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肢水肿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22-02-12

一、药物性水肿,最常见的就是长期使用地平类降压药,特别是中短效的地平类降压药,如硝苯地平,部分患者长期服用可以出现踝部及小腿的水肿。要想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可以将硝苯地平换成氨氯地平或左旋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由于人工去掉了药物当中的右旋体,因此不良反应更少,水肿发生率更低。也可以停用地平类药物,换其他类降压药使用。

二、心功能异常引发的水肿。主要是心衰的患者,全心衰或者右心衰竭时出现体循环瘀血,因而造成双侧下肢同时出现水肿,水肿常常从踝部逐渐像上“蔓延”,可以达到大腿及会阴部。这类患者除了水肿之外往往还伴随着运动耐量下降,夜间睡眠性呼吸困难(平卧睡觉会憋醒)等症状,不难鉴别,去医院做个心脏超声即可。

三、肾功能损伤引发的水肿。常见于各类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患者,由于水钠潴留造成水肿。患者可以下肢、面部等多处水肿,去医院化验肾功能及尿蛋白等检查不难发现。

四、营养不良性水肿。多见于老年患者,尤其是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史、长期酗酒、进食差的患者,患者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出现低蛋白血症,低蛋白造成血浆渗透压降低引发下肢以及其它多个部位水肿。

五、下肢静脉血栓引发的水肿。常见症状为一侧下肢出现水肿,水肿进展较快,患者伴随着单侧下肢的肿、胀、沉重感等症状。长期卧床的患者、手术及严重创伤后的患者、长期行动不便的患者、有肿瘤病史的患者、有偏瘫病史的老年脑梗患者等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以上几类患者一旦出现下肢水肿应尽量到医院完善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早发现血栓、早治疗可以减少肺栓塞的发生风险(急性肺大面积肺栓塞为致命性疾病)。

六、特发性水肿。各项检查都正常,找不到原因的水肿,以中老年人多见,往往在服用利尿剂或者睡眠时抬高下肢后水肿很快缓解,通常对健康没有太大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