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众部门齐发力,推销电话、短信要凉了

 得一策APP 2022-02-11

618是电商购物节,更是部分网民饱受电话骚扰和垃圾短信轰炸的日子。

临近618购物节,电商平台向消费者不定时发送垃圾短信,甚至有商家不分白天黑夜的打电话骚扰。他们并不是关心消费者,他们就是想通过垃圾轰炸,掏光消费者口袋的最后一分钱。

作为消费者,你的期待被消耗了,你的时间被浪费了,短信依然不减少地发来,骚扰电话很热情地涌进来。你给手机安装了很多款安全软件、设置了复杂的密码,仍然阻止不了被侵扰。

以上,是2021年之前的618前后的情况。今年的618,你是不是已经感受到了欣喜的变化。

2021年6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召开行政指导会,警示电商平台企业规范营销短信发送行为,强化行业自律。

信息通信管理局指出,部分电商平台企业未充分核实注册用户意愿,“默认”用户同意,擅自发送“618”商业营销短信,引发相关用户投诉,违反《民法典》《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侵害用户合法权益。

信息通信管理局指导会在前,人民法院紧随其后发出“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以电话短信等侵扰他人”的消息,全国各地公检法等单位纷纷转发。形势一片大好。

1
电话、短信骚扰有多严重


根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2020年度手机安全状况报告》,2020年全年,360手机卫士共为全国用户识别和拦截各类骚扰电话约224.3亿次,平均每天识别和拦截骚扰电话约0.6亿次。拦截各类垃圾短信约177.3亿条,同比2019年(95.3亿条)上升了86.1%,平均每日拦截垃圾短信约4845.3万条。

从骚扰电话拦截类型来看,骚扰电话以67.9%的比例高居首位;其次为广告推销(19.5%)、房产中介(6.5%)、疑似欺诈(4.8%)、保险理财(0.7%)、响一声(0.3%)与招聘猎头(0.3%)。

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就像可以一年四季存在的蚊子,虽然大部分时候不能对你造成致命伤,但你会被它搞的心神不宁疲惫不堪,或者偶尔让你感染疟疾,体验生命的痛楚。

2
电信骚扰侵犯了我们哪些权利


罗马法谚云:“人民之安宁乃最高之法律”。

所谓生活安宁,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维持安稳宁静的私生活状态,并排除他人对其不法侵扰的权利。

私人生活安宁具体包括:

一、住所、居所或者其他个人空间的安宁,免受物理性的侵入;禁止私闯民宅、擅自进入他人的办公室、汽车内等;禁止用高倍望远镜或安装监控探头,非法偷录、偷拍他人的私人空间。

二、正常生活的安宁,包括禁止尾随、跟踪他人,禁止偷窥、偷听、偷录和偷拍他人具有隐私性质的谈话、对话和活动,并因此使他人的安宁生活遭受妨害。禁止采用电话、短信骚扰他人,以致妨害他人的生活安宁。安宁包含个人生活的安宁和家庭安宁等。

三、通讯自由。此处所说的通讯不同于通信,它不仅包括个人通信的信件不受他人非法拆阅,还包括个人通讯不受他人非法打扰。例如,禁止非法拦截、窃听、屏蔽、侵扰他人正常的通讯,禁止非法侵入他人的邮箱、收集他人的信息等。

私人生活安宁是个人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为了我们美好幸福的生活,一定要维护我们的安宁权不受侵扰。

3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以电话短信等侵扰他人


《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根据以上《民法典》的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以电话短信等侵扰他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第四十三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住宅、交通工具等发送广告,也不得以电子信息方式向其发送广告。

以电子信息方式发送广告的,应当明示发送者的真实身份和联系方式,并向接收者提供拒绝继续接收的方式。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发送广告的,由有关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广告主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第十八条  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信息内容提供者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用户同意后又明确表示拒绝接收商业性短信息的,应当停止向其发送。

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信息内容提供者请求用户同意接收商业性短信息的,应当说明拟发送商业性短信息的类型、频次和期限等信息。用户未回复的,视为不同意接收。用户明确拒绝或者未回复的,不得再次向其发送内容相同或者相似的短信息。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对通过其电信网发送端口类商业性短信息的,应当保证有关用户已经同意或者请求接收有关短信息。

第二十六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以下简称举报中心)受理短信息服务举报。

第二十七条  用户认为其受到商业性短信息侵扰或者收到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禁止性内容的短信息的,可以向短信息服务提供者投诉或者向举报中心举报。

举报中心受理用户举报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转送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处理。发现存在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报告国家有关部门处理。

短信息服务提供者收到用户投诉或者举报中心转办的举报,经核实后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并在15个工作日内向投诉方或举报中心反馈处置结果。

第三十四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短信息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第七条至第十二条、第十五条、第十八条至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七条第三款规定的,由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向社会公告。

短信息内容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第十八条至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予以处罚。

电商平台或商家向消费者打电话或者发信息骚扰的,我们可以拨打12321投诉,也可向法院起诉。

4
彻底让电话、短信骚扰销声匿迹


2018年7月起,工信部等13部门印发《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在全国开展为期一年半的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随后2019年5月,工信部针对垃圾信息严重扰民问题,集中约谈20家呼叫中心企业和10家移动转售企业;同年11月,再次约谈18家移动转售企业。进入2020年后,为保护用户合法权益,继续加大对骚扰电话的整治力度。

2020年6月,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呼叫中心业务管理的通知》,部署进一步加大对骚扰电话的整治力度,从严规范呼叫中心企业经营行为,杜绝相关骚扰电话扰民问题。

2020年8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发布《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

政府部门为了我们的幸福美好的生活在行动,我们也不能躺平等待输血。

作为消费者,我们也要雄起,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

①微信群里的、亲戚朋友转发的链接不要随意点开,各种投票啥的也就不要参加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