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中药验方专治: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 半夏泻心汤加减(仅供参考): 药物组成: 半夏12g、黄芩6g、干姜5g、太子参12g、黄连3g、广木香10g、厚朴6g、砂仁3g、蒲公英12g、廿草6g。 随症加减: 气虚者加黄芪、白术;阴虚者加生地黄、石斛、去半夏、干姜;虚寒者加良姜、肉桂、去黄芩、黄连;气滞者加枳实、延胡索、川楝子;便秘者加大黄、麻子仁;热重者加石膏、知母;血瘀者加丹参、王不留行;有溃疡或出血、泛酸者加日及、海螵蛸、赤石脂。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7日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2~3日,最短2个疗程,最长5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坚持每月服药3剂,连服3个月。 功效主治: 和胃降逆,开结散痞。 临床运用:246例患者 浅表性胃炎136例,糜烂性胃炎68例,萎缩性胃炎4例,肥厚性胃炎4例,十二指肠炎28例,残胃炎6例,并发胃溃疡24例,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11例。 经治疗统计,痊愈106例,显效76例,好转5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94.71%。 用药经验: 慢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笔者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生活无规律,或情志不遂导致气机不畅,损伤脾胃,引起脾胃气虚、胃失和降。 脾失健运,日久人里化热,与食、水痰相合而成虚实夹杂、寒热互见之症。 半夏泻心汤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所注《伤寒论》,具有和胃降逆、开结散痞的功效,是一张治疗脾胃病的名方。 方中加广木香、砂仁、枳实、厚朴增加行气解郁、和胃降逆的作用,加蒲公英、石膏清胃热而无苦寒之弊。 全方辛开苦降,寒热并治,补中和气,使邪去痞消正复,脾气得升,胃气得降,诸症悉平。 因慢性胃炎复发率较高,脾胃功能的恢复尚需时日,因此在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恢复正常后,还应注意饮食、生活调节和情志调摄,并坚持每月服药3剂,连服3个月,巩固疗效。 参考资料:李秀莲.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246例.齐鲁药事,2004;23(9):57. |
|
来自: 新用户1177yVdZ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