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 | 曹兆才:明光知青迎新春年度聚会一一“后知青”时代的生活纪实(下集)

 新用户9326cauu 2022-02-12


明光知青迎新春年度聚会

一一“后知青”时代的生活纪实(下集)

眼睛里看着别人的故事,笔记倾听,白驹过隙,倏然而过。同样历经的岁月,不同故事的叙说,五味杂陈,虽已不是容易激动的年龄了。往事润无声,深藏在漫漫长河里,不时泛起细微浪花,一朵浪花就是一段悲哉壮兮的记忆。好在明光知青大多数已返城,故而每一次知青迎新春年度聚会,泪目相逢,破涕为笑。紧紧握住他的手很暖,暖得人心酸。似一粒粒沙粒打磨成珍珠镶嵌在夕阳裙边闪烁,绝代风华,精彩人生。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千上万的知青蜂拥返回城市,这么多年了哎,但愿时间能够平复历史给我们的伤口。写给我的同龄人,以飨冬天的寒冷与寂寞。

又到一年明光知青年度聚会,一年很短,短得来不及品赏初春殷红窦绿,松涛竹林,就要打点素裹寒霜给时光一个浅浅的回眸。

东方假日田园已踏入冬令时节,但是林荫大道依然一派春波荡漾;曲折蜿蜒的紫漆木桥古色古香,浸淫流年沉淀的本色;溪河边婆娑的柳丝静静地垂在水面上,随风轻盈婉约摇摆,漫过了心头,这才是人们心中户外应有的景色;农家茅草凉亭就在不远的土坡上,一块块长条岩石一格格叠加铺路,拾级而上。曾记得有一首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猜想就是作者情不自禁创意灵感的瞬间。


明光知青欢聚一起喜气洋洋,午餐农家菜肴丰盛,红酒小酌,举杯同庆迎新春暨纪念上山下乡运动53周年。《明光缘》朋友圈召集人陈永乐先生首先致新春寄语:在2022年即将到来的时刻,祝愿我们明光老知青永葆青春活力,互相关爱互相勉励。同时为居住社区参与做好力所能及的志愿者服务工作,朝气蓬勃地安渡“后知青”时代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阵阵掌声表达了明光老知青的心愿。


左起:张玲君、邱文丽、翁倩兮、李伍、王松豹

黄金龙先生、李伍女士

每一次知青聚会年近70岁的张伯源先生,背着莱卡相机和摄影包,一身时尚休闲服饰装扮,嘎亮一戴,颇有艺术家范儿。不声不响站立一旁,随机抓拍知青们见面激动欢乐的镜头,留下影像记忆。

张伯源先生

伯源先生1970年下放旧县公社(今改名:女山湖),下乡劳动锻炼6年,76年招工原明光建筑公司,从事电工、预制工。86年返城后,供职上海古籍出版社印刷厂,直至退休。

伯源先生酷爱摄影艺术几十年,从“135”、“120”照相机开始。他向我介绍说:摄影用光、顺光、逆光、侧影光。影调有暗调、高调、大平光。摄影互相影响的是ISO,光圈、速度、曝光补偿等专业技巧。会拍照很容易,拍到恰到好处不易。构图靠悟性,多欣赏摄影佳作,提高自己修养,提升摄影技艺。

《林之光》摄影作品

2015年伯源先生的《林之光》艺术摄影作品,获得上海松江区宣传部摄影比赛入围奖。《林之光》作品摄影于上海辰山植物园。僻静一隅,参天大树遮荫天空,忽有窒息的感觉。却有一束束“光”照射层层绿叶枝杈缝隙穿透深隧时光。倾刻间,光雾缭绕升腾,墨绿、翠绿、暗绿、淡绿色彩,精制融洽把“光”调和成一桌天然的绿餐大拼盘。朦胧视线里,一对男欢女爱的情侣找着正准备卿卿我我的好地方,恰被“光”的投射惊扰得无所适从,摄制画面凝固在沐浴光影与森林的俩人世界里。园林内极为常见的阳光树木场景遍地皆是。伯源先生以独特视角,另辟蹊径,巧妙构思让读者想像欣赏阳光、森林、人物三者互动的光影魅力。

《嬉水人生》摄影作品


2021年伯源先生在贵州凯里被称之:“苗乡圣水”、“西部浴都”的露天原生态温泉风景区采风摄影。一张《嬉水人生》艺术摄影作品,立体感气势磅礴,恢宏壮观展现眼前:崇山峻岭飞瀑神兵天降震荡深幽峡谷;奔腾水帘湍急倾泻千里翻江倒海;漫山遍野枝藤丛生绿色葱葱清欢人间。蓦然让我想起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惟愿李白不是自作多情,反而是我自忖:在自作多情的恍惚中,空灵有余味,自然又情真。

泉水含有微量放射性元素氡,有益身心健康。游客在露天温泉日光浴加森林浴,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的恩惠。游客冲浪嬉水晶莹水花四溅漪澜,沉浸人生惬意之福,休闲养身;三五知己远离喧哗相邀野外仙境,与阳光随影与泉水逐浪与森林共浴,风光无限;平凡人平凡生活犹如一幅等候岁月丹青的画卷,找寻几许心灵的恬静。“半生风雨半身寒”,一捧甘泉敬流年,嬉水人生。

如果说伯源先生风景艺术摄影作品,附庸风雅,采撷精华的话,那么他在人物个体尤其女性的艺术摄影,从预判神情刻划捕捉心理动态及背景解读的把握适度上,稔熟于心,帷妙帷肖,硬生生地让读者从视觉上,触景生情,莫名冲动。

《酷》摄影作品

一张《酷》的女性艺术摄影作品,画面环境清爽简约,格调品位不入大雅之堂。就在不经意之中吸引了眼球:一抹蔚蓝光影图案倒映在洁白餐桌布上增添暖色和氛围。一位中年淑女风姿绰约,雍容华贵的气质油然而生。一顶巴拿马草帽,一件高领绒衫,一付金边墨镜,几缕青丝蓬乱恣意,耳环吊坠锃亮闪闪。环绕音响《一步之遥》探戈乐曲节奏跳跃浪羁,掷地有声。惊讶的是,仿佛中年淑女置身之外,心静如水,矜持冷艳,惺忪的眼眸傲慢到不屑一顾。左手标准手指拿捏姿势,举起高脚玻璃杯摇晃红酒,红唇微抿与酒杯似沾未沾的一秒之差,说时迟那时快,伯源先生举取相机霎那间“咔嚓”一声,像秒表一般精准抓拍成功。

在这个张扬的时代,一张《酷》的女性艺术摄影作品,毫无奢侈耀眼可圈可点,稍不留神一眼划过。读懂它还真需要耐心地揣摩品味;读懂它创作构思意图,才明白所有的平淡铺垫,只为等待烈焰红唇与酒杯间的亲吻之刻。那样得风情万种,那样得随心所欲,那样的从“静”中读懂它的主题思想一个字“酷”。

伯源先生向我补充说:《酷》的女性艺术摄影作品,美在表面,更在于内心涤荡凡尘的素雅和淡然。同时拍照是我享受欢乐和体验的过程,是一种无文字的表现手法。对摄影艺术几十年的潜心追求,在我“后知青”时代的晚年生活中依然充满着激情。说完伯源先生端起茶杯向我示意,茶逢知己千杯少,我俩碰杯一饮而尽。

赏析那么多的伯源先生艺术摄影作品,我真是爱不释手,每一张照片都兴趣盎然,引起共鸣。特别是一张《问天》女性艺术摄影作品,拍摄于2021年上海松江区广富林古文化遗址。《问天》作品采用剪影艺术效果,用侧光加补尝负相减弱的摄制技巧,运用黑白反差基调烘托女性人物心灵迷茫“问天”的无声对白;运用天地之间隔空落差,反衬女性人物低于尘埃里懦怯地仰天“追问”。

问什么?物也非,人也非。问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众说纷纭,去让每一位读者换位思考;去让知青的特殊群体换位思考,由他们诉求回答,或许从价值取向得到不同答案。

《问天》摄影作品

《问天》艺术摄影作品,背景两侧岩石柱栏灰暗肃穆,寂静无语,镜头推进由高切入如削与天际泾渭分明。如同一篇文章层次递进,讲究文学修饰之笔。高明就在读者被动容了,沉思了,感慨了,她问了什么?

伯源先生“后知青”时代的这种精神文化生活面貌,不仅体现外在的穿着打扮时尚儒雅,更把晚年的安逸休闲时光过得有滋有味。没有如意的生活,只有看开的人生,享受着并把快乐分享给他人。

伯源先生古稀之年,爱好兴趣丰富广泛,是一位充满情调又内敛的老人。话语不多的他谈起外国古典乐曲,如数家珍向我介绍说:柴可夫斯基的名曲有:《天鹅湖》、《胡桃夹子》,贝多芬的名曲有:《致爱丽丝》、《命运交响曲》,莫扎特的名曲有:《土耳其进行曲》、《费加罗的婚礼》等等。谈兴正浓,他还哼上几句打着节拍向我讲解乐曲章节的内涵。

伯源先生在家是一位小资海派腔调十足的“老克勒”(上海方言)。一杯蓝山咖啡(不加方糖),闭目养神,聆听外国古典音乐散发的气息,可以培养一个人优雅的仪表和行为方式,感染音乐的审美与高贵。

伯源先生在家或是泡上一壶上等普洱茶,茗茶掩卷,孤独深处,随意阅读一本中外名著消磨半天,和煦的阳光从窗台射进温暖心扉。“读书,不只是在阅读人间万象,而是在给你的容颜和生命化妆”。



张伯源先生藏书

原明光建筑公司《明光缘》朋友圈召集人陈永乐先生,1969年12月下放石坝公社,下乡劳动锻炼7年,76年招工明光建筑公司预制厂,88年返城回沪。

永乐先生近年来,热心服务于“后知青”时代群体在晚年生活质量上的关注,为他们开创欢乐积极幸福指数提升的模式。曾组织策划主办多场明光知青联谊、年度聚会、郊游娱乐活动。而每次举办预告日程活动通知,群内知青一呼百应,安排好家庭事务踊跃报名参加。如有事或身体原因未参加者,都会礼貌地在群内打个招呼,说声抱歉。可见《明光缘》朋友圈是“后知青”时代,彰显团结友谊、珍爱知青情缘的和睦大家庭。因近来受疫情影响暂缓停办。

陈永乐先生


永乐先生关心体恤“后知青”时代生活的细微之处,给予知青情义及亲人般的温暖。2021年6月22日,特地为李昌龙生生举办70岁生日庆贺聚会活动。曾记否,当年涉世未深的知青学生离开家时,慈祥的母亲送我们的眼泪和唠叨的家常,千叮咛万嘱咐,犹在耳边响起。苦乐年华,冷暖自知。叹如今,我们已古稀之年,尚有知青朋友牵挂操办着,是喜是悲不知从何说起。

说实在的,《明光缘》老知青每一次相聚,才是难得又难得见面聚会。可是许多老知青由于健康、家务等不便原因未能如愿参加,彼此觉得遗憾和叹息。期待下一次聚会能早点儿到来,但是每一次短暂相聚都交杂着离别的忧伤。然而,那内心一阵阵隐痛焦灼,只有自己告诉自己莫伤感。读过知青岁月的人知道,读懂它匆匆的背影与渐老的情怀。与君今一别,何日再相会?

与性格爽朗大方健谈的永乐先生交流叙旧,一起回忆中触摸到知青情结的默契。为便于让参加或未参加聚会的知青,在“后知青”时代里有个美好的念想和记忆分享,本人特意写稿了四篇记实文章;用拙笔文字的形式记载留存,图文并茂,栩栩如生。当我们想起的时候,当我们淡忘的时候,依稀还记得曾经“后知青”时代的一篇篇、一幕幕欢乐时光。戴上老花镜,阅读一番,别有滋味在心头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