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临街住宅到底买几楼噪音小?

 lxqyizhong 2022-02-11
文章图片1

买过房的朋友都知道,视野、光照、噪音这三个矛盾体一直困扰我们选房,小编通过查阅文献从交通噪音传播原理、绿化带降噪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并通过实测来验证临界住宅楼层与交通噪音的关系,看看哪几层噪音最大?

  • 交通噪音为临街噪音的主要来源

声音是通过波以能量的方式呈球状向周围扩散,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将道路上的车辆理想化为等间距匀速行驶,理想化模型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当车流量大于 300 辆/小时时,噪声等效声级作为线性声源计算;二是车流量较小时,噪声等效声级作为点声源计算。

文章图片2

交通噪音主要受车流量、行驶速度、大型车比例等方面影响:

车流量每增加一倍,交通噪音上升3~5 dB;

机动车速度每增加一倍,车辆的噪声提高6~9 dB;行驶速度≤50Km/h时,交通噪音主要来源于车辆动力;行驶速度≥50Km/h时,交通噪音主要来源于车辆行驶过程轮胎与路面摩擦;

重型货车或中型货车在市区行驶条件下的噪声比轿车大 10~16 dB,大客车在市区行驶条件下的噪声比轿车大15 dB,但目前电动大巴推行,噪音很小;

另外车辆鸣笛(90 dB)也是交通噪音主要来源,但临街干道一般禁止鸣笛。

目前国内车辆保有量很大,典型干道车辆点声源排列成行,交通噪音为线声源向外辐射呈圆柱体状扩散。

  • 临快速路住宅慎选
文章图片3

快速路主车道数量一般为双向 6-10 条,主道路面宽度为 25-40 m。主路两侧设置双向 4 车道辅道,辅道路面宽度约为 8 m。两侧绿化带的宽约为 20 m。

主干道最为常见的道路红线宽度为45 m,双向6车道,路面宽度为21 m。

次干道的道路红线宽度约30 m,双向4车道,路面宽度为15m。

支路的红线宽度为20 m,双向 2-4 车道,路面宽度为 12 m。

文章图片4

《声环境质量标准》住区外环境的昼间 60 dB、夜间 55 dB。根据《健康住宅设计技术要点》住宅室内通常在开窗情况下,室内外差值在 10 dB 左右,所以在开窗的情况下住宅窗外的声级达到 55 dB 左右,才能满足理想的室内环境。

分析得出,快速路段噪声影响最大,其两侧辅道的路肩值达到了74 dB 声压级,约衰减约 50米后才能减少到 70 dB 以下,退后150米后其噪声值仍然在60 dB 以上。所以购买快速路临街住宅需谨慎

主干道较快速路而言,其超过 70 dB 严重影响的区域很小,仅限于路肩两侧约 15 米以内,路肩值约为 71 dB,但是噪声随距离衰减的作用较高,其衰减45米后便减少了约 6 dB至65 dB。

次干道噪声截面分布的与主干道相近,相同位置的声压级别小了约 3 dB。

城市支路因其车流量与车速较小,其噪声影响很小,路肩直径约 65 dB,由于其声能较小,随距离衰减很快,退后约 12 米噪声便可小于 60 dB,所以支路噪声对住区的影响是最小的。

文章图片5

调查显示,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等不同道路临街侧交通噪音在60~65分贝之间,临街侧比背街侧平均高5.6分贝,临街侧比小区内部平均高6.6分贝。

文章图片6

我国出台《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对住宅噪音作出明确要求,室内允许噪声级为(住宅卧室昼间 50 dB(A)、夜间 45 dB(A))。相当于轻声说话的环境,属于安静的声音环境,所以买了临街住宅的朋友也不必担心,一般通过控制临街建筑退距、增加绿化带及道路限速等手段可使临街噪声级满足国标。

  • 临街住宅10~25层噪音最大

绿化带的整体长度、种植密度和宽度、植被种类、搭配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绿化带对噪声的抑制效果。同时包含常绿乔木与灌木的绿化带对噪声的抑制效果较好,绿化带越是靠近道路,对噪声的抑制效果越好。

文章图片7

研究发现,宽 10m 绿化带可降低噪声 20~30%;高度达 10m,宽度达 30m,郁闭度能在 0.6~0.7 之间的绿化带可有效减少噪声 7dB;另外,乔木、灌木、草地相结合的绿地,平均可以降低噪声 8dB,高者可降低噪声 8~12dB。

因此,绿化带可平均降噪至5~10 dB。

文章图片8

量化分析发现,当住宅建筑多退后 15 m 时(退路缘 39 m),各楼层均可衰减至 65 dB 以下。临街建筑楼层越高,其受噪声影响越严重,建筑退距收益越小。当建筑为 11 层时,退路缘 24 m-59 m,其立面平均声压级衰减为 4.5 dB。当建筑为 34 层时,其衰减值为 2.5 dB。

文章图片9

目前主次干道建筑红线普遍在40m以上,沿街绿化带噪音衰减后,经实测,除5楼以下外,从5楼开始,噪音逐渐上升,但随楼层上升,会受到多方向噪音,15~25层噪音最大,30层和5层相差不大,分析结果与模型分析吻合。

综上,从道路噪声产生、传播、衰减的原理层面上对临街噪音进行了理论分析,经过实测验证,临街住宅10~25层噪音最大,但楼层太高容易受多方噪音影响,楼层太低临街私密性较差。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 张鹏. 应对交通噪声的深圳高层住区设计研究. 建筑科学与工程, 2016.(03)

[2] 袁秀湘. 公路绿化林带对交通噪音的衰减效应分析[J]. 公路与汽运,2009(2):114-116.

[3] 丁亚超. 公路交通噪声预测及绿化带对交通噪声衰减的效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