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中的年味

 吴越尽说 2022-02-12

作者:桂林芬


       临近过年,独自去超市购物,准备点年货,无意中听到一位大爷在嘀咕:“从前过年没年货有年味,现在过年有年货没年味。”何尝不是呢?匆匆几十年,我们过了大半辈子的春节,每个阶段的味道都不一样,过去那些浓浓的年味,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点怀念。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小时候过年的记忆尤为深刻。那时家境贫寒,日子过得很艰难,就等着过年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一到腊月,总是掰着手指一天一天地数着,盼着年快点到。过了腊八,家家户户大扫除,晒被褥、洗被面,废旧东西全部清理掉,然后准备年货。到了腊月廿三,那天称为小年夜,是祭奠“灶神”的日子,当天傍晚,每家都在灶头上摆上酒、水果和香烛,朝“灶神”的画像拜一拜,然后撕下画像用火烧了,接着就噼里啪啦地放一阵鞭炮,就送走了“灶神”。

       年的脚步越发近了,腊月廿五、廿六,每家都要去磨糯米粉,准备过年的团子和圆子。当时生产队里有户人家有个石磨,左邻右舍都去他家磨粉,人多到要排队,人们分享着过年的喜悦,叽叽喳喳地闲聊过年的事,挺热闹。到了年三十,我家年夜饭的餐桌上最好的菜是猪头肉、猪肝、鲢鱼、粉丝炒蛋,再加上几个蔬菜,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饭后,我们又忙碌着炒发芽豆、山芋干,用来招待新年里的客人,做团子和圆子,意思就是团团圆圆。晚上我收到的压岁钱是1角5分,兴奋得睡不着觉。大年初一一大早,鞭炮声响彻云霄,我匆匆起床吃圆子,穿上新衣服,约上几个小伙伴,颠颠地去乌镇逛街玩耍。到了大年初二,就跟着大人到处走亲戚做客人,每天都有好东西吃,那个高兴劲儿无以言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过年,也是别有一番滋味。那个年代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的经济条件都好了,家里都有自行车、摩托车、电视机、洗衣机,年轻人过年穿的新衣服不再是粗布,而是西装、夹克衫、牛仔裤、喇叭裤。一到腊月,集市上的人来来往往,非常热闹,人们都忙着备年货,把家里该添置的东西都置办好,欢欢喜喜迎接新的一年。

       腊月廿七、廿八,每家都会杀鸡宰猪,祭祀祖先,放鞭炮,满满的年味。到了除夕夜,我家的年夜饭不再是猪头肉,而是丰盛美味的菜肴。酒足饭饱,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嗑瓜子,喜不自禁。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是赵忠祥、倪萍,我最喜欢看陈佩斯、赵本山演的小品,如今看不到他们了,还真有点失落感。大年初一,多数人带着孩子回娘家,有的去乌镇看电影,有的串门,东家长西家短地唠家常。大年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今天到外婆家,明天去姑姑家,后天拜访老朋友,来来去去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年就算过完了。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也许自己真的老了,不知从何时起已经没有过年的那份企盼和喜悦,有的只是感慨和唏嘘,时间如白驹过隙,记忆中的年味,在本该尘封的记忆里,回味无穷!

2022-02-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