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寥寥20字的小作品,获全国书法展最高奖,让人信服吗?

 文山书院 2022-02-11

在全国首届小品书法作品展上,安徽书法家吴亚非凭借一幅草书作品,获得展览的最高奖。吴亚非此作寥寥20字,虽为小品,却有大幅气势,可谓小中见大的精品。

吴亚非首届小品书法展获奖作品

01小品之作,值得玩味

小品书法多以小楷及行书来创作,用草书,尤其是大草来表达其通脱的气势,幅式太小,会受到一定限制。然吴亚非似乎并未被形式所拘囿,咫尺间亦见其潇洒奔放的用笔、欹侧跌宕的结字与开合有度的章法。使人见之顿生“无意于佳乃佳”之感。

吴亚非书法

近年来,各地陆续举办了多次小品书法展。在当代,伴随着展览机制的发展,“假”“大”“空”的弊病愈演愈烈,“小品书法”便应运而出。“小品书法”作为新时期书法的产物,实际上是对当代展览机制弊端的一种修复。正是由于“小品书法”的这种特性,也决定了小品书法具有不同于大尺幅书法创作的内在要求。

吴亚非此作书写的内容为白居易《续座右铭》,作品由草书正文、小楷落款和印章三个单元组成,形式简约,无过分拼贴之弊,正契合了“小品书法”着重人文性灵而不务浮华的特性。正文中跌宕起伏、连绵不绝的草书与相对工整的小楷落款形成了节奏上的变化,首尾两处缀以鲜红色的印章更提点了作品的精神。

吴亚非书法

此作毫无当今创作装饰之习气,美观自然,作者甚为自信,简洁明快——创作当如此。初读让人心绪摇曳,几分兴奋,但久读就渐渐退去了滋味,像是一壶泡了多次已经变得很寡淡的茶。因为线条虽然潇洒风流,但稍显薄弱,没有内在的深厚含蕴,也就只是皮表在起作用。

委婉飞动之作只是写出了草书的一个外在层次,即形美,少年意气雪月风花。但是人们还要进一步品味,不会只停留在外表,而此时,作品却不能再满足人们深入的审美要求了。

吴亚非书法

02吴亚非作品中的缺陷

当然,此作品也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比如以下几点:

首先,用笔时有轻滑之处。《书谱》云“留不常迟,遣不恒疾”,说明在行草书创作中,恰当的用笔速度和节奏是很重要的。在该作品中,第1行“始”字的第二笔,线条扁薄,从而使作品运笔中缺少些迟留、顾盼之态。

吴亚非书法

其次,牵丝引带时有生硬和少变化的问题。在“如此”部位为了营造“高潮”感,两字之间长长的牵丝引带既显得拉扯生硬又疲软乏力,左右并行的“千里”、“起微”、“如此”之间的牵丝引带笔势方向过于统一而少变化。

尤其是“千里”、“起微”的牵丝引带不仅角度相类,而且粗细也过于雷同而乏味。实际上,行草书创作不或少牵丝引带而能纵横狼藉那才叫真正的高明。

吴亚非书法

第三,所谓“小品书法”,或记风雅趣事,或抄录古诗词,或窃窃私语,或表情达性。总之,“小品书法”重在一个味道、一种人文气息。而吴亚非这件作品却寥寥20字,又以大草为之,笔法章法都以奔放为主调,与“小品书法”的特性不太吻合,吴亚非先生的这种风格样式如果写大幅作品或者长卷或许会更为精彩。

03结语

吴亚非书法

吴亚非的书法,无疑是很有才气的。但是粗一看,以为是李双阳所写。吴亚非的这幅作品让人觉得他的学习指向很有问题,古人不学,学今人李双阳。不仅草书像,题款的楷书也很像。当今不少人走捷径就是如此,学古人如隔空寻宝,着实太艰难,找个同时代的人来学,学起来就快了。这样的学习有没有意义,能走多久,先要打个问号。

吴亚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