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春送灯谜其实是个伏笔,暗示了贾府的结局,可惜贾政没有读懂

 liuhuirong 2022-02-12

《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著作,其中很多地方都设有伏笔,可谓前后呼应。比如说王熙凤曾经帮助刘姥姥,最后刘姥姥报恩,收留了王熙凤的女儿。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有一个片段,其实也是一个伏笔。

那便是元春送灯谜。当时正逢上元佳节,其中有一独特习俗便是猜灯谜。元春虽然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但她特意亲手制作了一个灯谜让手下的太监送回家中。上面写着:“能使妖魔胆尽催,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当时贾政猜出了谜底是“爆竹”,但贾政心里却觉得有些纳闷。他当时心里在想:“此乃一响而散之物,今乃上元佳节,如何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

但贾政也只是纳闷了一会,从书中他之后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他日后就没在意过这个灯谜了。或许他觉得,这可能只是元春无意间作出的灯谜,并无任何深意。可事实真的如此吗?这个灯谜实际上是书中的一个伏笔,也是元春冒险从宫中对贾府发出的警告。

贾元春能在宫中当上妃子,这是一件极其不容易之事。皇帝选秀女可远比如今那些所谓的选秀要严格困难的多,想要被选入宫中,就是一件极其困难之事。

有句话叫后宫佳丽三千人,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多数皇帝后宫中三四百女子还是有的。这么多女子,皇帝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毕竟他也没有分身术,他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即使成功入宫,也只有少数女子能获得恩宠,剩下的那些女子穷极一生都难以见到皇帝几次。

贾元春入宫后先是当的女史,不久后就成为妃子,可谓一步登天,地位在后宫得到了极大提高。而这期间,贾元春付出了多少努力,无人可知。但也可以大胆推测一下,就拿甄嬛传举例,在剧中,后宫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令观众惊叹不已。

实际上,历史上真实的后宫可能比甄嬛传里描述的还要可怕。贾元春爬上妃子的位置,带来的不仅是显赫的地位,还有不少虎视眈眈的敌人。她所付出的努力,贾府人根本难以想象。

在贾元春当上妃子后,贾家便成为了皇亲国戚,随即水涨船高,成为了四大家族中的第一家族。可以说贾元春的受宠与否,就代表了贾府的兴盛。

之后贾元春尸骨未寒,朝廷便对贾府动起了手。看似是因为贾府做错了事,按照法律法规应该受到惩罚,实际上,却是一次政治上的博弈。按照现代的法律,贾家人所做的那些事,的确应该判刑。可古代不一样,古代的法律形同虚设,完全掌握在权贵手中。在封建制度下,皇帝想要废除一个法规,便如同探囊取物。

贾元春活着,备受皇帝恩宠的时候,无人敢拿这些事做文章,去抄贾府。而贾元春死后,这些事便成了他们发难的最好理由。

说白了,贾元春当年的那个灯谜便是对贾府的警告。她在省亲时的几次哭泣,也是为了表述自己在宫中所受的苦,想让贾家人明白,她贾元春在宫中并不是一帆风顺。既然贾家人不能在宫中博弈时给她带来帮助,那也不应该拖后腿。

之所以要拿灯谜来暗示,而不是直说,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古代封建制度严重,她不敢直说,怕被有心之人利用此事,在宫中对其发难,因此她只能隐晦的表达对贾府的警告。

可谜底虽然猜出,贾政以及贾家却没有反省,他们依旧固执己见,不思进取,彻底的错过了保护以及挽救贾府的机会。否则要是贾家人各个都老老实实的,即使是贾元春身死,对方一时也无理由对贾家发难,贾府也就暂时不会被抄了,日后说不准还有翻身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