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破撒马尔罕后,蒙古的第一次西征就分为西路和南路了,西路由哲别和速不台统领一直跨过高加索山区,直抵东欧平原击败了库曼人和基辅罗斯。这个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有详细的记录。 南路军则是要对付花剌子模的流亡王子-扎兰丁。 我之所以把扎兰丁放到这个系列的最后,也是因为我很钦佩这位生不逢时的王子... 前文提要: 当蒙古的大军从西辽巴尔科什湖进行集结的时候,扎兰丁就像他的父汗穆罕默德阿拉丁建议主动出击,在敌人形成规模之前一举消灭蒙古。而“阿拉亲选的王子”穆罕默德阿拉丁似乎对自己在花剌子模的堡垒防线更有信心。 扎兰丁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地看见花剌子模零散的兵力和一个个城堡被蒙古大军一一拔除。撒马尔罕大战后,穆罕默德阿拉丁逃亡里海,抑郁而终。扎兰丁正式继位为花剌子模苏丹。 ![]() 蒙古四路大军围攻撒马尔罕 1.抗争开始 扎兰丁和花剌子模残兵转移到旧首都乌尔根奇,这座城市现在在乌兹别克和土库曼的交界处,而中文史书称之为玉龙杰赤。原本玉龙杰赤城高墙厚,且里面还有7万部队和数十万百姓支持扎兰丁,但是守军将领多是钦察人,钦察人不想再臣服扎兰丁,于是发动政变自立,并且不承认扎兰丁的继位权。无奈扎兰丁在亲兵的护送下,南逃至尼萨,在这里昭告天下(就是整个花剌子模),他要起兵反击蒙古。而玉龙杰赤于1220年四月被窝阔台攻破,并屠城,城中除10万匠人被掠东归之外尽数屠灭鸡犬不留。 撒马尔罕之战后,成吉思汗派遣各路部队南下,西往,追寻穆罕默德阿拉丁还有扎兰丁,得知扎兰丁在尼萨起兵的消息后,哲别部马上赶往尼萨,并开始围攻。扎兰丁此时本就没有多少部队,只能弃城逃跑。有阿拉伯史料记载,逃出尼萨城后,哲别派900蒙古起兵追击扎兰丁,但是被扎兰丁的300亲兵击败。 逃出尼萨后,扎兰丁和他的义父铁木尔马里克汇合了,这位马里克也是抗击蒙古的英雄,他在苦盏力战哲别大军,虽最终战败深受哲别钦佩,他是今天塔吉克斯坦的民族英雄。在马里克的建议下,扎兰丁率部奔向坎大哈(就是今天阿富汗的那个坎大哈)。 ![]() 扎兰丁逃跑路线 此时坎大哈正被蒙古大军围攻,而部队主帅则是成吉思汗最小的儿子托雷。这是扎兰丁和托雷的第一次交锋。 蒙古人没有记载战场的习惯,原因是蒙古人不想让外人知道自己的战术。但是这场战役被波斯人记录了下来。 “托雷带来的部队已经开始围攻坎大哈,但是由于没有携带攻城武器所以久攻不下,托雷派部队围住整个城市,准备逼迫城中守军投降并向城中传话如果不投降破城之后屠城。 扎兰丁引兵赶来,但是并没有直接攻击托雷,因为他没有太多的战马…扎兰丁占据城外高地,他的士兵席地而坐,弓箭就放在身体前方。 托雷看见了扎兰丁的挑衅,于是调整部队赶到高地之下,他命令弓箭手攻击苏丹扎拉丁,但从低地向高地射箭距离不够,于是托雷命令轻骑兵前进。正在此时扎兰丁命令他的士兵起身射击,箭如雨一般落到蒙古人身上。托雷大怒命令重骑兵冲锋,但是战马上坡困难再加上遭遇退下来的蒙古轻骑兵,蒙古乱做一团。 此时坎大哈城中守军看到蒙古部队受挫,也开城迎战” 就这样扎拉丁第一次小胜蒙古军队。 有这个记述可见,扎兰丁此时的部队并没有太多的骑兵,他是靠着智慧赢得战役的。不过托雷在此之前并没有太多战场经验,成吉思汗调他来中亚也是为了历练他的。此次战役的战术应用被英国人仔细揣摩,并应用到了几百年后的英法战争中(科雷西会战,英国长弓手大破法国重骑兵). ![]() 托雷和他的王妃 2.大胜蒙古 解救坎大哈后,扎拉丁没有停下脚步,因为坎大哈的士兵太少了没办法为他补充部队,于是他马不停蹄地北上到达加兹尼,中亚的城市都被蒙古大军洗劫了,而伊朗的呼罗珊地区伊朗人本就不喜欢他们,所以扎兰丁一直在阿富汗山区寻找支援。在加兹尼扎兰丁聚集了6万部众,这些人是原来花剌子模各个城市被打残的部队,还有当地效忠于花拉子模的部落。 ![]() 扎拉丁逃遁路线 之后扎兰丁北上驱赶了八鲁湾川(现在的喀布尔)的蒙古守军,成功收复八鲁湾川。其实此时蒙古正在派小股部队在花赖子模各地掠夺骚扰,所以八鲁湾川的蒙古守军本来就不多。不过成吉思汗听闻扎兰丁引兵北上,勃然大怒,他之所以派小股部队到各地搜索找的就是扎兰丁。毕竟现在老苏丹死了,能带领花剌子模反抗的之后他。所以这次成吉思航亲派大将失吉忽秃忽率3万人前往擒拿扎兰丁。 “失吉忽秃忽率自幼随成吉思汗作战,英勇无比。蒙古帝国家里后掌管掌刑罚词讼及民户分封诸事,封千户侯。主要功绩是南下对金国的作战。灭金国后主持中原政务。有传闻蒙古秘史是他写的” 由于蒙古进军花剌子模进程过于顺利,失吉忽秃忽对这次擒拿扎兰丁的任务有些掉以轻心,他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走进了扎兰丁为他精心选择的战场。 阿富汗本就是山区,扎兰丁在一个峡谷地区迎战蒙古大军,这种地形很不利于蒙古的骑兵作战。因为两边的陡坡战马根本上不去,留给蒙古大军的似乎只剩下纵向的一条冲锋路线。而狭窄的峡谷地区布满乱石,那种来回反复冲锋放风筝的打法在这里也很难实施,战马可能会被乱石绊倒,造成大面积踩踏。 ![]() 阿拉伯史料记载,八鲁湾川大战持续了三天。 第一天,扎兰丁首先发动进攻,他的右翼向前逼近蒙古左翼。扎兰丁的右翼是步弓部队,而蒙古则是骑射手。单纯按照精准性来说,步弓手的命中率是高于骑射手的,并且在这个地形,蒙古的骑兵还丧失了机动性。一天之后蒙古大军左翼近乎全军覆没,蒙古右翼和中军不敢救援。因为稍有移动对面的扎拉丁就会压过来。 ![]() 由于左翼尽失,失吉忽秃忽只能从后备部队调部队补上左翼缺口。 ![]() 第二天,失吉忽秃忽想扳回一城,因此主动进攻。他也派出了自己的右翼,为了迷惑扎兰丁,他让自己的士兵给在最前冲锋的战马上扎上了草人,用来吸引敌方的弓箭射击。对面的扎兰丁并不上当,他命令自己的左翼抛物线射击蒙古后面的骑兵。一天大战蒙古和扎兰丁互有损失,但蒙古并没有冲破扎兰丁的防线。 ![]() 第三日,蒙古人决定一举歼灭扎兰丁,成吉思汗为支援失吉忽秃忽派来的援兵,眼见援兵正慢慢地增援到峡谷,扎兰丁下令冲锋,他的怕短衣军事现在援兵还没有集结完成,对方阵型不整,如果等到对方集结完成想自己发起冲锋,即便有地理优势,蒙古也可以靠人数把自己击退。而一旦退出峡谷到开阔的地方自己则毫无胜算。 ![]() 扎兰丁命令自己的所有部队下马变成步兵,以铁桶阵型向前,弓箭手在后边持续射击。蒙古的失吉忽秃忽还在指挥援军入阵没想到扎兰丁杀了过来,缺乏指挥的蒙古部队在短暂的抵抗后就被击溃了。扎兰丁看到蒙古大军溃退,命令自己的士兵上马变成骑兵,追击蒙古人。 ![]() 八鲁湾川大战是开战以来,花剌子模第一次在正面战场战胜蒙古人,扎兰丁一时声望大振。花剌子模各地已经沦陷的城市在收到消息后大受鼓舞,一时纷纷揭竿而起,蒙古一时陷入了四处救火的境地(这有一点向抗日时期的日军在华北的境地)。 有一些昏头的扎兰丁还给成吉思汗写了一封信: “你告诉我,我们在哪里决战,我马上就骑马过去” 3.大汗亲征 面对这种情况成吉思汗的做法是: 1. 派大将耶律阿海率兵到各个反抗的城市再次剿灭花剌子模(耶律阿海花了整整2年时间) 2. 成吉思汗亲率20万大军南下解决扎兰丁,从源头上征服花剌子模。 听闻成吉思汗亲征的消息,扎兰丁方内部产生了分歧,他们目前一共只有5万人和蒙古军队是他们的四倍。当地的部落首领和扎兰丁发生了争吵,因为扎兰丁是可以逃跑的,而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蒙古人不会放过他们的,他们也无处可逃。无奈扎兰丁失去了一半的部队,阿富汗的部落决定投降蒙古。 扎拉丁决定继续南下,并在南下的过程中击败了蒙古大军的先头部队,由托雷率领。这是扎拉丁第二次击败托雷了。 ![]() 扎兰丁逃遁路线 扎兰丁退兵到印度河沿岸,对面是德里苏丹国。 扎兰丁依然运用了智慧精心选择了对战的地点,背靠印度河,左边是山地。他这么选是为了只留正面迎击敌人。我不知道此时扎兰丁的心理是怎样的因为在我看来,这个是一个死地,毕竟蒙古大军的部队数量比自己多很多,他可能想背水一战,也可能他的目的就是拖延蒙古进攻,自己尽快逃到印度去。 ![]() 在成吉思汗的指挥下,蒙古部队很快完成集结。面对数倍与自己的敌军扎兰丁反倒主动进攻。被逼入死地的扎兰丁部队爆发出了巨大的力量,蒙古部队几乎被击退了。 ![]() 眼看敌军士气正盛,成吉思汗做出了战术调整,他命令右翼1万人迂回作战,这也是蒙古人擅长的战法,越过山区绕道扎兰丁的后方。凭借着数量优势,蒙古人对于扎拉丁完成了合围。从这一刻起扎兰丁就不可能赢得战役的胜利了 ![]() 扎兰丁部队且战且退。蒙古大汗成吉思汗下令活捉扎兰丁,所以蒙古的大部队也不敢下死手。眼看己方部队要被消灭,扎兰丁的亲兵700人誓死护送站拉丁到印度河岸边。 ![]() 史书记载扎兰丁骑马跃下10几米高的悬崖,然后只身游过印度河到达对岸。我觉得这个记述有一些夸张,不过成吉思汗看到扎兰丁的英勇后的确称赞道: “为父者须有子若此” 后记: 成吉思汗没有命令部队跨过印度河,相传汉臣耶律楚才在印度河中看到一野兽,口中喊道“当归”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蒙古的回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付中原的金国和西夏。还有成吉思汗需要和征服东欧回来的术赤,速不台(哲别在东归途中病死了)一起解决一下帝国继承人的问题。 扎兰丁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他之后在印度,伊朗和格鲁吉亚还活跃着,直到再次被蒙古军队击败。他虽然最终也没能复国,不过他的出现阻止了蒙古入侵小亚细亚10年,他被称为那个时代唯一的男儿! ![]() 之后我们会继续蒙古第二次西征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