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鹰蛇之夏·文明起源》自序:华夏源流 — 古文明符号和人类文明同源考

 blogliou 2022-02-12


笔者《发现夏朝》出版之后,有不少爱好者追问了很多问题,追问比较多的问题如古埃及人又是从哪来的?他们又是如何迁徙到东亚的?苏美尔人和古埃及人到底是什么关系?等等。本书尝试回答这些问题,但不会止于这些问题。

人类起源学术争论类似,人类文明是多地各自独立起源,还是单一起源和传播的?如果说人类文明是单一起源,那么又是怎样单一起源和传播?

笔者大约于2005年起开始关注分子人类学的研究进展,发现了在文字出现以前的史前时期,与“黄种人(蒙古人种)”有关的基因种群曾经有过全球性的迁徙现象,或者说在现代人类出非洲之后又发生过“二次覆盖”现象,笔者最初猜想这个现象可能与文明传播有关。虽然笔者的这个“发现”暂时未必能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但这个发现却启发了我去进一步探寻“全球人类文明同源说”背后是否存在分子人类学的内因机理。由此出发,笔者发现了中国本土的华夏文明与美洲文明和中东文明之间,以及受中东文明辐射而次生的古印度河谷文明和地中海文明之间,都存在千丝万缕的基因上的联系。受此鼓舞,笔者开始探寻世界各地文明之间是否同源的证据。很快笔者有了很多发现,并自2011年起发布于“兵策儒剑”新浪博客上。文明同源现象证据主要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古文明符号的全球传播现象,另一类是相似器物和技术的同时代传播现象。从逻辑上看,相似的器物文化和技术在同时代的不同地方出现,很难理解为是各地的不同人群在差不多同时代都独立发明了相同或相似的东西的,而更应该是在某
一地率先被发明出来后,通常在千年时间范围内就被迅速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而这个文化和技术的传播就与笔者发现的黄种人基因存在全球迁徙现象有极好的吻合性。

全球文明同源假说,或许也由来已久,但是却有很多不同的解读,各有各的不同内涵。与“埃夏一体论”提出差不多同时,近几年,有一些中国人提出“人类文明起源自印欧或犹太人文明论”,以及针锋相对的“人类文明起源自中国论”。前者的问题在于大量证据都不支持所谓的“印欧人文明起源论”:现代科学证明的印欧人种扩张时间晚于人类新石器文化扩张时期;早期人类文明起源考古证据基本上是在中东和附近影响地区,也不是在欧洲;“犹太人文明”显然又是受到了古埃及文明影响,而古埃及人种又并非属于印欧人种;并且宣传者为了证明其理论的正确性,更是把美洲文明排除在外,宣扬“美洲不存在文明,还处于石器时代”的言论。后者的问题在于无视中外考古证据,大多是基于传说和记载来进行脑补,甚至把笔者发现的一些证据进行嫁接或断章取义引用,以证明全世界文明起源自中国本土,甚至极端者说起源于湖南等地方。这两种所谓“学说”的方法和结论都带有预设性的强烈的主观色彩,投射出浓厚的族群政
治倾向目的,甚至包含有宗教意识意味,因此并不具有严谨科学的意义。

在19世纪初,澳大利亚-英国解剖学家和埃及学家格拉夫顿·埃利奥特·史密斯爵士(Sir Grafton Elliot Smith)相信每项文化创新只发生过一次,然后在地理上传播。在此基础上,他追溯了包括美洲新世界在内的世界上许多文化和传统习俗的起源,认为这些思想观念主要来自埃及,所以他是史前史超扩散论观点的支持者。但是在格拉夫顿时代,西亚地区的苏美尔文明还未被考古发现,所以他只能追溯到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不过他注意到了有些文化现象“有时来自亚洲”。而到了今天,人类考古知识的丰富,分子人类学研究的进展,再加上互联网传播的便利,都已经允许我们对人类文明起源做更全面和科学的审视。笔者的研究证明,苏美尔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源头,代表性的古文明符号和技术传播都源于苏美尔人或他们的祖先;古埃及文明是苏美尔人的一支迁徙到尼罗河流域所创造;而细石器文化和分子人类学的证据又都把苏美尔-古埃及人祖先发展地指向西伯利亚地区,在那里,苏美尔-古埃及人祖先发展了细石器文化,许多古文明符号,包括鸟蛇文化符号,在3万~2万年前的西伯利亚就已经萌芽。

进一步详细的考证研究证明,古埃及就是中国记载的夏朝,这个结论已经在笔者出版的《发现夏朝》书中给出了系统性的证明;而苏美尔乌鲁克时期文明很可能是中国传说中的虞朝。苏美尔-古埃及文明与中国华夏文明起源密切相关,从而不仅可以确凿证明中国5000年文明记载为信史,甚至可以继续上溯到7000年或到两万年以上的前华夏文明时期的起源发展和迁徙史,这也为人类神话起源研究开辟了新的科学路线。苏美尔-古埃及文明,也就是早期古华夏文明,成为全球人类文明的单一起源源头。传承至今连绵不断的中华文明是对古华夏文明的直系传承,也是唯一传承记载了虞(苏美尔)夏(古埃及)文明历史的文明。系统性阐释中国本土文化如何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如何与外来文化融合,是阐释夏朝文明起源的组成部分。《文明起源》也是尝试在这两方面对《发现夏朝》一书作出更完善的阐释。

本书在收集和引用资料上,不拘一格,既参考了专业学者发表的学术文章,也参考了个别爱好者在博客等网络新媒体上所发文章。更多参考资料则利用了维基词条的总结索引,其相当于互联网时代提供的学术大数据库,如果我们对此存有偏见,就难以利用信息化时代提供的海量资料便利,来快速进行大数据分析,去伪存真,得到更全面客观和接近事实的真相。本书中自绘图使用的背景地图全部使用维基百科上的公共使用空白地图。所引用图片资料,主要也是来自于维基百科上的公共使用的图片资料库;少部分图片资料来自于网络上的如新闻等公共网页;还有一部分图片是作者和朋友们参观各地博物馆时所拍摄提供,在此特别感谢南京大辉、谭小刚、程军峰、张锦标、汪洋、梁小倩、司令小兵(缅怀司令)、行游以及众多网友们关注和支持帮助;感谢国内网络字典国学大师和汉典网;也特别感谢国外网友们的慷慨或授权使用他们个人网站上的图片资料,他们是:
Don Hitchcock(donsmaps.com)、
Francesco Raffaele(xoomer.virgilio.it/francescoraf)、
汉字叔叔(https:///)。

本书基于考古学、分子人类学、文化比较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大量证据,进行综合的科学逻辑分析,论述人类文明同源而出,在发展过程中,东西方又始终相互影响,共命一体。论证过程中力争避免有过多个人倾向性和主观性的猜想,但是有不完善或有缺陷地方,相信也在所难免,如果能由此推动全球人类文明同源说进入主流学术界,相信这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更多参考:
  1. 《鹰蛇之夏·文明起源》目录
  2. 新书序言:探源华夏  &【鹰蛇之夏T恤发布】
  3. 《文明起源》和《发现夏朝》封面设计解密
  4. 地球文明华夏单一起源论框架图
  5. 人类文字的单一起源与演变脉络图谱
  6. 沙途:读《文明起源》的启迪
  7. 张全海:《鹰蛇之夏·文明起源》读后评
  8. 科学系统论述人类文明单一起源、发展和传播的立体长河画卷——《文明起源》和《发现夏朝》读后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