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视剧《人世间》观感之五

 戏剧传媒 2022-02-12
今天早上,继续观看了《人世间》第十七及第十八集。让我感动和加深了对此剧的认识和理解。也深深感觉故事情节正在不断发展中深化……让我们对生活、对人和人物关系加深了认识和理解。
人们的出身、职业、学历、个性……决定了一个人的世界观和意识形态,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就会产生一定的人物关系,人物关系又决定了相互之间的态度和接触。人们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和认知。再加上行动的动机和目的,就会产生不同的行动,心理和思想支配着语言和形体动作。
叫我激动的是编剧、导演和演员在表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的自身的各个方面所做的努力和产生的艺术感染之力。无论冬梅和母亲的戏,冬梅与秉义的戏、两个家庭的戏、春节的生活……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演员表演得那么自如、真实和可信,就是因为演员们抓住了“人物的自我感觉”,心理的、语言的、形体的人物的自我感觉活在了演员身上。另外他(她)们都能深入角色,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体现人物的情感,表演中能运用具体的“内心独白“,通过眼睛传达给观众,不能不佩服演员们的创作方法和态度,当然,导演抓住了创造人物形象的基本路数,运用了许多细节和镜头蒙术奇去帮助演员表演。这一切都在于编剧的故事情节的组织和安排,非常有特色。当然也离不开小说原作。
这两集,相信看过的观众是更会被感动的,而且从戏中更能悟出一定的生活哲理,更能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家庭关系,剧情恰恰又发生在我们中国生活中,最富于节日气氛的“春节期间“,正好我们还在春节气氛之中观看《人世间》!所以,影视剧要从生活出发,表现生活中的人和事,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社会和社会问题,给观众以影响,让观众从我们的作品中得到”卡塔西斯“!
我在影评“为《人世间》叫好“的最初文章中特别强调了:现实主义影视剧要创造”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论述。现今,它仍然是我们要继承的规律:细节、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课题。《人世间》做到了,是我们影视剧工作者应该学习的作品!
为《人世间》叫好!




罗锦鳞:原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导演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著名导演艺术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