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真正的孝敬父母,不只是能赡养他们,还需要做到这一点
2022-02-11 | 阅:  转:  |  分享 
  
真正的孝敬父母,不只是能赡养他们,还需要做到这一点之前看到一篇新闻:一位孤寡老人在家做好了饭菜,满心欢喜的等待儿女回家,可儿女回家之后,也依
然忙着自己的事业。老人好心劝儿女吃饭,却换来了儿女的冷漠和一句“多管闲事”。结果饭后没多久,当儿女离开之时,这位老人便从七楼跳下自
杀了。看到这篇新闻的时候,我的内心是五味杂陈的,有对这对儿女的不满,有对逝去老人的痛惜,但更多的却是疑惑。人们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对于孝敬父母、常回家看看父母这种小事,都那么不耐烦了。谈及“孝敬”,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自己作为儿女,给父母提供有保障的生活,在物
质上没有亏欠就已经仁至义尽了,就已经尽到了儿女的职责。可孝敬父母,真的只要提供物质保障就行了吗?对于这种“物质赡养”的现象,知名国
学大师南怀瑾南老先生是一直痛批的。南师就曾说过:“孝敬父母不是做做表面功夫,你买车、买房,在桌上丢几百块钱,这是孝敬吗?这是你的本
分,不是真孝顺。真正的孝敬来自你对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01仅能养活父母,不是真孝现实中很多人都认为,能够满足父母衣食
住行的日常需求,这就已经做到孝顺了。而对此,南师却将这些视作是最低层次的孝。南师说道:“人的孝顺如果只是单纯地让父母吃饱活着,那么
说难听点,这和喂养牲畜没什么区别。作为子女,当父母年老之际,照顾父母是理所应当之事。若你把这些你本该承担的义务当成了孝道,这就不是
真孝。”其实,父母所要求的东西并不多,他们要的不是儿女在财富物质上的给予,而是精神上的慰藉和陪伴。他们最需要子女能够坐下来听他们唠
叨家常。真正的孝敬到底是什么?是爱的落实,是陪伴,更是发自内心的关爱。单纯的“赡养”父母,只不过是在完成一件自己的任务,不能算是真
正的孝敬。钱买不来亲情,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当真的失去父母时,想要陪伴,已经为时已晚。因此,作为儿女一定要
明白,千万别等到父母离我们而去之时,再来后悔自己当初的不作为,不懂事。学会珍惜当下,有时间就多回家看看,陪陪父母,让父母享受天伦之
乐。02内心的色难:内心要敬南师曾说道:“真正做到孝敬父母,要做到两点‘色难’,即内心的色难和外在的色难。”先说内心的“色难”。南
师说过:“内心要做到对父母敬重,没有烦躁难耐的心理。”生活中很多人都只停留在了“孝”字上,觉得赡养父母就是行孝了。却不知道“孝敬”
中,最重要的其实是个“敬”。“敬”是指发自内心的情感,赡养父母不是很难,提供吃穿住行就可以。真正难做的,是能不能始终对自己的父母,
保有恭敬之心。只有发自内心的敬,才能持久地奉养老人,而不会把孝当作一种负担,也不会有丝毫不耐烦的心理。过去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很多人
,刚开始十分孝顺父母,可到后面却将父母当成了生活的累赘,觉得父母拖累了自己的家庭,阻碍了自己的发展。所以早期“功夫”他们做得很好,
人人都称赞对方是个大孝子。结果到后面呢,就开始着急忙慌地将父母送往养老院,平日里也很少去探望父母,对父母之事漠不关心。为什么前后会
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就是因为内心缺乏对父母的恭敬之心。真正孝敬父母的子女,不仅是要能在“孝行”上下功夫,更是要在“敬重心”上下“死功
夫”。过去人们所倡导的孝礼是“有事,小辈效劳;酒食,长者先用”,这些条条框框的礼仪规范,其实只是表面的敬爱。若要长久遵奉孝道,自是
离不开内心恭敬的维系。只有自己对父母的敬重充溢于心,才能在眉宇之间、言行之中表现出真正的孝。这样的“孝道”才是真正受世人崇尚,也是
每个人都必须身体力行的标杆。03外在的色难:态度要好内在的色难明白了,那么外在的色难是什么呢?南师说过:“外在的色难就是指,子女对
待父母的言行态度,孝敬父母不仅难在要有一颗恭敬的心,同样也难在没有一个谦和的态度。倘若做子女对待父母不够和颜悦色,而是疾言厉气以待
,那么这种表现也算是脱离了尽孝道的范畴,是需要及时遏制的陋习。”南师所说的现象一般都发生在年轻人身上。不可否认,作为子女,和父母之
间难免会产生一些代沟。就拿我的朋友来说明——事业有成的他,却一直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婚姻大事,他的父亲也是为他着急,甚至几次给他安排相
亲,都被他推掉了。后来或许也是工作上有了压力,父亲的唠叨让他越来越烦躁。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对父亲的态度也是越来越不耐烦,甚至有
时候还会和父亲发生言语冲突。从那以后,父子之间的每一次见面都会闹得很不愉快。虽然朋友有心缓解,这种尴尬的气氛,但碍于颜面问题,抱歉
的话总是难以启齿。直到有一次我们在一块聚餐,得知了他的事情之后,我就奉劝他:“作为晚辈,我无法去评判你父亲所作所为的好坏。但是作为
朋友,我希望你能够主动去和你父亲求和。”我告诉朋友,人一定要心怀感恩之情,要多想想长辈们的用心良苦。父母永远不会害自己的孩子,所以
身为子女,也要学会从内心深处去学会体谅,让父母感到欣慰。你怎样对父母,那么日后你有子女了,他们便会怎样对你。生活中,很多人与父母之
间,因为在思想上存在差异,价值观念的不一致,种种问题也成为家庭矛盾激发的诱因所在。而在面对这些问题和矛盾时,子女的态度很是重要。作
为子女,如果总是给父母最难看的脸色。言行举止上都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那么你的无心之举,或许就会让父母心寒,让彼此之间的关系越发
冷凝。反之,如果我们对父母的意见能够合理斟酌,对父母的言论能够洗耳恭听,敬重他们,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那么这才是真正的孝顺父母。所
以说,真正想要孝敬父母,敬重心不可无,谦和的态度更是要时刻保持。每一段完美的亲子关系,都需要仰仗子女的态度来做链接。毕竟父母才是我
们的根,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再来悔不当初,那才是子女最大的失败和悲哀。“孝道”自古以来就是国人遵奉的道德
标杆。正所谓:“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在此也奉劝那些生活中经常忤逆父母的朋友,要早日迷途知返。须知“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此生只剩归途。”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日子,一旦错过就不可能再有。别让父母伤心,也别给自己留有遗憾。
献花(0)
+1
(本文系壬凯远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