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探索讯 在一个与地球相隔38万公里的另一个世界里,有一个重量只有140公斤的人造物,它时而缓步前行,时而驻足探索,它就是国人引以为傲的玉兔2号月球车,也是月球上唯一能够移动的人造物。 自2019年1月3日22时22分与嫦娥四号着陆器分离以来,玉兔2号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内向西蜿蜒前行,截止到2020年2月1日,已经安然度过第十四个月昼,按地球时间来计算是一年零28天。 玉兔二号月球车和嫦娥四号着陆器分别于2月1日4时43分和13时自动切换到月夜休眠模式,进入第十四月夜期,在月背累计行驶367.25米,再创新纪录,要知道在第十三个月昼结束的时候才累计行走了357.695米。 据了解,在第十四月昼期间,玉兔二号按之前规划路线行驶,一边行驶,一边用多种科学仪器对前方地面和月球石进行科学探测,测月雷达、中性原子探测仪、全景相机、红外光谱仪都正常开启。 可能有人还不知道,在过去的1年多时间里,玉兔二号通过鹊桥中继卫星的独立数传链路,传回了数百张超清照片,让我们有幸见到一直无缘以见的月球背面,更重要的是,玉兔二号还传回多项科学探测数据。 2019年5月,我国科学家根据嫦娥四号和玉兔2号获得的照片和探测数据,确定了艾特肯盆地月幔层的物质成份构成,发现月幔深层由橄榄石、低钙辉石和高钙辉石组成,其中橄榄石含量最高。这是美国阿波罗计划和前苏联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2019年8月,玉兔2号在一个直径只有3米的小型陨石坑内发现了不寻常物质,一种凝胶状物质,和美国阿波罗计划取回样品接近,后来确定该物质可能是小天体损击地面时,瞬间高温融化地表中含有的二氧化硅,出现玻璃状异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