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双喜||亲历宁武寻虎记

 文史艺苑 2022-02-12

亲历宁武寻虎记

文/宋双喜



虎年的钟声已敲响,祝福的微信连连不断:虎年行大运,岁岁胜今朝,龙腾虎跃,虎虎生威!虎年就这样到来了 。一条条虎年拜年的信息唤醒了我尘封多年的寻虎记忆。

历史的脚步铿锵,有许多人和事都已随风而逝,在汾河发源地管涔山,一代又一代老虎的传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历史上,山西曾是中国华北虎的重要栖息地。通过对史料的重新梳理,有专家考证出明清时期山西共计79个州县有老虎分布,发生虎患州县共计33个。

据张兵主编的《500种明清小说博览》》中载:宁武县有《肉身土地》的传说:相传古代宁武县有许多老虎出没,吃人无数。城外有一土地神祠庙。虎食人之前必先前往告诉神,神说谁人可吃,虎方能食。不得其令,虎不敢吃。有位樵夫,怀疑这种说法。夜里守候去庙中窥视。睡眼朦胧间见有老虎跪在神前乞食。土地神说:“翌日有一白胡子老头,手扶竹杖而来,你可吃他。”老虎叩头谢恩。次日,樵夫在山中果见一老翁扶竹杖而来,欲叫住他,突然榛丛中跳出老虎,径直朝老翁扑去。樵夫大叫跑过去急救之,为时已晚。至夜仍留宿祠中,又见—虎跪乞如同前回,土地神语:“明天有一个穿白丝衣服的女子,肩背一小孩,你可吃他们。”老虎又叩谢。樵夫愤恨毛极不能眠,拂晓召集邻人,将所见所闻告诉大家,并用绳索捆绑土地神说:“你当为众人除害,今却指示野兽吃人,怎有资格担任土地神呢?”随即用扁担将神像砸碎在地说:“此座理当让给我!”整束好衣着端坐其上而逝。村民皆惊讶万分,就用金装漆其身,称他为“肉身土地”。自樵夫做土地神后,邑中老虎绝迹。偶有山中遇虎者,只需急呼一声:“土地救我!”虎便摇尾贴耳远遁,再无受害者。

传说毕竟是传说而已,宁武人称老虎为“老大dai”或“黄棒”。管涔山林区森林茂密,草丰水足,在其腹地中的芦芽山一带,还活跃着163种野生动物。兽类中,有梅花鹿、麝、艾叶豹、金钱豹、豺狗、狍羊等。在这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如野猪、狍有着老虎赖以生存繁衍的良好生态条件。自唐、宋、元、明、清、民国,一直到1949年后,山西各地历代的郡、府、州、县志中,对当地老虎(如白虎、黑骊虎)的记载屡见纸端。

管涔山辖区曾记载多地地名中有“虎”字,据考证大部分与虎有关,如宁武县的虎进沟村、卧虎湾等。在涔山乡春景洼村东约2千米处,有一黑虎神庙,现寺已毁仅存黑虎神庙碑。该碑为青石质,圆首,高1.60米,宽0.67米,厚0.17米。咸丰十一年(1861)立,碑文楷书,记载的是清乾隆四十年(1775)建黑虎神庙的始末:“……盖闻知之趋吉避凶也,于乾隆四十年,因栈沟坡来往过商屡经遇虎,其势难当,道路不通。遇有善士修理黑虎神庙一座,立茶房数间,后每道路通商过去,其民皆悦。于嘉庆二十年问,风雨剥落庙宇,茶房坍塌,虎势复盛。方右民人,无不叹惜。因募重修庙宇,复建茶房,欲留住持,过往安然。今已年久,庙宇敝坏,茶房坍损,施项不加,实验俱修。善士不忍坐失神威圣灵,复修庙宇,以望不朽。今将布施人名花费等项开列于后。主开:嘉庆二十年问修造此工,推布不给,使费不足。因该本村万顺号仞遇钱贰拾七千零,至今分文未付号村,意入庙补,未之布施。今同六将账消给功德无量矣。”立碑之意不外乎是黑虎逞凶,阻塞商路,集资修庙,某人拒付,故立碑亮其丑,并褒扬捐资者功德也。

另外在前县政协主席薛军良同志《彭兆荪边塞诗文选注》中,彭兆荪亦有“饥虎霄巡郭”的诗句,形容饥饿的老虎夜间在外城巡行。这些都说明在当时宁武确有虎的存在。

在宁武关于虎伤人、人打虎的记载更是不少。上世纪50年代初,张润小的祖父曾在管涔山打死一只老虎,虎爪传给了张润小,据说可以辟邪除灾,消肿祛瘀。

1957年9月29日,原平县一位民兵队长张三虎,在云中山石佛寺一带,与一只猛虎搏斗,最后老虎重伤逃走,张三虎则全身受伤90余处,成了一个血人,住了一个多月医院。后来,张三虎参加了华北地区和全国民兵表彰大会,分别得到一支半自动步枪的奖励,并被誉为“打虎英雄”。

1976年12月15日,宁武县车道沟放羊人亢三三放的羊被老虎吃了两只,亢三三把受伤的羊抢回来,回到村子里,嘴里不停念叨“黄棒、黄棒”(当地把老虎称做“黄棒”),回家后连着病了几天才恢复正常。

1979年,原平县道佐大队张全财用茶壶装上炸药炸死一只老虎,该县药材公司收购其3.6公斤虎骨。经查阅,收购虎骨的发货票据号为8007—3。

1986年5月11日,宁武县一位王姓老汉在自家地里除胡麻,在相隔三四十米远的地方,清楚地看到三只“黄棒”,其中有两只幼仔。

七十年代,老虎开始进入国家保护视线。1989年,国家颁发《野生动物保护法》,终于在法律上明确:老虎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我省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所做的众多努力,给老虎在山西留下繁衍的可能。另外,山西是中国金钱豹的集中分布区,全省11个地市都有其踪迹。由于早期数量较多,而且金钱豹颇具危害性,所以与狼、野猪等一并被列为“害兽”而遭大量捕杀。金钱豹也属于生物链顶端的高级哺乳动物,由于它独来独往,昼伏夜出,行踪诡秘,要在大片有林地带或灌木丛才能生存。而且它的食物与老虎接近,金钱豹在山西的大量分布也成为老虎在山西可能存在的佐证之一。

1983年冬季,为了分析证实管涔山林区是否存在野生虎,特别是区分与金钱豹的不同,以便制定管涔山野生动物保护措施。管涔山森林经营局选拨时任管涔山林区派岀所指导员、生在大山村落.长在深山老林、任职林区公社,经验丰富的王志成任组长,枪法准、登山快的冀纪元、赵三小、续世峰为队员的四人寻虎队,并拨专款购买猎枪弹药、照相器材、防寒装备开始了走访调查,野外跟踪,我作为刚刚调到机关的小车司机曾经为他们服务过多次。从他们的言谈中获闻经过几个月的雪地寻找,也发现了一些足印、毛发、粪便但无法验证。当地老百姓统称的黄棒(老虎)更没发现和拍照。

不巧的是我却在林区行车时与豹子相遇了。1982年冬季的雪飘飘洒洒下的不少,林局要召开场长紧急会,恰好林局与林场的通讯电台有几部岀现故障,开会的通知只好用汽车传递了。黄昏时刻我一人开武汉吉普送完马家庄林场的通知转征行驶在通往高桥洼林场的冰雪路上,当行驶到宁武县马龙公社沈家沟村前时只见前面一个比狗大比驴小的黄色动物从河沟慢慢悠悠走上路畔。

刹那间第六感觉是不是老百姓说的黄棒(老虎)让我遇上了,踩油门踏板的脚不由自主松了下来怠速前行。动物从我车前穿过公路窜入林内,细打量棕黄色的毛中布满黑色的圆形斑点看上去象古时候的铜钱一样,头部也显现了豹子原形。我急速一鼓作气将车开回林场和老工人叙述经过,他们说“在沈家沟村前的王家沟是有豹子岀现有村民也见过”。也须是虎缘吧不曾想五年后加入森林公安的我也踏入了寻虎行列。

1989年第一场纷飞的瑞雪给大地披上了一件雪白的衣裳,一眼望去,到处白茫茫一片。管涔林局领导接待了一位来自宁武县东寨公社窑子湾村放羊汉。自称前几日自己赶着羊在汾河源头后山黄草洼放羊时丢了两只当返回寻找到已死亡只剩半个身子,疑是被黄棒(老虎)吃了请求调查。

林局责成公安科摸底调查、跟踪行迹。时任管涔山森林经营局公安科侦调股长的我委以重任担任组长,和内保股长王晋平、每人佩带五四式手枪一支,干警郭世俊、张海澜携带望远镜、照相机等器材及饼子、水壶次日早上随羊群走上了寻虎路,到达山顶后我们几人在羊群吃草处把皮袄毛朝外穿上,子弹上膛,相机开机,静静守候,明知确要野生虎岀现,并伤牲畜及人光靠两把手枪很难解围,但为了壮胆只能如此。

近九个小时的守候,未发现任何踪迹,黄昏时刻赶着羊群返回,第二天我们改变策略让放羊人将羊群往后山深处赶去,我们四人顺着羊肠小道徒步爬上悬崖在高处眺望、观察,饿了啃几口干粮,为了完成寻虎任务我们当了几天放羊汉,每天早岀晚归随着羊群游走在沟沟壑壑,草地林畔。连续四天的艰辛寻虎一无所获,只好草草收兵。

多少年来山西省管涔山林区有黄棒(野生虎)的故事和传言一直未了。我们相信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林区野外远红外相机的设置管涔山虎闻、虎迷终会得到验证。

来源:2022年《宁武文史》第一期

作者简介

孙双喜,1959年生,山西省宁武城内人,插场知青,历任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招待所所长,林场副场长,公安科副科长,山西省森林公安局管涔山分局副局长,政委兼(山西省森林消防总队直属一支队政委)。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探寻之旅|山西老虎生存还是灭亡?

虎年话虎|山西非遗虎文化

侯世英||宁武县城供水工程建设回顾

王树森||旅游光影——保护珍禽褐马鸡

郑志东|| 大美宁武等你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