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看早梅枝头冷 江雁 年关将至时,老沭河畔已有零星白梅,在枯崛的枝头悄悄绽放。那株瘦而硬的寒梅,在冷峭的冬日里,大有任它山河寥落,我自风姿绰约的不羁。 “玉立寒烟寂寞滨,仙姿潇洒净无尘。”赏梅,端的是应该赏这样的梅花。
我是不大热衷于繁花满树时香雪海的热闹的。都说二月梅开好探春,可若是不能在零零散散的花朵中闻香寻幽,怎么会有“探”的逸趣呢?只能是看春赏春罢了。是处蜂飞蝶舞,奈何韵致全无。
所以我更喜欢看早梅。它是冬日里最后一抹亮色,是料峭春寒时的融融暖意。哪怕雪沃原野,寒凝大地,它也无惧无畏,绽放出只属于自己的俊逸。
且想象一下,当你满目俱是老干新枝,虬龙盘曲,却于陡然间,或觅得朱砂一点,或窥见雪白两瓣,该是何等惹人怜爱,令人惊喜?
这便是早梅啊。它避开漫天芳华,在冬日里傲然挺立,不屈于严寒,不媚于世俗。
其他那些花花草草们,恐怕是不能意识到,春天的大幕,已由早梅徐徐拉开了。它们所向往的,从来只是春满乾坤,争奇斗艳。
早梅是不屑于这样的喧嚣繁华的。它只坚守着它的疏与静,雅与幽。它不似已经盛开的梅花,美则美矣,终究少了几分清绝,多了些许秾艳,让人惆怅得紧。
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为贵。”所以不论诗人画家,他们笔下的梅花,往往离不开横、斜、疏、瘦这四个字。古人赏梅的标准,也是贵疏不贵密,贵老不贵新,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
也难怪。见识过疏影横斜的清雅,大抵是不太容得下万紫千红的艳俗。 早梅偏生具备了如此的“梅韵四贵”。它的清冷,它的寒瘦,最能诠释出梅的幽贞之姿,凌寒之质。它是清丽脱俗的绝世佳人,是淡泊名利的空山隐者。
所以,赏梅需趁早呀。宁看早梅枝头冷,不念春花一树荣。在这寒气未尽的二月,莫负了人间绝色。
|