敢高声语”有几个原因,首先这是静修的寺院,本身就不能大声讲话;其次,星空是一种静谧的美,是需要安静地与之呼吸共鸣的,这与大海的呼啸澎湃正相反。从美学角度而言,“不高声语”绝对是和谐的。但诗人偏偏用一个“敢”字,把主观的“不高声语”变成客观的“不敢高声语”,是突出楼高,显出敬畏。“恐惊天上人”,除了大胆的夸张,还有丰富的想象。天上人是谁?他们也休息了吗?还是与诗人一样,在同看这一片浩瀚的星河?诗人怕惊扰了他们,是对这迷人夜景,对这美丽人生的一种尊重。其实也是诗人对自己的尊重,我不打搅别人,希望别人也不要来打扰我,就让我在这高楼之上,独自吹着山风,独自看这苍茫宇宙。

从写法上看,除了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之外,这首诗语言平实,浅近易懂。我更喜欢的是诗人的诗外之意。别人看见的是一座高楼,我看见的是李白那独有的骄傲和自尊。万丈高楼之上,能与天人相应和,不如默默和虚空交流,不如独自与灵魂对话。举世之中,或许没有人能理解,但这一刻,这一瞬间,是独属于自己的。这巍巍的高楼,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小贴士:

这首《夜宿山寺》,一般认为是李白的作品。还有多篇题目与内容均与此诗相近的诗歌传世,如《题峰顶寺》(“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夜宿乌牙寺》(“夜宿乌牙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等,其作者署名也相当复杂,有李白、王禹偁、杨亿、晏殊、孟观等多种说法。

借这首诗讲一个格律知识。五言的格律一般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或者“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首诗前两句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摘”字古代是入声字,仄声)。后两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但是“恐惊天上人”是“仄平平仄平”,有两个字音不合律。其实是这样的,一般首字可平可仄,但这一联“恐”变为仄声之后,这一句变成“仄平仄仄平”,除了韵脚就只有一个平声字了,这在格律中是个忌讳,叫做“孤平”。为了避免犯孤平,必须“拗救”,把第三个字本该发仄声的变为平声字,这就符合格律了。于是这首诗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