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志亮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qzlgzs) ![]() 每个孩子一生下来,都是深爱着父母,尊重、信任着父母的。之所以会变得不尊重父母,是父母错误的养育方式和不被孩子认可的一言一行导致的结果,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教育的失败。 什么样的父母,会让孩子越来越不尊重呢? 无原则溺爱孩子的父母 曾看过这样的新闻: 江苏一个12岁的小男孩,弄坏了茶馆里的物品,想让妈妈替他偿还,妈妈说了他两句,孩子当场就对妈妈动起手来,当众死死掐住妈妈的脖子。 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在大街上暴打奶奶,他用腿压着奶奶的头,用脚直接踹奶奶的头和脸,面对路人的指责也是相当不屑,甚至破口大骂。 而令人气愤的是,这个奶奶没有说一句话,甚至还护着孙子。 不尊重孩子的父母 很多做父母的,没有意识到孩子是一个和自己同样平等、独立的个体,觉得孩子是自己的私人物品,可以任由自己安排、想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 这是在思想观念上就走入了误区。 在这种认知下,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误的教育方式。 很显然,这些方式都违背了孩子自尊、自主、独立的需求,这也是一个健康独立的人格发展最基本的需求。 不管孩子在哪个阶段,最需要的都是父母的尊重、接纳、理解和欣赏。 当父母发现孩子不尊重自己的时候,恰恰是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学会尊重孩子的时候。 把孩子看做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来对待,懂得倾听孩子的感受、理解他的情绪和想法; 认真、有耐心地听他说话并积极回应,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更了解孩子; 不管发生什么,好好地和孩子沟通,控制好自己情绪,不随意辱骂、责罚孩子; 不控制孩子,安全和原则范围内允许孩子自己做选择和决定,随着年龄的成长适当放手,给他足够的成长空间。 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的父母 然而很多家长,总是用双重标准来要求孩子和自己: 孩子不许看电视玩手机,自己却天天追剧打游戏刷短视频;孩子必须早睡早起,自己却可以熬夜睡到日上三竿;孩子要爱阅读爱看书,自己却从来不摸书不学习······ 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却理直气壮地要求孩子,必然是不能让孩子信服的,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 还有一些家长,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未完成的心愿,非要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去完成: 自己小时候没条件学乐器,就让孩子苦练钢琴、舞蹈,多才多艺;自己学习不好,就整天逼着孩子考第一考名校······ 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做的事情却不符合逻辑,经不起推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