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葡萄的老王,云淡风轻,刺头变工头

 一起葡萄 2022-02-12

王老五,人称隔壁老王,身材匀称,言谈儒雅,自己有两家几百人的企业,座驾是低调的辉腾朋友都觉得他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老王相中一块地,有1000多亩,他想办齐相关手续建厂或者做他用,可国家收紧土地政策后,眼瞅着无法转工业用地了,老王决定先种葡萄,慢慢建自己的酒庄和葡萄酒厂。

老王并不缺资金,为了资源整合还是有两位朋友入股建了一个葡萄园。最初种的是400亩阳光玫瑰和200亩夏黑,还有600多亩地正在轰轰烈烈的建大棚和其他基础设施,老王打算把这600亩做葡萄大观园,种最好最全的品种,也顺着地势建一些观光项目,为此,老王请了大专家和专业的设计团队,还找了当地的老把式李有才,对于资深农业人来,这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似曾相识,这个隔壁老王的故事由此开始... ...

李有才种夏黑十里八村很有名,人也很厚道,地被村里统一流转了给老王,有才在园子里干得并不开心,他原来6亩夏黑每年有10+的收入,流转给老王后只得到补偿金和每年6000的地租,尽管打工也有工资,他还是不喜欢听人吆喝,特别是工头安排的活儿不对的时候他经常和工头争论,最终还是在工头“叫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哪儿那么多废话,不爱干就滚”的怒斥中悻悻地离开。李有才换了好几个小组,每个工头对他的态度都差不多。他伺候葡萄像照顾自己的孩子,观察每片叶子的大小,规范根枝蔓的长势,认真地打理每个果穗,可周围的工友都不带脑子机械的干活,葡萄长不好活儿却干的比他快,他经常被孤立甚至排挤。老王找人打听过李有才,工友没一个说他好的,工头都说他态度不端正,地道的刺头,不开除不足以安民心,这些事情传到有才耳朵里,他很苦恼想辞职又怕换地方打工没人要。

有一天县里的农资批发商钱多多请老王参加年会,老王本不愿去这种场合,可地里活儿多,几个工头都没空,农业局的副局长也在场,老王就去了。酒桌上副局长主陪,老王被安排在主客位置,钱多多特地安排老王基地周围最好的零售商孙发财坐在老王的身边,几番客套后略显拘谨的孙发财弱弱的和老王问起李有才,老王依稀记得这个刺头工人的名字,就饶有兴致的和孙发财攀谈。孙发财告诉老王,李有才是周围种夏黑最好的农户,每年都卖最高的价格,为人厚道守信用,可惜没地了。

老王邀请的专家终于有空了,老王带着专家在基地走走,专家边看边摇头说基地的管理太随意了,当溜达到李有才的管区时,专家眼前一亮,说:“这几行虽然有各种不足,但管理的路子对。”专家看完基地后留下一堆改进方案回去了。工头们开会讨论方案时说:“我们也都种过葡萄,打药喂肥摘心抹茬都不算外行,这些东西太高大上,不落地可不行啊!”老王又提起李有才,几个带过他的工头又数落起有才,老王仔细听着,工头们说的每一项都有事实有依据,可每件事都不是大事,每件事在其他工人身上也都有,老王顺嘴问了一句,这个刺头有没有优点?几个工头愣住了!竟都答不上来。老王想找李有才谈谈,可有才似乎烂泥扶不上墙,在他办公室结结巴巴说不出话,临走却又一肚子抱怨。

老王知道基地看门的老孙头和孙发财同村,就安排他去孙发财的农资店买菜种,顺便透信说基地用药想外包,承包商连配药带打药。孙发财表示只要现金结算,他愿意承包(以后的故事中会详细讲老王和孙发财的细节,今天这段主要讲老王和李有才的交集)。为了签下合同孙发财请李有才喝酒打听基地情况,有才一肚子的怨气在酒桌上吐槽,临走和孙发财感慨:“只要现金结算,给基地供药和打药是好买卖,至少比那几个工头胡造强得多。”李有才还表示可以随时帮孙发财提供基地病虫害情况,这一切孙发财都没有瞒着老孙头,而老孙头也没有瞒着老王。

这天孙发财发来了用药方案,药单上有烯酰吡唑酯,老王依稀记得烯酰吗啉,问几个工头二者的区别,工头们都说不清。就打电话问钱多多,得到的答案是“烯酰吗啉价格便宜有抗性,烯酰吡唑酯可以减少抗性,只是价格高了点。”老王特地找来李有才询问,有才说:“我用过这份药,确实比烯酰吗啉强点,要说到抗性就不如换成分了,花到这个价格都不如直接上双美清,孙发财是不是没有这份药啊?”老王要求孙发财换双美清,孙发财遂焦头烂额的联系进货,这件事让老王看到了李有才的操守,安排李有才做了工头。

工头李有才似乎比其他的工头更受工人爱戴,以前背地里议论他的工人也都挺听话,他管区的葡萄也比其他工头管理的整齐不少,老王想继续考察他,能力可以的话可以干基地技术员什么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