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如逆旅,幸好有苏轼!

 小飞学长 2022-02-12

如果一定要提一个男人,那我必写苏轼。

大家印象中的苏轼才华横溢、用情专一、豪迈豁达,但到底体现在哪些地方呢?又或者说,苏轼作为儒家学子中的一员,他是怎样“赢得生前身后名”呢?下面,笔者就从三个方面来谈,分别是:

1)出道即巅峰的职场

2)用情专一的男人

3)高开低走的人生

01

出道即巅峰的职场

在一次科举考试中,主考官欧阳修读到一篇让自己两眼放光的答卷,心中暗暗惊奇,生平第一次感到遇到了对手。识才爱才的他本想把这篇文章定为第一名,可又担心此文乃他学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免嫌疑,他将其取为第二。

按照当时的礼制,上榜的考生要去拜谒主考官。两人一见面,身为老师的欧阳修在连连夸赞苏轼的同时还不忘询问文中自己不知道的典故。

问:“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见于何书?”苏轼回道:“事见《三国志》孔融传注!”

欧阳修感到吃惊,竟然还有他如此博学之人不了解的典故。于是他私下将《三国志》孔融传阅遍,也没有见到原文出处。

他日再问坡,苏轼不敢再有所隐瞒,实话实说道:“曹操灭袁绍,以袁熙妻赐其子丕。孔融曰:'昔武王伐纣,以妲已赐周公。’操惊问:'何经见?’融曰:'以今日之事观之,意其如此。’尧、皋陶之事,某亦意其如此。”

啥意思?“文中的那个典故,我编的。”

欧阳修没有因为晚辈苏轼的无礼而生气或是嫉妒,而是隐藏不住内心的欣喜。认为自己又为国家找到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宰相之才。

他在给另一位批阅试卷的考官梅尧臣的信中,盛赞苏轼的文才说:

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欧阳修说,三十年后,没有人知道我欧阳修,人们记住的,将是这个二十岁的青年苏轼。

三十年后,欧阳修去世;再过三十年,苏轼也去世了。百年以后,千年以后,人们记住了苏轼,也没有忘记欧阳修。

欧阳修爱惜人才,就像爱惜他喜欢的花朵一样,怕一不小心,它们就枯萎了。他为国家发掘和提拔了大量的人才,如苏轼、苏洵、苏辙、曾巩、司马光、程颐、张载、包拯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北宋乃至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欧阳修说:春初,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

苏轼说: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人无贵贱之别,但生活有高低品质之分。

所以,苏轼应该感谢生命中的这个贵人。设想一下,如果他遇到的考官是心胸狭窄之人,恐怕世间再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妙意境了吧。

02

用情专一的男人

古代的富贵人家,男人拥有三妻四妾乃是司空见惯之事。苏轼也不例外,他一生拥有三位女子,分别是王弗、王闰之和王朝云。

王弗十六岁时与年方十九的苏轼成婚,夫妻二人恩爱甜蜜。王弗出生书香世家,是进士的女儿,有才情而不外露、聪明解事、办事圆通,是丈夫的得力助手。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昏黄的灯下,一个男人潜心读书,一个女子坐在一旁做针线活儿,男子背书卡壳时,女子轻轻点拨、哦,原来如此呀!

苏轼记载了两个“幕后听言”的故事:他与来访的客人谈话之时,妻子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苏轼。王弗提出在人际关系中对两类人尤应保持警觉:一类是见风使舵、投人所好者;一类是对结交过于轻率者。苏轼对妻子十分信任,不仅听从她的话,还铭记于心。

少年意气风发,少女风华正茂。可惜天命无常,婚后十一年,二十七岁的王弗因病逝世。这对苏轼来说绝对是沉重的打击,

多年后,苏轼梦见妻子犹在,醒来后发现枕边空空,提笔写下了感人肺腑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王弗死后,苏轼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明代散文家归有光《项脊轩志》写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语淡情真,一句“明月夜,短松冈”,更饱含了诗人多少悱恻动人的真情。

再来看看另外两名深爱着苏轼的女子:

王闰之,王弗的堂妹,在她逝去三年后,嫁给苏轼。

关于王闰之,在苏轼写的《祭亡妻同安郡君文》中,可以看出她在苏轼心中的分量:

昔通义君,没不待年;嗣为兄弟,莫如君贤。妇职既修,母仪甚敦。三子如一,爱出于天。

王闰之对于表姐生的孩子苏迈和自己的两个孩子一视同仁,并没有丝毫偏袒。虽然没有表姐那样聪明,但对苏轼的生活起居料理得井井有条。

王朝云,原为一名歌妓,12岁时被苏轼赎回,成年后在夫人王闰之的劝说下收为侍妾。王朝云陪伴了苏轼的大半生,苏轼也为其写下了最多的诗篇。

明人曹臣所编《舌华录》载,苏轼一日饭后散步,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你们说说看,此中所装何物?”一婢女应声道:“锦绣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另一婢女答道:“满腹经纶”,苏轼也以为不够恰当。爱妾朝云回答说:“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大笑。

苏轼对朝云的回答,大笑认可,因为这是一个“懂他”的人。

有一天,苏轼又作了一首《蝶恋花》,请朝云给大家唱唱,朝云还没开始唱便泪满衣襟,苏轼觉得很奇怪,问她为何这样。朝云说“奴所不能歌者,唯'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二句。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人生无常,朝云陪伴苏轼的23年时光中,他们的遭遇就像柳枝上的飞絮一样,下一次,又不知道该前往何方了。

王弗对于苏轼来说,就是相濡以沫、同舟共苦、相互陪伴、共同成长,使得苏轼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变成一个成熟稳重的青年人;王闰之的陪伴,更多的是对苏轼生活的照料,保障了后方的补给,使之能安心用人生进行创作;而王朝云的陪伴,更多的是一种红颜知己,一种志同道合的关系。

这三个女子,都是苏轼的知己。在不同的时间里,陪伴苏轼走过了一段又一段艰难的人生旅程。很难想象,苏轼的生命中若是没有这三个女子,苏轼还是那个我们熟知的苏轼吗?

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苏轼说:不思量,自难忘。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苏轼与妻子王弗,王闰之、王朝云之间的爱,正是这种“相濡以沫”的患难深情。

作家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写道:“炽热的激情并不是爱。真正的爱情是温润自己和别人。

对仕途坎坷的苏轼来说,三位女子的陪伴,更是难得!

03

高开低走的人生

苏轼的一生,高开低走。

苏轼去世前的两个月,回首自己的一生,在自画像的旁边,用颤抖的手写下了这首《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回首一生,苏东坡最想夸耀的不是高居庙堂的辉煌,而是他受贬黄州、惠州和儋州的颠沛流离。而让世人难忘的,恐怕也正是他在其中所表现出的超然。

①黄州

一蓑烟雨任平生

1079年,苏轼在45岁的时候因“乌台诗案”被贬往湖北黄州担任团练副使,这座城市现在名叫黄冈。

团练副使是个什么官儿呢?有人说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但其实是没有俸禄、被当地政府看管的政治犯。

由此而知,苏轼居黄州时生活的清贫。没有俸禄,他就亲自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估计是用于自嘲。

被贬黄州之后的第三个春天,苏轼写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

(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当时他到沙湖看田,途中遇大雨,同行者被淋得狼狈不堪,唯独他自己 “竹杖芒鞋轻胜马”。

苏轼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姿态,展现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而词的后半阙,更是直接由雨景引申到人生,表达了一种不畏风雨、勇往直前,豪迈、豁达的人生态度。

其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至今被许多人津津乐道,并不断引用。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对于苏轼来说,没有什么问题是吃饭解决不了的,实在不行那就两顿。

苏轼在《猪肉颂》里写道:「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轼说,是黄州的猪肉治愈了我,既便宜又好吃。

不过,好吃可不能贪嘴,苏轼一个没注意便吃多了猪肉,患了病,于是前往蕲水(今湖北浠水县)请庞安常医治。疾愈后与庞同游清泉寺。于是就有了后人常用来自励的句子: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你以为苦难已到尽头,年近六旬的苏轼在黄州熬了四年后,新皇帝继位,别人都被释放减刑回京,而他却又被贬往岭南出仕惠州,再一次开始了他的“诗与远方”行程。

②惠州

此心安处是吾乡

抵惠三个月后,与友人游丰湖(西湖),登高览胜,苏轼微醺,见疏林如画、烟波浩渺,作诗曰:

“人间胜绝略已遍,匡庐南岭并西湖。西湖北望三千里,大堤冉冉横秋水……”

六年前笔者曾有幸去惠州西湖一游,曲径通幽,波平如镜,湖中小岛草木葳蕤,玉塔亭亭,细雨之中,从点翠洲的石桥上望去,俨然钱塘西湖。

别看惠州现在是经济区,到处一片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就是个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野蛮之地。因此,被贬在惠州的苏轼,其生活是非常艰苦的。

苏轼在从定州赴英州的贬谪途中就已经是财物不继的了,还特地向他的弟弟苏辙要了七千钱,才解决了儿子苏迈等人的安家问题。到惠州后,还经常缺米断酒,多亏惠州太守詹范和循州太守周文之等人经常接济,方才解决“厨无烟”的困境。

当时的惠州经济比较落后,生活水平总体比较低。集市上每天只杀一只羊,除了卖给官府和有钱人家之外,普通人家是很难买到的。而苏东坡又喜欢肉食,但又不敢和当官的争,故只能和屠夫商量,请屠夫把官宦人家不要的羊脊骨卖给他。

苏轼不愧是一个美食家,他把羊脊骨买回去之后,先将其煮熟,然后涂些酒和薄盐,再放到火炉中去烤一烤,羊脊骨竟然酥、香无比,苏轼吃得津津有味,说是“如食蟹螯,率数日辄一食,甚觉有补。”还写信告诉弟弟苏辙,弄得苏辙也哭笑不得。

在惠州期间,苏轼写关于吃的文章有很多,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出自:

惠州一绝/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种有着“诗与远方”的人间仙境,最美的旅行。可能只有少数人能感知到背后的辛酸。

且不说“日啖荔枝三百颗”是否夸大其词了,都知道荔枝吃多了会上虚火的。再则,为什么要去吃这么多荔枝,还不是因为没有钱买生活必需品。一大家子的嘴巴都张着要吃呢?这个家中唯一的男子汉,是不是压力也挺大的呢?

人们常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句,也是苏轼被贬惠州期间所写的。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为受到"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后王巩北归,柔奴(别名寓娘)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著名漫画家朱德庸在《写给童年的一封信》里这样写道:「幸福是什么? 幸福不是一辈子平顺富有,而是找到一个可以陪你度过人生逆境的人。人生是什么?人生就是一座迷宫:你花前半生找入口,然后花后半生找出口。」

而苏轼,就是这样一个人。

儋州

诗酒趁年华

公元1097年,62岁的苏轼被贬至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这是他人生第三次被贬,同时也是人生的最后一次。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但是,此时的苏轼却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

翻开历史,在宋代100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海南人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现在海南还有许多纪念苏轼的地方,甚至海南还出了一部影视《苏东坡在儋州》。

差距在对比中产生。今天的海南,是一片投资的热土,房地产、养老、旅游业欣欣向荣。但一千年前,那是莽荒之地,常有毒蛇出没,更有瘴气弥漫。当地居民大多是黎族人,还没有汉化,过原始生活,让来自岛外的中原人士很是畏惧。

苏轼也害怕。启程前,他觉得自己凶多吉少。

在给友人的信中,他写道:「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春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即葬于海外,生不契棺,死不扶柩,此亦东坡之家风也。

意思是苏轼一到海南,他首先想到找棺材,找墓地。死了葬身海外,家里不用来人。这不是写信,而是在写遗书了。

还没来得及找棺材,生活上的麻烦已经让老年人苏轼焦头烂额。“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夏无寒泉……”

那时的海南岛,不种稻谷,粮食完全靠岛外供给。当地人只吃芋头喝白开水作为饮食。苏轼也只得靠此维持生活,很快就瘦骨伶仃。

物质上的缺乏是可忍耐的,但对于一个大文人来说,没有书的日子更是难熬。没有书,苏轼就写信求助惠州的朋友。朋友托商船寄来一千多卷书,他激动不已,把书搬到家里,一一整理。当地人都来围观,苏轼便把自己的家变成公共图书馆,对外开放,与他们共享读书之乐。

不过还算幸运的是,在儋州,苏轼找到了好茶,有诗为证:

汲 江 煎 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茶,总是出现在关键时刻。比如苏轼所说: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茶,也让苏轼懂得,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品茶,也是品味人生。

在儋州,苏轼还发现了生蚝这种美味,于是激动地给儿子写信:“东坡在海南,食蚝而美。”又千叮咛万嘱咐要儿子做好保密工作,不要让朝廷的贪官们知道,否则会蜂拥跑来海南夺食。

当地的县令张中欣赏苏轼,看他没有地方住,就借官舍给他,还送酒送肉过来。然而,好景不长。朝廷知道后,颇为震怒,把苏轼赶出官舍,也把张中革职查办了。

穷困潦倒之际,苏轼只得把随身携带的酒具当了拿来换钱,独独留下一个荷叶杯。他早晚摩挲,很是喜欢。即使是在很悲惨的处境下,也提醒自己好好吃饭,好好喝茶。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公元1100年,宋哲宗驾崩,宋徽宗赵佶继位,朝廷大赦天下。这年5月,65岁的苏轼得到诏命,他终于可以离开海南了。

苏轼北上和儿孙终得团聚,而当年加害他,并把他流放到海南的章惇却被罢免了。这真是造化弄人。但苏轼并没有嘲笑这位昔日的敌人,他写信给章惇的儿子,要他照顾好父亲,还寄去一些药方,要章惇多保重身体,争取早日北归,与家人团聚。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是一个慈悲的人,不论对朋友,还是对加害他的人。他知道,哪有什么胜利可言,人只是宇宙洪荒中一个渺小的个体。不要放弃自己,也不要膨胀,人才能不迷失自己的内心。

回到亲人身边不久,苏轼就去世了。离世前,他总结自己:“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东坡的一生,吃吃喝喝、跌跌撞撞、起起伏伏,他用自嘲和美食拯救了自己,把日子过成诗,我想,除了他,再没有第二个人。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今天的人,读苏轼的文字,如果忽略了他经历的苦难,以及每次面对苦难时的行动,就失去了感受当下生活的真实诗意。

苏轼的文章中,始终充满着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04

今昔不是对比

而是映照和温暖

诗人余光中说:「我如果要去旅行,我不要跟李白一起,他这个人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跟这个杜甫在一起呢,他太苦哈哈了,恐怕太严肃;可是苏东坡他就很好,他可以做一个很好的朋友,他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林语堂在文集《苏东坡传》中写道:「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其实,在苏轼写的《留侯论》中我们或许能明白他对于人生的态度。「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失落处,也就是成功处。明白了这点,也就明白了苏轼的魅力。今昔不是对比,而是映照和温暖。在映照中,苦难可以转化,痛苦可以释放和升华。

或许,我们可以用苏轼自己的一句话来总结他对待生活、学问的方式: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By/小飞

2020年3月18日星期三(初稿)

2022年2月12日星期六(修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