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达香║ ​从“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说开去

 梅州文学网 2022-02-11

  我的一位大舅佬甘展南,八年前对我说:阿达,现在日子过得是否好到头了?农民不交公余粮,不耕田还领国家补助;猪肉鸡腿都不吃了,这是不是搏梦呀?

  是呀,正如书上说“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如今我们祖宗八代都是种田人,也不用耕作田地,吃饱穿俏衣食无忧了。

  回想半世纪前的1967年,在牛界溪深窩坜开荒种木薯,把荆蓬烧开后一块块用石头砌得整齐的輋地展露眼前,爸爸知道我感到困惑,悄悄地说,这都不知哪个朝代的先人搞的了,以前传说,开荒到山顶就要改朝换代了。那年代说这个话是要被打成反革命的。何况我家父做过前朝的“保甲”长,话可不敢乱说。

  果然过了十年1976年,分田到户,中国老百姓生活一年好过一年,别说再不用刀耕火种去开荒了,就连塅上的大坵嫲都没有耕种啦。真是地覆天翻,换了人间。

  如今是:

  家家户户建高楼

  小车开到家门口

  吃香的喝辣的

  看到鸡鸭鹅肉愁

  绫罗绸缎到处丢

  城乡差距很少有

  河里不见塑料袋

  猪栏粪缸已拆除

  绕村处处通大道

  欢声笑语满村头

  物质文明有了,精神文明显得更加重要。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就需要相应的东西配套。正所谓“饭饱思乐"。

  打牌小赌怡情打发时光,吃吃喝喝,既搞坏了肠胃又把身体变坏了,最重要的是,留守儿童管教不好,影响极坏!幼小的心里看到的是,满街人在打牌,田园荒废长滿野草,难道这就是我们人类的生活?这就是我们读书长大之后的目标?!

  该醒来了,把乡村的文化、文艺、体育和活动场地赶快建设好,给老人生活带来欢笑,给儿童把科学园地和美术文体馆打造,绿水才有未来,明天才会更美好。

图文无关,文章配图来源:拍摄作者 授权发布。

编辑:柳馨梦;校对:夏鸥

策划:阿帆;责编:黄健峰;

投稿邮箱:790417844@qq.com

延伸阅读

李达香 ‖ 今天“爱妻日"(打油诗)

山歌对唱 ‖ 绿水好风光(作者:李达香、吴家威等)

李达香║我家有棵大榕树(随笔)

李达香║"霸王别姬”(随笔)

作者简介

李达香,在部队搞文艺搞创作,退伍后在公社曾经是广播站、文化站、电影队的文化传播人。长居住深圳,业余爱好喜欢创作散文、诗歌和客家山歌。现任绿水村爱心仁士基金会会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