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对比思想(二)孔子的对比思想

 和富博 2022-02-12

 中国古代对比思想(二)

                                                    孔子的对比思想

                                                来源:人民网思想文综

                                                            和富博

  孔子之前的《管子》虽然也有一定的对比思想,但众所周知,《管子》一书非一人之笔、非一时之作已成定论。《左传》、《国语》也有相当多的对比故事,但都未形成自已的系统理论,故不再单独讨论。研究中国古代的对比思想,先自孔子始。

  以象形文字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对比文化,经商周时期的祟拜和广泛应用,已得到了充分地发展。但到了春秋末期却变得萧条、疆化、名不符实。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孔子肩负起了匡扶中国对比文化的历史重任,并对后来诸子对比思想的勃起起到了"金鸡一鸣天下晓"的引导作用。

一、孔子的主要论题大都是对比性的论题

  历代研究者们都认为,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以"孝"、"义"、"信"、"智"为实现基础的社会道德体系。这是几千年以来孔子受到历代王朝推祟的根本原因。但是在《论语》中,这几个字出现过几百次,其含意大都宽泛多变,孔子每次讲解的内容也不完全一致,这就使得两千多年来研究者们从无达诂,解说不一。如"仁"字,强调"仁者爱人"与强调"克已复礼为仁",就可以作出两种对立的解释。如果我们研究了中国古代对比思想史,从认识事物的方法论上来分析,就会清楚地看到这些论题大都是对比性的论题,它们不仅不矛盾,而且还层层有序。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性质,都是通过它与他事物的对比而显现出来的。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也只是通过小前提与大前提的对比而推出结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古希腊的形式逻辑也只不过是对比的一种方法而已。孔子的对比思想并不象亚里士多德那样集中地体现在"三段论"的推理上,它主要体现在以下的二个方面:第一,体现在对事物性质的主观把握上,"仁、不仁";"礼、非礼";"君子、小人";"是、非";"善、恶";"曲、直"是其判断的标准。第二,体现在论题本身上,孔子的主要论题大都是对比性的论题,孔子对这些论题的论述也都是以对比的形式展开的。现举例说明:

(一)、关于"仁"的论题

  "仁"是孔子政治主张的核心。在孔子看来,"仁"是人们在对比了纷杂的现实事物以后所进行的最高选择或应尽义务。孔子所讲的"仁",如同现代概念中"优秀学生"的性质相似,都是对比性的概念。当然,"仁"的内涵非常宏大,层次非常超脱,与现代"优秀学生"无法伦比,它保持了中国远古时期对象征物的崇拜,并赋予了人格化的内容。从《论语》中的一百零六个"仁"字看,尽管其内容无所不包、意义无所不含,但孔子每次对"仁"的解释、对"仁与不仁"的判断,以及对社会个体成员达到"仁"的要求,都是根据不同环境、不同社会条件的对比分析以后而确定或提出来的。如:

  1、"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论语》,下同,另注明者除外)

(对比的条件:与一般意义上人的心理要素相对比;性质把握:能行五者于天下;结论:为仁矣;对比的另一面:不能行五者于天下,则不为仁)。

  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提出问题:对社会应当尽到什么样的责任才可以为仁?性质把握:爱人;对比的另一方面:不爱人,则不为仁)。

  3、"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

(现实条件: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世,应当尽到什么样的义务才为仁?性质把握:克已复礼;对比的另一面:不克已复礼,则不为仁)。

  如上的例子还很多,兹不赘述。在《论语》中,孔子对"仁"的论述大都采用判断句式,独句独论,"仁"的表率作用超然独存,清晰可见。从对比理论上讲,判断句本身也是一种对比句。因为判断句是形式逻辑的基本句式,判断句的最大特点就是肯定这一事物相同于这一类的一般事物,或者相异与这一类的一般事物,或者隐去同类的一般事物的性质而兀自突现,使人们清晰地看到该事物的本质。在这里,我们并不研究西方逻辑哲学,也并不拿孔子的对比思想去硬套西方的逻辑哲学,去做一些削足适履的事情。我们重点强调的是孔子"仁"的对比性、孔子对"仁"判断的相对性和有条件性。如:

  1、"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2、"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3、"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之见也。"

  4、"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从以上例举的"先难而后获";"能好人,能恶人";"使仁者加乎其身";"不可陷、不可罔"都是"仁者"有条件的选择。如果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对比分析,上述"仁者"的选择则不可思意。由此也印证了我们上面提出的孔子的"仁",是具有较高境界的社会个体成员在对比了许多现实因素以后所做的有利于人类生存、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礼"、"义"、"信"、"智"、"孝"的最高选择和应尽义务的这一点上。

  当然,这种选择也是相对的。一个人,在这一环境、在这一条件下做了最高选择,他就是"仁"了。但是在另一环境、在另一条件下没有达到他的最高选择,他就不一定是"仁"了。同样是这件事情,有个境界很高的人做了,这个人也不一定是"仁",因为人的境界是不同的。孔子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就是他所谓为"仁"的原则。小人没有高的境界,孔子是不许他们"仁"的,如孔子所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如何?'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2、"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

  3、"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但是,孔子对于如此不知'礼'的管仲,却又给以'仁'的评价:"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4、"'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通过以上句子可以看出,"仁"这个对比性概念,其内涵与外延也是随着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社会条件而变化的。如果离开了具体环境、具体条件的对比分析,人们就很难理解"仁"的真正含义,也不能正确理解《论语》中每个"仁"字之间的相互关系。

  当然,"仁"既非高远,又切实可行。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要求人们在对事物各因素的对比分析过程中必须把握"为仁"的分寸,他提出"权"、"时"、"中"、"度"、"量"、"衡"和"过犹不及"的思想。他还特别强调现存各因素对比分析的动态性、协调性和均衡性。如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也谋而成者也"。

(二)、关于"君子"的论题

  理解了孔子的"仁"字,"君子"就好理解了。"君子"在孔子看来是能够实践"仁"的社会现实中的个体人。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当然,能够实现"仁"的,不只限于"君子",还有"士"、"大夫"等。由于"仁"是孔子理想化的社会道德体系,所以君子在实践"仁"的过程中应当是道德高尚的人物,他们的一行一动应当尽可能地达到"仁"的标准。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呢?为了论证这一问题,孔子找到了"君子"的对立物"小人",并进行了大量的论证对比。翻开《论语》,有大量的"君子"与"小人"对举的例子,并且他们的关系都是反对关系。如: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5、"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9、"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10、"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另外,孔子还用大量的特称判断,使"君子"的德行独立兀现。如:

  1、"君子思不出位。"

  2、"君子谋道不谋食。"

  3、"君子敬其事而后其食。"

  4、"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

  6、"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君子"也是个对比性的概念,如同现代汉语的"好领导",它一方面与群众相对应,突出其地位,另一方面也与一般的领导相区别。总之,孔子所谓的"君子",也不外是品德高尚的人物的统称,并不是专指具体的人或职位。

(三)、"执礼"、"义"、"孝"、"知(智)"、"信"也大都是对比的论题,孔子一般也是用对比的形式展开论证的,兹不再赘述。

二、孔子的"名"论引发中国对比思想的兴起

  清末以来,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者们试图把孔子的"名"论,作为概念范畴套入古希腊的逻辑哲学,并希望从中也能找到中国的逻辑史。但是,他们都失败了。他们只做对了一半。孔子的"名"论,作为概念范畴引发了中国对比思想的兴起,确实也应当列入中国古代哲学史,这是对的一面。错误的一面是他们没有区分出中国对比思想与西方逻辑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对比思想是发散式的思维,西方逻辑思想则是收敛式的思维。两者虽然都是研究对比的问题,但侧重点和思维方向不同。有关对比问题的研究,笔者另有文章,本书只研究孔子的"名"论。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概念是客观事物长期移入人的头脑并经过人脑加工了的语言单位,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概念的产生要早于文字的产生。一个民族可以没有自已的文字,但不能没有自已的语言和语言的基本单位--概念。西方逻辑哲学的起点是概念。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他们研究的问题也都是"一般概念"与"个别概念"的对比关系。同样中国对比思想的起点也是概念。虽然我国古代没有"概念"一词,有的只是具体事物的名称,由管子"物固有形,形固有名"(《管子·心术上》)可知,名就是名称,也就是西方所谓的概念。中国文明时代以前的事物名称已不可考,现存《诗经》中记录了"蜩""螽""荼""兕""蓼"等等的一百多种植物名称和二百多种动物名称。这些名称全都是事物自身的概念,还没有哲学的含义。虽然《诗经》中"猗嗟名兮,美目清兮"(《齐风o猗嗟》)也出现过一次"名"字。但《诗经》中仅有的这个"名"字,却专指目上眉睫之间的位置,并不表示名称。到了春秋末世,"名"字却不再仅仅代表事物的名称,而增加了新的含意。《论语》中直接言"名"字的有六章,共八见,其中有四见不专指事物的名称。

  1、"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2、"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3、"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4、"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上述2、4句中的"成名"、"名不称"中的"名"字,除了含有"君子"的成份外,也含有了与"君子"相对比的成份。第1句"成名"中的"名"字,应理解为"名声"或"名誉"。第3句"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中的"名"字,前人多有不解。据梁皇侃疏:"夫名所名者,生于善有所章,而惠有所存,善恶相须,而名分形焉。若夫大爱无私,惠将安在?至美无偏,名将何生?"(《论语正义》)。皇氏认为孔子所谓"民无能名"的原因,是由于尧德至大,人们没有找到与其对比的对立面才"无能名"的。我们赞同皇氏的看法。可见,皇侃已经看出孔子"名"具有对比性来了。对于"三以天下让"的泰伯,"民无得而称焉",但对于尧,则"民无能名焉",可见孔子的"名"是多么地神圣!正是由于孔子这种"名"论题的提出,才引发了掊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百家学说。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在诸子对比思想中的基始地位。

  孔子作为一位教育大师,在《论语》中"释名"的地方颇多。不仅有"仁"、"礼"、"知(智)"、"士"、"孝"、"友"、"祟德"等道德范畴的概念,也有"明"、"达"、"闻"、"为帮"、"成人"、"为政"、"辩惑"等非道德范畴的概念。当然,"稼"、"圃"孔子不如"老农"、"老圃"。这也是后人攻击孔子轻视农业生产的一个理由。孔子对概念的解释"能近取譬",并力行他所倡导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偶反,则不复也"。他要求弟子们通过对概念的理解和事物的对比分析来达到"闻一以知二","闻一以知十","告诸往而知来者"的目的。比如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孔子回答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看来"礼"是各个朝代对比的基础,只要朝政"因于礼"了,其得失也是可以计算出来的。这是孔子的先验论,他扩大了对比的作用。

  《论语》虽然是语录体,但从语言表达形式上看,书中的对比佳句却相当地多。有纵比,有横比;有连比,有排比;有正面对比,有反面对比;有平衡对比,有交叉对比;有同类事物的对比,也有异类事物的对比。各种对比信手拾来,非常确切,着实让人浮想联篇,产生共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孔子的特称对比,虽然只有一句话,其对比效果却尤为明显。如"斯是陋室,君子居之则何陋之有?"这简直就是千古绝句!

  孔子已经发现了事物对比的多样性和概念的多样性。"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无用,山川其舍诸?"。"骥不称其力,称其德"。孔子认为,事物的对比是多样性的,人们的需要也是多样性的,解决的办法就是"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各尽所取而已。《论语》对同名异实的概念和同实异名的概念也进行了区分。如司马牛因其兄作乱,自宋投鲁后自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则告之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段文字司马牛的"兄弟"专指同胞兄弟,子夏的"兄弟"则泛指众人,虽同"名"而异"实"也。再如"邦君子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虽然"邦君之妻"是同一人物,但不同的人对她则有不同的称谓,异"名"同"实",可见一斑。此外,《论语》已涉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如:"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但是,《论语》在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划分上是不彻底的,它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例如司马年问"君子",孔子给出了"君子不忧不惧"的命题,而当司马牛又提出反命题"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矣乎?"孔子却没有给予正面的回答,而只是又重复了原来的老名题"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应当看到,经过春秋战乱,中国文化变得萧条、疆化,名不符实。"天下之无道也久矣","文王既没,文不再滋乎",这是春秋末世的真实写照。积极入世的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博学于文",删《诗》《书》,定《礼》《乐》,"克已复礼",创立了私家学说,并对名不符实的社会问题予以赳正,提出了著名的"正名"学说。

  如果说"民无能名"、"成名"、"名不称"中的"名"论题是孔子对比思想的理论形式,那么孔子的"正名"学说则是这种理论形式的社会实践。孔子认为,一个事物"名"的含义,应当与其"实"的内容对比相符,这是人们处理各类问题最起码的要求。每个事物"名"的含义,就是其所特定的这一类事物的本质。这一类的事物都应当与这种"名"所指定的本质对比符合,才是名符其实。社会事物中,"君"的本质是由君所必备的品德和君所为政的方法组成的,即所谓的"君道"。君按"君道"而行,他才于"名"于"实"相符。不然的话,既使有人称他为"君",他也不配为"君"。同样,"臣"、"父"、"子"也都是"名",负有这些"名"的人,也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名符其实。社会事物应当如此,自然事物也应如此。一升就是一升,两升就是两升。一升成了两升,这岂不彻底地乱了?因此,孔子发出了"觚不觚,觚哉?觚哉?"的呼吁。由此可见,孔子的"正名"学说,本质就是"名"、"实"对比相符的问题。虽然其"正名"的方法还值得研究,但他的出发点却是符合人们的认识要求的。

三、孔子对比思想的局限性及其在中国古代对比思想中的地位

  孔子的对比思想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发扬了中国古代对比文化的优良传统,在思维方式上大力倡导发散式的对比思维;另一方面却以"礼"为最高规范,提出了人们的行为准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就在思维上给人们设定了"礼"这个逻辑大前提,成为非西殴式的"中国大逻辑学"。孔子对比思想的这种局限性大大地限制了人们创造力的发挥。正如前些年孔子的"正名"学说遭到有些人的抨击一样,有人说他所谓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以及他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为政"思想是为了维护奴隶制度,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是抹杀革命的倒退行为。这些人自然是站在政治的角度上批判孔子的思想行为。我们现在从认识论的角度上也发现了孔子对比思想的这种缺陷,看来他们对孔子的批评是正确的。孔子对比思想的另一个缺陷就是对比的折中主义。如"攻乎异端斯害已也。""有鄙夫问我,空空如也,我扣其两端而竭焉。"这就是孔子否定事物绝对对比的一种表现,也是他"中庸"之道的根源。

  孔子的"名"论,虽然不象"仁"、"君子"、"执礼"、"义"、"知(智)"、"信"那样作为对比性的论题,反复地出现在《论语》上,但却也作为与上述论题相适应的认知方法而贯穿于《论语》的全过程。尤其是它所隐含的"名"是什么?"名"怎样产生?"名"与"名"的关系怎样?"名"与事物的关系怎样?事物与事物的关系怎样?却引发了中国对比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流派。老子(老子虽或长于孔子,但其思想晚出,前人已有公论,兹认同,请参阅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从概念的种属上找到了事物对比的本源,如一只鸡、一条狗、一棵树这三个事物原本无法比较,如果概念上升到动物,则鸡和狗就可以比较了;如果概念再上升为生物,则鸡、狗、树也能够比较了。由此他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的道家对比思想。墨子从自然哲学观点出发,提出"异类不比,说在量"(《墨经》),初步发现了事物对比的介面性。孟子、庄子用其娴熟的语言,以"无类"的比附拓宽了人类的思维空间。惠施是相对对比论者,公孙龙是绝对对比论者,最后荀子对中国古代对比思想进行了总结。孔子虽然没有提出中国对比思想的具体形式,但却也引发了中国对比思想的兴起,成为这种思想的奠基者。

  哲学的思维是统领一切科学的思维。一种哲学理念的创立,给人类开辟的不仅仅是一个岛屿,而是一片广袤的绿洲。中世纪以前中华民族之所以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民族,完全得利于春秋战国时期所创立的这种对比思想。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是,这种对比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最后彻底消失了。这种对比思想先是堕落成空洞无物的骈体文和无聊的对子,最后什么也没有了。现在人们怀念的只是它的文学形式。

  与此相反,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否定了人们头脑中的"大前提",砸碎了套在人们思想上的大枷锁,打倒了"神"的权威,人们的思想解放了,人们扩散思维的空间打开了,发散思维成了这个时期的主旋律,对比分析成了各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创造发明犹如雨后喷涌,层出不穷。特别是上个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更是把这种对比思维推向了高峰,成为人类思维史上的一棵璀璨明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