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院对我们重要吗?

 南京印象 2022-02-11

新街口的许多影院的门口还贴着春节档的电影海报,影院大门上已经积了一层厚厚的灰。这已经是电影院被关闭的第六个月,我们仍然在期待电影院的复工。

电影院频频倒闭,底层电影工作者或失业或转行……如此魔幻的2020年,恐怕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够在未来道尽这场末日般的劫难。

影院停业代表的不只是一种娱乐方式的停滞,更多的是让这些停薪停工的电影人无时限的没有收入和工作。

根据猫眼研究院的数据统计观众们也在盼望着电影院的开业,只有失去才知道珍贵,原来电影院在爱电影的人们有着这么重的份量。

贾樟柯写道:“应该考虑影院复工复产了。背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应急响应下调为三级,全国大部分业态已经开放。有的电影企业日亏损100万,100万影院从业者需要生存啊。”

贾樟柯发声后,娱乐圈的电影从业者也站出来发声,不管是大鹏、包贝尔还是赵薇,这些年确实都是将重心放在导演事业上的艺人,这样的情况下,电影院不开业,基本也就宣告着没工作。

微博也建有#电影院复工#超话这样一个集体,但是我们都注意到了更敢于发声的都是影视行业的底层人员,除了贾樟柯导演及响应的艺人为电影院发声,多数大咖都选择不吭声。

 

影视从业者们多数的疑问在于KTV人满为患,旅游景点也陆续开门,政府支持夜市地摊经济,餐饮业也恢复了原来的样子,那电影院呢?如今的电影市场已经错过了春节档、清明档、五一档,如果能早一点复工,或许暑期档还有一丝生机!

换个角度来说,即便是为了配合防疫工作,当下之急是为现在在家待业的影视从业者指一条明路。

 

张文宏日前在“科学与文艺,携手共对疫情新常态”研讨会上表示,每一个演出停止以后,后面都有一个家庭,每一部电影停掉以后,都是一个艺术家的艺术人生被打折。一个电影演员、一个芭蕾舞演员、一个歌剧演员最绚烂的青春也就十年,停工一年就意味着10%的艺术人生打了折扣。

实际上从抗疫角度来看,影院关门在一定程度上是比“劝告影院”更负责任的做法。但考虑到影院的工作人员们,影院复工为什么不能科学定策高效实施?

 

若曾经说电影院继续营业出于对疫情的防控,疫情的传播方式存在未知是对公众不负责任的做法,因此电影院停业,在我国对疫情的严格防控,局势得以好转。

在教育行业,我们研发了线上课程,餐饮行业则是控制人流量,全国多个行业都已经在疫情期间有了新的经营方式与手段,这一切都基于对我国抗疫的信任。好在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新冠疫情地风险地区在夏季施行常态化的防护指南,也让我们看到了复工一丝希望。

江苏972家电影院即将复业!

实际上国务院、疾控中心及防疫专家都已经支持电影院的复工,“密闭空间”“人员密集”的特殊性也不应是电影继续停业的理由。至少从低风险地区陆续开放电影院。

当然,影院复工后片子也无法提供,这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许多消息表示会将老片借机重映,包括小众的文艺片、高票房的电影等等,它们的上映会帮电影院在有限的情况下进行回暖,其他国家如日本英国的电影院复工也是这么做的,这是一个较合理的方式。

 微博上也有多位影视行业人士透露: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端午节前已获得国家电影局的批复,将于7月底举办。希望能如期进行,电影节的到来也标志着离电影院开业不远了!

“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肖申克的救赎》

曾经对电影院的未来产生了质疑,认为它会被网络时代的趋势冲击,替代,网上可以看电影时也曾掀起过这样的话题,而这些质疑声都由电影院的一个特质所打破——沉浸式的体验。

电影是一种结合视听的载体,每一部电影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人们结合自己的认知与情感对其产生化学反应。电影本身自带的感染力与视觉冲击在影院会有更好的提升,在影院有更好的沉浸效果。

电影院对我们重要吗?这是个疑问句,也是个反问句。是啊,电影院难道对我们不重要吗?疫情之下,我们可以用食物填满自己,用工作填满自己,用爱情填满自己,但曾经由电影院带给我们的那个光影交错的精神角落,就终将被遗弃在尘埃里吗?

既然看到这里了,随手点个「在看」吧,告诉自己,每一次再见,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商务联系-
郭明燕|13913037482

微信|njyingxianggmy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