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之十二 (二)畅游邯郸(上)

 新用户07932792 2022-02-11

文 原创  图  部分来自网络,在此致谢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注:为了记录我与邯郸,把游览邯郸也作为该系列的一篇。如果您觉得与“过年”不搭,请忽略不看。

“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之十二

(二)畅游邯郸(上)

邯郸是颇有名气的历史文化名城,战国时期作为赵国的首都长达158年之久,最早关于邯郸的记载可追溯到10000余年。邯郸还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都,与那儿有关的成语多达3000余条,负荆请罪、完璧归赵、邯郸学步、黄粱美梦等都出于此。去过无数次邯郸,虽然多是来去匆匆,也游览过不少游览景点。

武灵丛台上看邯郸

丛台公园

丛台公园位于邯郸市中心的中华大街上,与展览馆、少年宫和新世纪相距都不远,周边还有第一医院、第一中学原址,跟很多城市的老城区一样,都是“第一”的集聚区。相传武灵丛台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时期,因许多亭台楼阁相连成片而得名,是武灵王当年观看歌舞、检阅兵马之地丛台历经数千年风霜雪雨,几经修缮,如今日益扩展、完善,成为邯郸人民观光游园、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我们一家人在丛台

从位于中华街上的东门进入丛台, 就走进了一座造型别致的大型园林。沿顺时针方向游园,首先经过的是一条绿树掩映的通道,邯郸市的特色行道树——法桐枝叶交互丛生,浓荫遮天蔽日把满目绿色一份清爽带给休憩游玩的人们。依次走过长廓、假山、花圃、荷塘,一路景色似一幅徐徐铺展开来的山水画卷,把美不胜收的亭台楼榭、湖光山色一一展示在眼前,可谓一步一层景一层胜一层。

沿丛台湖漫步,湖水波光粼粼,岸边杨柳依依,湖中有六角亭名望诸榭,据说是为了纪念政治家、军事家乐毅而修建的。逛七贤祠,了解赵国“七君子”的动人事迹;登武灵台,俯瞰古都今非昔比的巨大变化。只可惜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遮挡了视线即便登高望远,也很难看到传说中的巍巍太行山了

我第一次去丛台公园,大约七八岁,是父亲带我去的,但已无任何印象。关于丛台公园最早的记忆,是1986年那会儿,当时我在邯郸市的武安市毕业实习,带着中专同学到邯郸玩。在武灵丛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拍了一张照片。那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的影像还清晰地留在脑海,却一转眼过去了30多年。前年重游丛台,我在相同的位置、以相同的姿势又拍了一张照片,回来对比了一下,人是丑且老得惨不忍睹了,但景色却是越来越美了,所以从心里为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而自豪。

1986年我在丛台留影

赵王城遗址公园

最近几年开发的赵王城遗址公园位于邯郸城区西南,正门在南环路上,刚对游人开放那年我回去,专程带我游览过。公园总占地面积500多万平方米,整体呈“品”字形布局,是以赵王城遗址为依托,以展示赵文化为主线,以绿色生态为基础,集文物保护、生态建设、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遗址公园,也是邯郸近年环境治理、旅游立市的大手笔。听说公园开放几年来接待过很多国内外其中不乏大型的国外旅游团,看来邯郸作为古都,发掘历史遗迹,整合旅游资源这条路如果走好了,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赵王城遗址公园很大,都转过来要不少时间,我们走马观花,只看了精华部分其中的赵王城遗址展馆坐落在公园的主轴线中间,是一座宏伟的梯状土台式建筑,外观古朴、刚毅,透着一种历史的沧桑;南门与展馆之间,是一158米的历史长卷,意寓邯郸作为赵国国都的158年。长卷按竹简形状由花岗岩组成,分别镌刻着古赵国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成语典故。

赵王城遗址展馆

一路走来,有牡丹园、月季园、果树园、烽火台及各种造型的园林小景,虽然因为新栽种的花草树木还没能浓荫如盖,但那满园的绿树繁花还是给邯郸这个以煤炭和钢铁为主的工业城市带来盎然生机和满目清爽。如今几年过去了,赵王城遗址公园一定更有看头了,等再去邯郸我一定要故地重游,更详尽地领略遗址公园的美和内涵。(待续)

   烽火台

    158米长卷

我和婷

赵王城遗址公园小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