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巫鸿教授荣获2022年度美国大学艺术学会“艺术写作杰出终身成就奖”

 顺其自然h 2022-02-11

设个星标吧朋友们
不然你都接收不到文景的精彩推送了

美国大学艺术学会(College Art Association)于近日公布了2022年度优异奖(Awards for Distinction)获奖名单,艺术史家巫鸿获得“艺术写作杰出终身成就奖”(Distinguished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for Writing on Art ),表彰他大量杰出的作品以不同的视角将中国视觉文化带入学者和一般读者的视野。

图片

美国大学艺术学会logo

授奖词称——

在中美两国接受的训练使得巫鸿的作品将两国文化的观点带到了美学、艺术史和考古学领域。从最早的古代遗迹到当今时代对西方进步叙述矛盾的心理结构的干预,他的论点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从敦煌石窟到重屏再到朱金石的装置艺术“方阵:一立方体宣纸”,他因改变东亚艺术研究和关注图像与被观察的空间之间的关系而收获无数大奖。


总而言之,他的作品探索了许多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复杂转变。他一直对时间的形态非常感兴趣,撰写了大量关于世界时间的专著、论文和展览图录,将中国视觉文化带入不同的焦点。他的作品范围之大如同史诗,其中的探讨辩论可以跨越几个世纪开展,同时关注艺术家和观众的人性。他是一位艺术史学科工作者,是一位诗人学者,从内心知道如何提笔,创作出清晰细腻的散文,为专家和新读者打开了新领域。

CAA的年度奖项每年颁发一次,颁发给在各自领域有所超越,并为整个行业乃至整个世界做出贡献的艺术史学家、作者、策展人、评论家、艺术品修复专家等,旨在表彰视觉艺术领域的杰出成就,同时重申CAA的使命,即鼓励艺术领域最高标准的学术、实践、鉴赏和教学。

图片

巫鸿

巫鸿(Wu Hung),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被遴选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2016年获选为英国牛津大学斯雷特讲座教授,2018年获选为美国大学艺术学会杰出学者,201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梅隆讲座学者,并获得哈佛大学荣誉艺术博士,2022年荣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艺术写作杰出终身成就奖”。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些荣誉的第一人。

巫鸿在文景

图片

《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

[美]巫鸿 著

一场跟随穿衣镜的时空漫游

聚焦关于镜像的视觉想象与艺术创造

图片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美]巫鸿 著

作者最富争议的学术专著,以重新定义的“纪念碑性”探索中国古代艺术的历史逻辑,引发东西方美术史学界的“科索沃战争”(李零语)。


图片

《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

[美]巫鸿 著

从屏风入手,将美术史与物质文化研究联系起来。曲径通幽,构思精巧,令人拍案叫绝。

图片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美]巫鸿 著

废墟主题贯穿古今东西,将书画、建筑、电影、装置艺术等纳入讨论范畴,在全球语境中思考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

图片

《“空间”的美术史

[美]巫鸿 著

美术史家巫鸿多年研究方法的精辟总结,为年轻学子量身定制的美术史“讲习班”。

巫鸿美术史文集

艺术史家巫鸿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一砖一瓦重建古代美术史的结构,让世界看见中国艺术。

图片

卷一《传统革新

[美]巫鸿 著,郑岩 编

图片

卷二《超越大限

[美]巫鸿 著,郑岩 编

图片

卷三《陈规再造

 [美]巫鸿 著,岩 编

图片

卷四《无形之神

[美]巫鸿 著,郑岩 编

记得点击“在看”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