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盛宣怀去世,给子孙大约留1300多万两白银,折合人民币大概有100多亿。但多年后,他的儿子盛恩颐,不仅饿死在自家大宅,就连临死前,腹中一粒米也没有。他的临终遗愿,是想吃口肉。 盛宣怀是民国首富,亦官亦商,左手算盘,右手官印,曾创下11个“中国第一”。 李鸿章评价他:“才识敏瞻,亦官亦商,左右逢源,堪资大用。”而《清史稿》却把盛宣怀定性为:误国首恶。 盛宣怀文采斐然,吃苦耐劳,虽富可敌国,但生活却很简朴。衣服总是缝补丁,不轻易更换,一日三餐更是和老百姓无异。 与盛宣怀爱简朴,吃苦性格相反的,是他的儿子盛恩颐。 盛恩颐本是家里第四个男孩,但他前面三个哥哥不幸早夭,他便受尽家人独宠。 都说母凭子贵,盛宣怀直接把“盛家大院”的管理权交给盛恩颐母亲庄夫人掌管。 盛宣怀对盛恩颐很宠爱,儿子的名字不但是慈禧太后取的,还在儿子刚出生时,迫不及待把苏州留园赐给他当私宅。 他不但给儿子最好的物质生活,还想给儿子精神上“镀金”。 他搜罗各地名师,想通过教育,提高儿子的才能。张学良的岳母吕葆贞,宋氏三姐妹的母亲倪桂珍,都曾在盛家做过帮工。 除此外,盛宣怀还花重金把儿子送去英国伦敦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但盛恩颐却不是个读书的料,无论多好的师资力量,他始终不爱学习。 为此,盛宣怀想出个“妙招”,为儿子物色个才女媳妇,他看中了民国总理孙宝琦女儿孙用慧。 孙用慧精通英、法、俄等多国语言,还是慈禧手下得力的翻译官。为让孙家答应婚事,盛宣怀亲自替准儿媳备丰厚嫁妆,及许多珍稀古玩,来表达盛家态度。 本来有高等学府打底,高知伴侣作陪,盛宣怀把儿子通向巅峰的路都铺好了。 但不管父母有多牛、恩师有多牛、妻子有多牛都没用,盛恩颐就是个“行走的碎钞机”,一度把败家玩出新高度。哪怕后来父亲不在了,他依旧不知收敛。 1916年,盛宣怀病逝,临终前他留下2个遗嘱: 第一:自己的葬礼必须“僧衣薄殓”;第二:财产交给专门机构打理,各产业所产生的利益分成2段,一股均分给五房子孙,另一股存入愚斋义庄(家族慈善机构)。 对于遗嘱,后人并没有如实遵守,反而在盛宣怀去世后,为他准备了声势浩大的葬礼。 葬礼这天,抬棺的杠夫有64名,送葬队伍浩浩荡荡,蜿蜒长达三、五里。 这场葬礼耗时4个多月,耗银30万两,最终盛宣怀被安葬在老家江苏江阴马镇。 至于盛宣怀留下的财产,一半被投到慈善机构,一半分给了盛家五房子孙。 盛恩颐作为最受宠的嫡长子,得到的财产多,花钱如流水。他从不懂人间疾苦,最擅长的就是解锁各种炫富模式。 他曾耗巨资买入上海第一辆进口奔驰,为彰显身份,他让人在车身上镀了层厚厚的银,并刻上自己的名字。 由于他在家排行老四,便特意将车牌号定为“4444”,就连出门都要带 4个保镖,跳舞也要4个舞伴。 除此外,家里的才女妻子孙用慧拴不住他的心,又在外养了多房姨太太。他大手一挥,给每位姨太太配上高级别墅、豪车和成群结队的佣人。 姨太太们都不是省油的灯,不是吵着要五克拉的钻戒,就是买进口轿车。 那时候上海,流行一句话:“盛家是女人们的天堂。” 除了女人多、爱炫富,盛恩颐每天边处理文件边抽大烟。大烟抽饱了,一觉睡到下午四点五,又开始灯红酒绿。 狂傲不羁的他,心中还藏着“赌圣”的梦。 据赌场上朋友回忆:盛恩颐白天睡觉,每天要睡到下午四五点才起床,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清点当天的赌资,然后直奔赌场。 他总是在赌桌上挥斥方遒,赌资从不用银子,而是用房契地契。 最狠的是他一晚上输掉了上海一百多栋楼,还能大放厥词:我最不缺的就是钱。 再庞大的家产,都不够如此肆意挥霍,而赌博则正式拉开了盛家没落的序幕。 由于花天酒地从未消停,诺大的家产被他挥霍一空,姨太太们争相离开。他不得已靠卖古董字画、笔墨纸砚维持生活。 最后他甚至想到了变卖祖宅,但手中的房产因国家政策改变而被充公,只留祠堂留园成了他栖身之所。 20年后,他从上亿的富翁,变成流落街头的乞丐。他曾和李鸿章的孙子李子嘉在街头碰面,两人穷得连一张公园门票都买不起,只能在外面徘徊。 1958年,盛恩颐穷困潦倒,不会劳作又没金钱的他,竟饿死在自己的住宅中。讽刺的是,他死前最大的愿望是吃上一口肉,死时,他腹中没有一粒米! @晴之空空 想说: 林则徐曾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盛恩颐的一生是可悲的,空有一世财富,却胸无点墨;虽有许多女人,却没收获爱情。他从没有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最终被社会淘汰。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不是留金山银山,而是以身作则,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风、教会孩子做人的品德。 毕竟,好的家风传承,才是一个家族长盛不衰的根本。 关注@晴之空空 愿用走心文字与你分享温情故事。 #情感点评大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