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梵蒂冈城建国:2月11日】

 笑说故事 2022-02-11


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意大利王国乘拿破仑三世调回驻罗马的法国军队之机,出兵攻击了当时依附于法国的教皇国,占领了罗马城,时任教宗庇护九世被困于梵蒂冈,教皇国形同灭亡。面对这种情况,此后的历任教宗均不愿屈服,将自己的活动范围限缩于梵蒂冈宫,被称为“梵蒂冈之囚”,教会圣座与意大利之间的对峙,就这样延续了49年之久。
为解决此争端,自1926年起,当时的意大利总理贝尼托·墨索里尼代表意大利政府,与圣座代表、时任教廷国务卿伯多禄·加斯帕里就解决罗马问题进行协商,最后达成三项协定:承认圣座在梵蒂冈城的完整主权的政治条约,由此建立主权独立的国家;规范天主教会与天主教信仰在意大利国家之地位的条约;同意作为最终解决赔偿圣座领土与财产损失的金融公约(意大利王国政府支付7亿5千万里拉现款和10亿里拉有价证券,年息百分之五,作为教皇国结束后对教廷损失的补偿;)。该协定于1929211日在罗马拉特兰宫正式签署,成为该条约名称的缘由。拉特兰条约签订后,教皇国正式解体,由新建立的梵蒂冈城国取代,梵蒂冈也成为全球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211日也成为梵蒂冈城国的国庆纪念日。
看到梵蒂冈城国最著名建筑圣彼得广场的设计者贝尼尼的《圣彼得广场和教皇寓言》,好像感觉天使会为人间带来福音,但真实的情况是福兮祸所伏,历史学家胡贝特·沃尔夫曾经来评价《拉特兰条约》就是:教皇签下了与恶魔的契约。
随着拉特兰条约的签订,墨索里尼利用条约为自己的法西斯政党与教会塑造了共同的利益目标:合作赢得意大利人民的支持,反对当时的主要政党意大利社会党,也就是意大利劳工党派。也正是借助教会的支持,法西斯政党最终取得意大利政府的权力。
当时的教会为了反击社会主义思潮中对否定宗教的理论,宣扬俄国革命领导人基本上都是犹太人,而不是真正的“俄国人”,并斥责犹太人是一股邪恶的力量,在全欧洲推动着一场反基督的阴谋。这种论调被德国纳粹党加以修改和利用,为自己的反犹和屠杀行径提供了核心的理论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