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蠡:打通政商二脉的兵家奇才

 时拾史事 2022-02-12

他是武庙群哲中少有的打通政商二脉的奇才。他生于没落之家,起于青萍之末,扶将倾之古越,忍难忍之奇辱,卧薪尝胆,智胜强吴。胜利后的他不慕权位,辞官化名,放舟五湖,因势生财,散而裕民。他得道通透,淡泊名利,笑傲天下。他就是被后人尊为“商圣”的越相国、上将军、陶朱公范蠡。

笔者在此前已细述了十一位武庙正神的赫赫勋业,从本文起,笔者将以拙笔再叙武庙群哲的风采。因为武庙群哲的排位与名号历代皆有变化,笔者为求原汁原味,仅以唐玄宗李隆基之曾孙唐德宗李适建中三年(782)最初增祀的古今名将六十四人为兰谱,并按其上列下列之序分述之。希望读者大大能够继续关注与支持,赓续往古英烈之风,共护神州大美家园。

号称“灵山秀水,南都古城”的南阳,地处河南省西南部,连接河南省、湖北省、陕西省三省,自古就是进出中原与关中的要道,为豫西南政治、经济、文化、医疗、教育、科技、物流、交通中心,素有“南都”“帝乡”的美誉。钟灵毓秀的山水孕育出“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等名动千古的“南阳五圣”,共同为推动中华文化进步做出过巨大贡献。本文的主角商圣范蠡不仅是“南阳五圣”之一,更是赫然在目的武庙六十四将上列第一人,故此笔者首当其冲地细说其壮阔与逍遥的多彩人生。

与其他兵家大咖不同的是,范蠡给后世最大的印象却是无比讨喜的文财神。也有人说,文财神的原型是商末王室重臣比干。在笔者看来,比干国难而不能救,君昏而不能劝,徒死无益,如何比得上打通政商二脉,救国匡君、扶危灭强、致富济民的一代贤臣智将范蠡。而且若单从经营能力上论,兵家正神姜子牙、吴起也与范蠡差之千里,可惜由于陶朱公的名头太响,加上越国偏处荒隅未得中原公论,所以范蠡才不得不屈居庑下。

去楚助越远见卓识

范蠡字少伯,生于公元前536年,楚国宛地三户(在今河南南阳淅川西南)人。关于范蠡的出身,一般认为他出自晋国六卿之一的范氏。祁姓范氏祖源悠久,可以远溯到上古的尧帝,其后人避祸入晋,积功成为晋国正卿,不幸在权力内卷中落败,逃至齐国,从此退出六卿行列。彼时是公元前490年,范蠡同学已然年近半百。由此可见,范蠡同学即便是晋国范氏一族,也绝非嫡脉,而且范蠡幼年时家境贫寒,说明这支不知何时流落楚国的范氏混得着实不咋的,亟待一位天命之子逆袭改命。

由于时代久远,今人对于范蠡同学的幼年经历实在知之不详,笔者也不敢牵强附会,只能从历史的吉光片羽中分说一二。

范蠡是个有理想的大好青年,曾拜在老子高徒计研(辛氏,名钘,字文子)门下学习。计研虽是道家,但却精于谋算,对于搞经济也是一把好手,后人将他与汉武帝时的桑弘羊并称,以“研桑心计”形容善于经商致富,从后来范蠡的表现中,我们不难看出,计师对范蠡的影响至深。

在计研门下求学多年的范蠡博学多才且文武双全,本可以在颇受道家影响的楚国谋个好差事,虽然比不得世袭贵族那么大富大贵,但也不会短了功名,可他偏偏不肯循规导矩当好职场小白,非要搞些在别人眼里看着自甘堕落的怪事,让乡党们很腻歪,把日子过得比王小二都不如。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眼见得一身“道”学的范蠡难遇伯乐,家人枉自着急,却又无可奈何。幸好,日日蹉跎的范蠡遇上了一个看穿他佯狂举止的父母官、宛令文种。

公元前516年,既遇知音的范蠡也不再装逼,开始与文种倾心相交,两人很快跨越阶级鸿沟,成为挚交。弱冠之年的范蠡认为楚国虽然一度“熊”起,国大兵强,诸侯畏惧,但自从楚灵王熊围上位以来,君昏臣暴,各种胡搞惹得天怒人怨,疲态日显,已在晋、吴等国的联合打击下日暮途穷,实在不是英雄用武之国。范蠡希望能够到越国去碰碰运气,而且还劝文种同去。

公元前511年,范、文二人先后进入越国(一说二人去越国是奉命为越国传经送宝,助越抗吴)。越国国君允常对这两位来自大楚的贤士求之不得,立即委任他们做了大夫。两人就此在越国扎根深耕,帮助蛮荒落后的越人治民训兵,使其成为吴国不得不面对的后方大患。

范蠡真正引起越王重视是在公元前494年,此时的越王已换成了雄心勃勃的勾践。勾践在槜李(在今浙江嘉兴西南)之战中行险弄巧战胜吴国后,就有点儿飘,对于吴王夫差立志报仇的各种举动视而不见,依然沉浸在越国不可战胜的神话境界之中,甚至还打算先发制人攻击吴国。对此,范蠡看得很透彻,也说得很玄乎:“兵者凶器也,战争是有悖道德的,是不得已的选择。我们不能无故兴师去对抗难以战胜的强敌,那纯粹是给自己找TROUBLE!”可惜,勾践不听,反而加快了伐吴的步伐。

勾践非要作死,夫差正好师出有名。携三年苦练之能,怀报效君父之怨,吴军以强击弱,在夫椒(在在今浙江绍兴北,一说在今江苏无锡太湖马山)之战中重创越军,勾践只能带着残兵五千余人退守会稽山。吴兵随后追来,将越军重重围困。值此国亡族覆的危急时刻,勾践才明白了一个道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楚地来的范先生就是比自家那些没出过远门的土包子看得通透。这为他此后重用范、文二人埋下了伏笔。

火烧眉毛顾眼前。面对山下重重迭迭的吴军,醒过味来的勾践虚心地向范蠡问计:“当初不听先生之言,方有今日之祸。现在如何才能脱困啊?”范蠡先是一副道行高深地用“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表明,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富国在民,然后建议勾践卑辞厚礼向吴乞降,如果吴国不肯答应,就去吴国为奴,只要自己活着,越国宗社百姓仍在,就有办法恢复元气。

也不知道范蠡的道学功底肿么那么扎实,都这时候了还能故弄玄虚?直接让勾践去吴国为奴搏同情不就得了,干嘛非要诹那么多硬道理?其实这正是范蠡的高明之处,对于同样没啥学识的勾践,如果不装得高深莫测,人家凭啥听他的,尤其是放着一个有尊严的大王不做,非要去给人当奴才?幸好,勾践此时已被范先生的远见所折服,相信自己还有机会,才会毅然走上一条屈辱而艰辛的复国之路。

当听说吴王接受乞降,并让自己入吴为奴以赎前愆后,勾践问范、文二人谁可同去,范蠡当即道:“安抚百姓、发展生产,我不如文种;包羞忍耻、随机应变,文种不如臣。”一个被后世尊为“商圣”的文财神还抓不好弹丸越国的经济生产,你信吗?

范蠡一句话给自己揽下伴君为奴的苦差事,这份担当让勾践不由不感动。

公元前493年,勾践、范蠡这对君臣CP踏上了前途未卜的漫漫为奴之路。

生聚有术强越灭吴

当奴隶可不是啥荣耀的事,而且像勾践这种亡国奴更是充满了屈辱与风险。对勾践有着杀父之仇的夫差绝不是没有智商的傻子,他只是让一连串的胜利整得过于骄傲,以致于看不清近在肘腋的危险罢了。夫差时刻观察着勾践的一举一动,只要勾践表现出有一丝丝让他不满意的地方,他都绝对不会饶过勾践的。这里面的分寸把握,如果没有从小就饱经世事的范蠡悉心提点,加上勾践的戏精禀赋,真的很难将奴隶角色拿捏得死死的。

夫差看中范蠡的本事,不禁生出了招揽之意。然而,已在这场吴越之争的大戏中充分入戏的范蠡怎么会前功尽弃呢?他委婉地拒绝了夫差的好意:“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令越王不奉大王命号,用兵与大王相持,至令获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一席话说得夫差都不免有些小感动。

公元前490年,就在范氏宗家破灭之际,远在吴越的范氏支脉却迎来了大兴之日。这一年,为奴期满的勾践、范蠡君臣成功地抚慰了夫差好大喜功的小心灵,带着无限屈辱回到了越国。

一心报复的勾践苦身焦思、卧薪尝胆,誓要报会稽之耻。他让和自己一起共患难的范蠡主持国政,范蠡却推给了文种,还说:“兵甲之事,种不如蠡;附民利国,蠡不如种。”勾践只得将国政交给文种打理,再派范蠡到吴国去忽悠夫差,并接茬当人质。好在对范蠡颇为欣赏的夫差没有过多刁难,第二年便放其归国。

范蠡将道家改良版的休养生息政策传给了勾践。勾践听从范蠡的建议,劝农桑,务积谷,不滥民力,不逆天时。在抓好经济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协调君臣关系,多行善政,减免税赋徭役,大力鼓励生育,并努力缓解社会矛盾,获得更多百姓支持。当然,这些建议的落实主要由文种负责,范蠡的主要工作还是抓好军队建设。

范蠡知道吴国绝不会听任越人富国强兵,因此,他将练兵之事做得非常隐秘,后人发现越人的练兵之所多在山林之中便是明证。在范蠡的日夜操练之下,越军的战斗力直线上升,而且还组建了敢死队,许以最高奖励,加上报吴之仇的情感激励,使得越军无日不渴望披挂上阵,再战强吴。

为了更好地迷惑日益膨胀的夫差。范蠡还在建造城池方面搞了个小动作。在主持修建一大一小两座城池时,他故意将大城建得残缺不全,而且面对吴国的方向居然不修城墙,其意不言自明。这还不够,范蠡还投夫差所好,没有借口创造借口地为夫差送去满足口腹之欲的各种好货,甚至专门从苎萝山浣纱溪畔寻得美女西施送入吴宫,进一步让夫差沉溺享受,疏远君臣关系,从而无暇顾及越国。

事实证明,西施从进入吴宫那一刻起,并没有开展任何让后人无比神往的间谍活动,也没有啥宫斗戏份,她的“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就让吴王夫差自乱了阵脚,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清醒与明断,很快在一系列滥用国力、舍本逐末、穷兵黩武中搞残了吴国。

西施是范蠡邂逅的美人,也曾在范蠡开设的美女培训班与其朝夕相处,两人是否日久生情至今尚未可知。若非西施有严重的“厄勒克特拉情结”,此时已是中年油腻大叔的范蠡即便再有魅力,再仙风道骨,也不会那么吸引小姑娘的注意力了。当然,如果范蠡对西施很欣赏,就又另当别论了。

眼见越国的形势越来越好,勾践有些不淡定了。公元前486年,勾践就打算起兵伐吴,范蠡当即劝阻不要操之过急。两年后,夫差再次伐齐取得大胜,勾践立刻赴吴朝见,疯狂给吴国君臣派发红包,这让夫差非常高兴,也越发地忘乎所以起来。不久,被夫差冷落多时的吴国重臣伍子胥被杀的消息传入越国,勾践再次召见范蠡询问可否伐吴,范蠡回答:“子胥虽死,吴军尚在,未可轻取!”由此不难看出,深谙道家兵法的范蠡看重的是“一巧破千斤”,并不喜欢与强大的对手直接角力,因为那样的胜利不划算。

公元前482年,夫差渴望做霸主的野望彻底爆发,他不管不顾地率领吴国精锐与中原诸侯会盟于黄池(在今河南封丘南)。就在吴军将展示军容搞得如火如荼之际,勾践第三次问计范蠡,范蠡把头点得跟鸡啄米似地道:“可矣!”很快,勾践便以范蠡为上将军,率领由他一手训练的水陆大军五万余人(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浩浩荡荡地杀向吴国。

正在做着霸主美梦的夫差君臣听说后院起火的消息,惊得眼睛掉了一地。夫差担心中原诸侯闻讯后群起攻之,一面对于越军攻击之事秘而不宣,一面派人同勾践讲和。

看着昔日高高在上的吴使如今跟个孙子似地厚礼求成,勾践的小心脏激动得仿佛要跳出胸腔。旁边的范蠡也很激动,不过,多年修道的他同样很清醒,知道此次越国胜之不武,只是击败了吴国的留守老卒,并没能硬撼吴国的百战精锐,所以他建议暂时放过吴国。

读者大大会问,范蠡难道不怕吴国也上演一出卧薪尝胆的励志大剧吗?笔者以为,范蠡已然窥破了夫差色厉内荏的本质,而且吴国的衰落积重难返,岂是一个垂垂老矣的夫差可以挽救的?果然,退回吴境的夫差没有任何踔厉奋发之举,而是破罐子破摔,继续将国政交与伯嚭这些谀臣,自己则与西施躲入深宫企图乐享晚年。吴国的衰落从此不可逆转。

此后,越国屡屡兴兵伐吴,就像当年吴国屡攻楚国一样,搞得吴军疲于应付。那些早已被吴国暴政搞得天怒人怨的吴军再也不愿为夫差效命,常常不战自溃。越军在范蠡的指挥下,一路高歌猛进,积小胜为大胜,不断削弱吴军的有声力量。

最终在公元前473年,也就是勾践入吴二十年后,越军进入姑苏(在今江苏苏州),夫差羞愤自缢,传承了七百余年的姬姓吴国在勾践、范蠡、文种三人联手算计下凄凉谢幕,吴越之争以越国的反败为胜划上了句号。

越相国、上将军范蠡率领由自己一手打造的得胜之兵,在报了吴国强加的会稽之耻后,北渡淮河,兵临齐晋,在那些老牌中原列强纷纷请和后,才奏凯还越。范蠡之名也由越国的一隅之地蜚声天下,成为炙手可热的一代名将贤臣。

勘破虚名急流勇退

回首过往,道心不矣的范蠡感慨万千:苦心孤诣扶弱胜强的不世功业终于圆满了,该为人生的第二春考虑了。他与大老板勾践相交多年,也相知最深,知道其人可以共患难,却不可以共尊荣。随着霸业养成,勾践已变得越来越难以沟通,正在向“雄猜之主多喜杀戮”看齐,自己与其伴君如伴虎,何如放浪江湖快意人生?

为此,范蠡上书勾践请辞:“主忧臣劳,主辱臣死。往日里因为臣等无能,才使大王在吴国受辱。臣之所以不死,就是为了今日。如今越国大仇得雪,臣但求一死!”这一席外交辞令似的表白整得勾践先不好意思起来,连忙说:“要不是将军,孤哪有今日?孤正要与将军分享荣光,将军切莫推辞!否则,孤会很不高兴的,那样后果会很严重的!”范蠡则答道:“大王您可以下令,请恕臣不能违背心意!”昔日亲密无间的君臣CP如此暗藏机锋的对白,让范蠡更加坚定了功成身退之意。

范蠡回到府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了个卷包烩,带着珍宝珠玉和亲属私兵,乘舟浮浪而去,再也没有返回生活了四十多年的越国。勾践看着空空如也的范府,想到当年一起度过的难忘岁月,同样感慨万千,最终强自按下江湖追杀的恨意,下令将会稽山作为范蠡的奉邑。

此时已年过六旬的范蠡自然不会再与西施搞什么暧昧了,更不会像无数浪漫传奇中说的那样载着西施泛舟五湖了。

西施这位美人计的始作俑者,多见于先秦诸子之中,墨子就曾说“西施之沉,其美也”,从中不难看出西施的可怜归宿。因为勾践或者说勾践夫人担心重蹈覆辄,就在灭吴后将西施沉入江中。可怜一代尤物,竟然真的化作“沉鱼”。至于西施亡吴之说,不过是男权社会的一块遮羞布罢了,对此王安石这位惧内名相曾打报不平“谋臣本自系安危,贱妾何能作祸基?但愿君王诛宰嚭,不愁宫里有西施”。

况且,即便此时西施未死,红颜已老,还会那么吸引范蠡吗?就算西施风韵犹存,老大不小的智者范蠡,难道会为了西施作出如此不智的选择吗?殊不知,范蠡这样一个得道嘴紧的高人跑了也就跑了,非要加上一个拉风的美女西施同跑,那勾践当年的诸多糗事还不风行天下(美人门前是非多嘛)?如果勾践功业未就也就罢了,偏偏此时的勾践已威镇华夏,如何能放过他们(胜利者是不容许有一点儿瑕疵的,了解胜利者底细的人越少越好)?

后人之所以津津乐道范蠡与西施的忘年之恋,除了对这两位伐吴功臣未结良缘深表遗憾外,当然是蠡施恋比较吸引眼球,可以满足吃瓜群众的无穷臆想罢了。

勾践奈何不了范蠡,就将怨恨的眼光盯上了功高盖主的文种。要知道,勾践去吴期间,越国的大事小情都是文种操持的,四十年如一日的竭诚奉献已让越人将文种视为自家一份子,无数的越粉都唯文种马首是瞻。越人渴望战胜吴国,也渴望能够享受胜利果实。可偏偏勾践在灭吴后走上了一条称霸天下的路,发愿要用不停的战争将在吴国受到的屈辱加诸于列国之上,这让越国百姓渴望的美好生活变得遥不可期,他们只好借助文种向勾践表达心意。昔日对文种言听计从的勾践就此与文种产生了严重的路线分歧,在某些嫉妒文种的越国新宠看来,搬倒文种的机会来了。

此时的文种收到了好友范蠡从齐国寄来的一封书信,上面只写着这样几句“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荣乐。子何不去”?文种读后心头五味杂陈,再联想到朝堂上的君臣不睦,决定自此称病不朝,希望能够淡出越国政坛。

然而,那些对他看不顺眼的家伙并不想就此放过,而是纷纷谗说文种阴谋造反,勾践借机赐剑文种道:“当初你教孤伐吴七术,孤只要了三术就成功灭吴,剩下四术,请你带到地下帮助越国先君战胜吴国先君吧!”文种后悔没有听从范蠡之劝,早些功成身退,只得含恨自杀。这一年是公元前472年。

致富有道遗泽后世

范蠡摆脱了吴越之争的羁绊,从此逍遥江湖。为了与昨日之我划清界限,他改名鸱夷子皮。为什么要叫这么一个拗口的名字,据说“鸱夷”是一种皮革制成的袋子,如同佛家所说的臭皮囊,“鸱夷子皮”就是藏在臭皮囊中的子皮。有人据此说“子皮”是西施的本名,隐含着范蠡对有功不赏反被沉江的西施的无限伤痛和怀念。这或许有些牵强,一个美女的芳名怎么会这么没品味(施夷光还差不多)?但也许正因为西施的惨死,让范蠡更好地看清了勾践的真实嘴脸,让他的去意更加坚决。

范蠡在齐国经商,没过几年,就积累起巨大资产。一向重商的齐国人听说后,就任其为相。老来当益壮的范蠡为齐国效力没多久,就喟然长叹:“经营则致万金,居官则至卿相,这是布衣之士的极致。久受如此尊荣,是不祥的!”于是,他交还相印,散尽家财,然后偷偷地到了当时属于宋国的陶地(在今山东定陶西北)。

范蠡利用陶地居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按照市场规律,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不同要素广治产业,人弃我取、人取我予,顺其自然、待机而动,广泛开展贸易,薄利多销,很快成为天下闻名的富翁。人们都尊称他为“陶朱公”,纷纷向他求取致富之道,他的“经营十八则”就此风行天下,遗泽后人。本文以军事内容为主,故此笔者就不再展开了。

先富起来的范蠡仍然不改散财童子的本性,时不时地拿出钱财赈济周遭百姓,将为富必仁的美德不断发扬光大。这也为他在后世赢得了更多拥趸,获得了财神、商圣等诸多荣衔。

在范蠡成功跻身天下首富后,发生了一件始料未及的事,就是范家二公子在楚国摊上大事了。因为杀人罪,范二也要被杀了。范蠡已老,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实在没法亲往楚国救子,只好让范大前往搭救,结果范大才一出门,范蠡就说范二没救了。因为范蠡觉得,范大跟着自己创过业,吃过苦,是个舍命不舍财的货,所以必不肯用真金白银去救范二。如果让从小锦衣玉食的范三去救,定然会为了二哥大把花钱。不幸的是,聪明一世的范蠡这次成了事后诸葛亮,非要派范大去救人,结果可想而知。

这个故事太过戏剧性,听着就不靠谱。首先是时间上不对,彼时的范蠡之子,再小的话也得四十开外了,肿么还那么冲动?其次智商上不对,以范蠡的谋深智远,这次面对儿子的生死大事怎么会如此智商不在线,莫非是事不关己,关己则乱?再次是结果上不对,范大再不舍财,也是陪老爹创过业的人,应该知道求人办事先送礼,事情办不成后再去讨钱的道理,哪有范二尚未脱难就急着要钱的。范蠡真要生了这么几个儿子,那他的美好余生就该提前结束了。

公元前448年,化身财富象征的范蠡溘然长逝,寿享八十八岁。

范蠡身后留下了今已散佚的《范蠡兵法》两篇。在书中,范蠡阐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战略观,主张“强则戒骄逸,处安有备;弱则暗图强,待机而动”。提出了灵活多变的战术观,主张“后则用阴,先则用阳;近则用柔,远则用刚”,即要采取先发制人的战术就必须坚定迅速;要后发制人就必须谨慎周密;当敌人靠近时可以先主动示弱而后出奇制胜;当敌人距离较远时可用强大的气势震慑敌人。他还特别强调富国强民的国防观,主张“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行,则万物之情可得而观矣”,即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搞好战备物资,然而战备问题牵扯到方方面面,首先是要发展生产。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越国才在范蠡和文种的主持下,颁布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富国练兵,最终以弱胜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